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不测的秘密 - 精准测试之路》,里面的这个问题引起我的思考,同时希望可以从大家了解一些不同的想法。 就后端代码而言,我的识别方式是: 1、了解需求&系分 大概明白功能实现的思路。 2、阅读开发代码,提交的代码如果是围绕功能的实现可以认为是和需求有明确关联的。 3、对于其他隐约成系统的改动(围绕某个接口、功能(看起来和本次需求么有直接关联))则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些改动是否影响本次的需求。 4、其他零碎的改动需要找开发看是否为一些已有功能的修复或搭车。
也是类似的方式,用 MR 看改动的代码改动列表。会先看 commit message ,相比看具体代码会简单快捷一些。
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奇怪。
还是得从工具的思路来去解决这个问题,人工识别的效率太低了。
首先,需求和代码版本不能搞错。 然后就是了解具体微服务工程承担的职责。 再了解开发的代码结构,通过提交记录查看改动范围(message 备注还得正确,符合规范) 最后就是查看具体改动点,确定影响范围。
每一步走错,最后结果都不准, 而且这个准确性是建立在开发遵守规则的前提下。 最后能通过代码走读,短时间内完成测试范围的评估。
好家伙,压根不是人干的事~~~
可以在提交的 message 中添加 jira id
规范下开发提交的信息,一般 gitlab 都有钩子脚本,修改下脚本就可以强制提交信息格式,这样就可以和 jira id 挂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