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通讯行业大厂技术总监,高级架构师,测试专家,敏捷教练,公众号《敏捷测试转型》

  • 敏捷框架有很多内容,但是都是非侵入式的,也有很多可实操的场景,不一定要精通全面才能实践,可以一点点实践加深理解,积累多了效果就出来了

  • 不是,我做团队管理,敏捷实践融入到日常团队和项目管理中

  • 需要实际操作,多试几个迭代,如果没有专业教练,需要和团队协作了

  • 聊聊测试驱动开发 at 2023年07月04日

    即是理论,也是实践,只是本文没有放具体工程代码的例子内容

  • 多身体力行就不蒙圈了

  • 探索式测试,也是个测试,但是它的风格形式是 “探索式的”,而传统测试是 “计划式的”。
    测试发现的缺陷和结论没有本质不同,但是投入产出的效果有不同。

  • 聊聊被注销的 TMQ 公众号 at 2023年02月01日

    企业公众号在部门大变化的时候容易被略过,新团队不重视吧

  • 聊聊被注销的 TMQ 公众号 at 2023年02月01日

    这两者没啥关系吧。企业公众号在部门大变化的时候容易被略过

  • 聊聊被注销的 TMQ 公众号 at 2023年02月01日

    这是符合敏捷的一种实践,技术团队融合全栈。重视质量的开发团队,要比开发团队和测试团队协作更好。但是测试专家个人还是会受欢迎的

  • 聊聊被注销的 TMQ 公众号 at 2023年02月01日

    我的看法是对于非大型公司,还是要基于业务保障的角度来做测试专家,不能脱离业务,或者保证这方面足够强,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挖掘专项上的突破。业务测试很难出花活,但是在动荡时代安稳一些
    系统测试专家,测试设计专家一定是依托于被测业务的专家,不然就很虚。不能站在业务团队外部当专家,一定要是核心团队中的一员。没有核心业务,没人认可你的设计能力和系统能力。
    探索式测试专家,也是很难独立被认可,一定首先是不错的业务测试专家,再玩探索测试实践

互联网/通讯行业大厂技术总监,高级架构师,测试专家,敏捷教练,公众号《敏捷测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