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感觉前置话术挺重要的而且固定,如果 ai 听得懂很稳定的话是很值得分享的,至于需求那就五花八门了。顺便借楼问下,有没有那个论坛专门分享类似成功案例的
调接口登录,拿 token、cookie 就完事了,不用浪费生命在这个上面
内容划分得细,就说明还是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业务具体分析,容错率低的业务只能做预防,容错率高的就可以做预警,毕竟灰度发布做好了比多招十个测试效果都好
好帖,多来一些这种分享测试理论方法在业务场景中的实践和成果的文章。
想起前段时间几个测试技术无用的帖子就呵呵。。。过年了心情好,不然高低整两句
可以把自己不住的房子拿出去出租啊,我想一个月怎么也得有个万八千吧
为了挤出时间看看简历,同时缓解尴尬的气氛
virtualxposed
开权限自己设置
15k/人/月除以 60,这是什么操作。。。
很好奇如果是内测包上了生产,线上验收的时候发现不了吗,不太信哦?我还是觉得有人埋雷的解释更靠谱。。。。
安卓 7 以上版本安装了微信 7 以上版本,无法用 fiddler 抓包,社区里有大佬详细解释的文章,可以看看。
可以用 httpcanary 之类的工具抓包。
我最开始也想做个接口测试平台,功能一大堆,结果用不起来,后面闲着就做了很多 devops 的工具放在平台上,比如批量推送,根据 jira 自动推送,自动搭建环境等等都是些小玩意,结果用的人很多,再后来改进了下原来的接口测试功能,把它变成了个执行 shell 命令的东西,就变得很火热了,因为测试经常要使用 curl 来调接口,这个平台能保存命令就比 xshell 方便。总结下来我觉着只有解决了别人的需求,工具才能得到推广。
脱离场景只对接口做自动化,虽然很省事,但是用例维护后期起来很麻烦。二个是在数据库构造数据就要在用例里写 sql,表结构一变化脚本大概率就要 gg。我曾经 2000 多个用例因为表结构变化全部 gg,写了个处理字符串的方法把多的字段剔除,少的补上,但我的用例全部是基于构造数据的 sql 设计的,sql 都变了用例可靠性还有多少,无法再维护。
失败的经验一大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产品如果不配做自动化咋样都做不起来。
新手有机会得学习下怎么部署,如果你们不是物联网最好不要转实施,没前途,物联网的话可以考虑考虑,老油条的话看情况看心情喽。
不是有 beanshell 断言吗,写代码呗
看了下,官方推荐教材软件评测师教程是 2004 年出版的,我很无语。。。相应的软件设计师教程都出到第五版了,最新的 2018 年出版,感觉这个含金量差距有点大
期待新增个打开以前报告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