你安装了 ingress-controller 了么?
建议看看我之前写的文章,就知道该学什么了。 https://testerhome.com/topics/17092
某阿里 90 后 P9:啊,我是没那个什么大局观了, 我也就能写一写 etcd 这种世界级的底层组件,解决解决全世界程序员头疼的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等务实的问题。 那什么行业大局观的,行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啥子我是没关心过了。 看来我还是太低端了
尽量不要用软链, 一些容器编排系统不支持, 比如 k8s。
最好把相关的日志和当前 kube-system 下的 pod 的状态贴一下
等 dns 启动起来应该就好了。你先看看 dns 出了什么问题
多往底层做做,多往大项目中走走。 你就会发现,有些时候用什么语言,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了。 所以我才说选择什么语言,尽量少考虑语法特性,而是根据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的生态才做决定。
其实我建议大家选择一门语言的时候,主要从生态上抉择,而不是语法上。
其实每种自动化手段和实现方式都有它的发挥空间, 有些时候 UI 自动化效果不好可能只是因为某些场景是不适合大规模铺开 UI 自动化或者是实现的手段不正确。 但是不能假设所有的场景都是不适合铺开 UI 自动化的。 有些地方的 UI 自动化效果是很好的,也能节省非常大的人力成本。
按这情况看来, 所有人都支持你推广新框架, 那还犹豫什么 ~直接搞起了
这个主要看你现在所处的情况。我假设你现在的框架是比 RF 好很多的。那么你主要需要面对以下 4 点。
以上是在你的框架比 RF 强很多的情况下你需要面对的。 当然了如果要我说,从长远来看写代码做自动化的效率肯定比 RF 强很多, 但从你的描述看,你们团队应该有不少人不会写代码吧。 所以之前才用 RF 来做就是为了迁就没有代码能力的同学。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你们这个团队的人员水平下,你的框架还真不敢说就比 RF 更适合。 毕竟 RF 做关键字驱动已经很长时间了, 而且如果你们的业务就比较小,case 量较少,那用 RF 还是用新框架也无所谓的。 大炮威力再强再好,可是如果人家只想打个蚊子呢?
综上所述,其实我很少去硬推什么东西,硬推一个东西的成本和风险都太大了,收益也不一定高。如果团队已经有积累了,只要没什么大问题就让他们先用着。 主要精力还是留着去优化和开荒比较好,尽量慎重做颠覆性的决策。 当然你可以把新框架用在一个还没有自动化的业务线上,这样阻力会很小,他人的抵触情绪也比较低,也容易成功, 把它做成一个标杆项目,那么不用你推进,自然有人会来找你。
哎, 我发现咱们这里的人太容易走极端,钻牛角尖。 没有人说过做自动化的人就不去点点点了, 也没有人说过点点点的人就不做自动化了。 这就好比行军打仗中的游骑兵,降的了烈马,挽的了大弓,还身背弯刀随时准备砍人,本来就是要求多种技能于一身的职业。 你不能一竿子打死说别人写代码的没有测试思维,设计不出好用例。 也不能一竿子打死做业务测试的人就一行代码都不会写只能点点点,这种想法是在耍流氓。
发现更多的 bug 不是正道, 保证产品的质量才是正道,发现更多的 bug 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而且除了更多的发现 bug, 还要更快的发现 bug,因为测试时间永远是有限的,研发修 bug 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况且有些测试类型,还真只能靠自动化, 比如兼容性测试,稳定性测试。
所以楼主还是少些抱怨, 拥抱一下现在的行业变化吧。 时代已经变了, 已经很少有人只点点点或者只写自动化了。
大家收一下, 别太发散了。 楼主喷的不是数据驱动, 而是做的不好的数据驱动和关键字驱动。 这点我也是赞成的。 就像研发有句话叫过度设计, 认为过度设计的东西是不好的。 同样的,自动化测试如果过度设计,把数据驱动进行过度的设计反而是不好的。 其实数据驱动这么小的一个东西没必要单拉出来大书特书,大多数时候就用 java 中 testng 的 dataprovider 这种就够了。 还是把主要的设计精力放在怎么封装业务逻辑,能够更稳定的支撑大规模的自动化 case 上吧。
不错不错, 我这边也是这样做的。 同时还结合普罗米修斯和 grafana 把监控的仪表盘也弄上去了
楼主还是放宽心一点, 少一点抱怨。 因为这样其实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也改变不了现状, 外物无法改变,起码你自己做成不看学历看能力的人就好了。 而且如果你的能力不变, 只是学历变成了 211 学历,就能把工资上涨 12-15k 这个假设是不太靠谱的。。。 学历还没能把差距拉成这样。。。。 工作的越是久, 学历的因素会越低的。 当然如果你在事业单位就另说了。
额。。这还没到年末呢, 怎么就开始总结了
因为我比他们懂,所以我才强势。 我面对我们研发架构师老大的时候,我是很乖的。
其实也不一定是干的时间长了就比产品懂业务。 也是分产品类型的,有些技术性特别强的产品,国内的大部分 PM 就是 hold 不住。 比如我们产品是机器学习平台。 我最近天天怼产品,光 PRD 我打回去多少次了。 没有办法, 这种产品大部分逻辑都在底层,让人家想的特别明白也是难为人家
怎么说呢, 你就记住一句话吧。 目前 docker 只能跑在 linux 内核上。 所以 linux 能做的它能做, linux 做不了的,他绝对做不了。 你再 windows 上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 虽然我听说微软在开发 windows 的 docker,但是还没听说他们搞出来
怎么说呢, 你就记住一句话吧。 目前 docker 只能跑在 linux 内核上。 所以 linux 能做的它能做, linux 做不了的,他绝对做不了。 你再 windows 上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 虽然我听说微软在开发 windows 的 docker,但是还没听说他们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