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社区发的第一篇帖子,因为文笔水平实在很差,一直都不习惯做记录。不过最近正好碰上职场上的调动,想想也该对这一人生阶段做一个总结了。
下半年到新的技术服务公司就职,作为外包员工来到现在的甲方职场 (坐标深圳,互金行业,中小型公司)。
入职后才知道我们是这里第一批外包员工,对外包员工的管理体系才刚刚建立起来,基本就是来开荒的 (现在已有 20-30 名外包测试工程师,但只有我和另一位朋友是从一开始工作到最后,后来才知道有很多初期的外包做了没多久就被劝退的,现在想想自己还是蛮幸运的。)
初期各种权限限制:不能访问外网、数据库和 Linux 系统都只有查看没有修改的权限、截个日志图要手机拍照、部署环境要找其他同事帮忙 (也在这时候开始养成了查看 Jenkins 打包记录中开发提交代码的记录),相信也是很多甲方职场的现状,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
刚入职没多久就碰上一资金存管项目,系统架构不熟悉、业务流程不了解、看其他同事讲的内容都是云里雾里的状况……虽然磕磕绊绊,但 2 个多月的时间里感觉自己还是成长了不少,对投资端平台有了初步的认识。
就这样踏入了 2018 年。
刚忙完投资端的大项目,正准备继续大展拳脚,结果没隔几天就被测试组长告知要调动到贷款端的测试组,有种一切要从头开始的感觉,初期是非常失落的。
不过我很快就振作起来,开始学习贷款端的业务了。别人整理的文档、JIRA 上的需求和缺陷都可以成为学习的资料。随着对贷款端业务的加深了解,那些以前在投资端工作时完全听不懂的名词和业务逻辑,慢慢变得明朗了起来。通过打通贷款端和投资端的业务流程,我终于真正理解我们公司的主要业务实际是什么,可以说提升了思维上的广度。日后和两个组的同事都能很好地进行沟通,现在看来真的非常感谢这短暂调动到贷款端的时光。
贷款端子系统非常多,而且业务流程上有很多的限制,一开始边问同事边踩坑。后来变成我来帮助同事解决环境和业务上的坑,大概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承担起为测试组同事解决问题的任务吧。
在贷款端刚做顺手,又被告知要调回投资端测试组……当时内心 OS:“这是要搞那样啦”。但是正好碰上投资端平台技术架构转型的好时机,对于自己来说也是急速成长的时期。
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外包员工的各种访问操作权限终于放开,和内部员工基本一致。这意味着我再也不需要依靠别人来部署环境、修改配置、执行脚本,也能访问并获取 SVN 上的资料,遇到问题可以百度一下,还可以自己配置测试工具和 IDE 写脚本……踏上了自立自强的道路。
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开发搭建了 GitLab,开放了部分项目的查看权限。可以查看开发提交代码的记录,甚至可以把开发代码下载下来自己研究。利用这一点可以做以下的工作:
从 4 月份开始,投资端平台这一年基本都在做微服务重构,技术栈就不多说了。讲一下自己总结的在测试重构项目中经常会遇到的环境问题:
除了常规业务测试,个人还做了几个小的实践。但因为测试组没有专门的自动化团队,所以自己做的很大程度上只是到 DEMO 级别
2018 的最后几天里,测试组长告知,公司领导要求所有外包人员清场。虽略有震惊,但知道这一天总是要来的,只是来的稍微突然了一点。但总体来说我还是很感谢甲方职场让我学习了很多东西。接下来就是整理交接资料,比较可惜的是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都还没来得及沉淀成文档。准备转换职场,或许继续做外包去别的项目,但其实也挺想找个做自己项目的公司好好干,只是外包的这段经历会给我带来不少困难吧。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外包员工的测试深度不如内部员工,大多只会点点点。但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外包员工完全可以做得和内部员工一样甚至更好 (只是甲方公司不会培养你,要靠自己去提升)。一个好的工作环境给你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空间 (很高兴我所在的职场工作氛围很不错),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能到什么样的高度就得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