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模型和 TPS 模型 这块听上去很有道理,感觉是不对的。
性能测试的指标主要就看: TPS 和响应时间 RT;线程模型去生成压力,也是产生 TPS 的一种。模拟用户行为对于服务器来说就是产生压力,服务器不管是机器产生还是人产生,对他都一样,就是压力,他的处理能力就是 TPS。
性能测试指标首先就是先看:
TPS 不能满足了要求了,再看资源使用问题,瓶颈在哪里了,如果看不出来就是加机器,水平扩展,如果一定要知道系统的上限在哪里,那就一直加机器提高 TPS 知道看到那个瓶颈的地方。
这个文章有点概念混淆的意思。那些限流/排队和性能测试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就是为了实现满足特定 TPS 和响应时间的实现方法,这些实现能不能满足要求,需要用性能测试来衡量。
查看 Python 环境
看看环境设置指向哪个
设置到你需要那个之后,可以考虑重启 pycharm,做好 index 之后再看看
这么杂的东西,其实可能花点钱上上这个论坛的大 V 的课说不定好点
需求管理都管不住,就不去测试用例管理了吧。
可以在你要测试接口地方设置等待多少个线程完成一起发送的。也是一种模拟性能测试的方式.
不设置任何定时器, 就是随机访问,看吞吐量和响应时间,这个本质上也是符合系统场景的,到你要测试的接口,当然前面也有很多操作,那么自然也会形成系统负载,如果前面就撑不住了,到你这个接口也没有什么意义,这个像系统层面一点
也可以设置其他定时器,按不同场景下吞吐量和响应时间
我看这个要求: 不是说是接口,是说页面加载时间,接口一个 3 秒?这太慢了吧,是慢的恐怖。
如何以上都很熟练了,我觉得是性价比最高的,不费力气,工资也还行吧。其他不要多想了,合适就行。
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如果以上都随便写写就能了,其实大部分都能应付了。 80% 的测试自动化技术以上内容如何很熟练了,基本上问题不大了
看来招聘市场有点回暖了哇,招人好像有点了。
区块链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