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正在推进中,只打算做到覆盖率的增量报告展示,用来做测试辅助。 后面的调用链分析和用例关联不打算搞。

  • web 开发框架吗? 找本教程跟着搭个系统运行起来就差不多了
    自觉这个东西不需要完全记住,有个大概的轮廓就可以,然后遇到具体问题百度就行

  • 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下。

    1. 能不能直接解析源码,如果可以的话,还省却了编译 class 文件这一步
    2. 如果方法的请求参数定义在依赖的其他工程里面,能不能解析出来。
  • 让 ChatGPT 写测试用例 at 2023年02月10日

    还能上下文关联,有点厉害

  • 不是哦,端口和地址都换过了,还是一样报错。
    不过看报错提示是地址占用,如果是端口占用应该会提示占用的进程啥的这些信息。

  • 博主加油,期待尽快开源啊😀 😀

  • 从测试角度看现实问题 at 2022年08月17日

    是的,这种问题的难点,可能就在生产条件的模拟。 不下雨的时候检查,可能没那么有用。 雨天检查,是不是还得考虑雨下多大,积水有多少,踩上去的是个胖子还是瘦子?
    如果按照不下雨天的检查结果来保障,那么标准就相当于向上拔高,质量保障没有达到 “刚刚好” 的这个限度,成本会有损失。

  • 同意一楼的回复,
    我们这边把回归范围包含两部分,本身修改部分 + 受影响部分。

    黑盒测试,确实只能通过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评估范围,但这个不太准确,时不时会有遗漏。

    目前精准测试还在构建中,调用链路分析没搞定之前,貌似也起不了啥作用。

    如果人为去 code diff 代码行,除了对测试人员代码能力要求较高以外,花费的时间估计也不少。
    可能折中一下会好一些,还是以黑盒评估为主。在代码提交以后,git diff 获取修改代码的文件,根据文件判断大致涉及功能,然后反馈黑盒,确认是否有测试范围遗漏。 不过这个方法还没实践过,楼主可以参考下

  • 不管啥时候,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总是没错的,多看看机会,跳出舒适区。说个血的教训, 我去年拿了涨幅接近 70% 的 offer,结果公司说能特批调整下,然后就没走,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 allure 本身就支持生成报告,最后的结果是 html 格式的。 一般生成报告都是集中存放,然后启动一个 httpserver,然后其他人只要拿到测试报告的地址,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测试报告。

    报告的地址可以在消息通知的时候推送出去,比如钉钉,企业微信,邮件等。 我们目前就是这么干的,很方便。

  • sql1 对应 index1, sql2 对应 index2,本来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 index1 修改以后,sql1 查询变快了,不过 sql2 查询 不走原来的 index2 索引,会走 index1 索引,导致 sql2 变慢。

  • 是的,这就是当前的典型场景之一

  • 服务层的性能测试我们已经在做了,而且这块如果有风险,线上就可以进行扩容等操作进行处理。
    mysql 这块,就没法线上扩容,所以导致出现问题比较棘手

  • 测试开发到底应该干点啥 at 2022年03月22日

    说下我的理解哈
    从职业发展来讲,测试开发可以干自动化测试,效能工具或平台开发,或者是专项测试及相关工具。
    其实对你来说,这个可能是一次比较好的机会。尤其是你的 leader 没有什么明确思路的时候,你发光的机会就来了。

    先跟你 leader 对齐下目标,然后梳理思路,确定实现过程,最后就周期性跟他对齐结果就行了。
    对齐目标类似就跟做规划一样,可以从 3 个角度去处理。1.你们所在部门的岗位职责。 2.你们部分承接的上级部门的 OKR 是啥?3.结合历史分析,比如去年你们哪里做的不够好,外部评价不够? 就从这些角度跟你老大讨论下,看看你们要大概做成什么样子,对你的期望是啥?
    梳理思路就是讨论下实现过程怎么搞,开源工具集成还是自研工具?分几个阶段做,里程碑怎么设置?到时候做完大概怎么推动落地等等,然后就是搞一搞跟 leader 同步下进度。如果搞得不错,指不定还能拉更多资源,你就升级当 leader 了。😀

  • 😂 尴尬了,补齐了基础知识的盲区

  • 好的,多谢大佬😀

  • 嗯,在 200 的用户的时候已经到达瓶颈了。 我的意思是继续增加并发用户数,看到压力机的网络上传速度没有增加。
    我理解压力机的加压跟服务端的能力是无关的,继续加压应该会出现发送流量一直上涨。

    比如下图里面,300 用户的时候,流量几乎没怎么动。 电脑管家的流量监控显示的上传流量也跟 200 的时候差不多。

  • 求数据结构 at 2021年09月09日
    def my_function(n):
        if n==1:
            return 1
        result = my_function(n-1)*n*(2*n-1)
        return result
    

    用递归计算了下组合数,计算结果跟你的没对上。

  • 求数据结构 at 2021年09月08日

    噗~~,看来我算错了,算了 11w+。

    不过,理论上我觉得穷举所有组合其实不太可能。 等到你有 30 个节点以后,不得跑个好几年。 你做这个事情的具体业务场景是啥?

  • 求数据结构 at 2021年09月08日

    @ 杨漫步 5 个节点的时候,有多少种组合? 我验证下自己的计算结果

  • 求数据结构 at 2021年09月08日

    感觉有点类似括号嵌套的问题

  • 流程性、依赖性的自动测试需要 MBT 来配合实施,也就是业务流程建模,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把每个功能点作为一个节点,流程用有向图连起来,构造、画图用 proxy 挂 mock-server 录制就可以实现基本的画图了,后续根据实际业务稍加修改就行,然后每个节点做一下业务功能标注和描述,推荐使用 canvas/svg,之前一个小伙伴用 graghviz,卡在图的编辑上很久,而且也比较重了;

    这个把业务点用有向图串联起来,现在运维的基础设施上了 skywalking 以后,就感觉很好做了,直接把数据迁移或者爬取下来就可以,而且调用链路非常清晰。

  • 还有只是反推到接口级别的,通过 ASM 分析(通俗点说,有点类似于平时 idea 里的 find usage 倒推调用位置,一直倒推到 controller 层)+ 运行时数据采集(比如通过反射来调用的,就只能用这种了),反推某次代码改动影响到哪些接口,然后执行这些接口相关的接口测试用例。客户端类型的话把接口改为界面(activity/fragment/view/url),也可以同理推断

    非常赞同上面这个思路,我们现在的精准测试就正准备尝试这种方法。

    之前去 QEcon 大会,有个工商银行的分享。提出了两个思路,一个是按照时间段,另外一个是用例打标(这个不懂怎么实现),感觉可操作性性都不强。

  • 如何培养结构化思维? at 2021年06月22日

    旁边的人就是最好的老师,开会的时候,尝试做个会议纪要,然后没事的时候拿出来复盘下,从别人的结论中反推考虑问题的思路。

  • 还是得从工具的思路来去解决这个问题,人工识别的效率太低了。

    首先,需求和代码版本不能搞错。
    然后就是了解具体微服务工程承担的职责。
    再了解开发的代码结构,通过提交记录查看改动范围(message 备注还得正确,符合规范)
    最后就是查看具体改动点,确定影响范围。

    每一步走错,最后结果都不准, 而且这个准确性是建立在开发遵守规则的前提下。 最后能通过代码走读,短时间内完成测试范围的评估。

    好家伙,压根不是人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