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文章 聊聊被注销的 TMQ 公众号

鼎叔 · 2023年01月25日 · 最后由 鼎叔 回复于 2023年02月01日 · 8013 次阅读

这是鼎叔的第四十八篇原创文章。
行业大牛和刚毕业的小白,都可以进来聊聊。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敏捷测试转型》,大量原创思考文章陆续推出。

TMQ(某某移动品质中心)公众号(后期改名为 “某厂效能”),前几天我想上去翻翻老文章,发现微信公众号已经被注销,不禁心生感慨。顺便聊聊测试团队转型为谷歌式的工程效能团队,有什么坑要注意。

幸运的是,TMQ 在云开发者社区的专栏还在,原创文章 300 多篇还在,最后一篇是 2020 年发表的,后面再无更新。这些文章也被传播到很多技术网站。

大约 7-8 年前,我和廖叔,Rufus,Cody 商量怎么给咱们的测试大团队起一个响亮的技术品牌名字,最后英文简称为 TMQ,我写了这么一段团队 IP 介绍:

TMQ 是最早专注在移动 APP 测试的团队,在十余年的时间内承担了近十款业界领先产品测试工作,近七年的 android 及 iOS 自动化测试项目经验,为移动端转型提供了多项质量方案和关键专利。

在移动互联网火爆的那些年,咱们这个业界最早进行移动终端测试实践的测试大团队(包括孵化成功后分离出去的兄弟团队),打磨出了不少行业闻名的移动测试工具平台。如果读者没听说过,大概率不是从事移动端测试的,或者入行尚浅图片

包括:

优测 - 真机云测试平台。早期真机云测试版本(2012 年)得到了卓越研发金奖,也是 QA 团队第一次得到这么大的奖。

BUGLY 崩溃/ANR 上报平台

GT-APP 性能随身调测工具

移动研发管理平台 RDM

Tesly 众测平台,后来改成标注众包平台了

16-18 年,以 TMQ 为 IP,出版了四本以移动 APP 测试为主题的丛书,在从业人员的普及率还挺高,经常在其他公司的同僚桌上能看见




下面是一些个人感想。

一,公司部门技术 IP 确实不如个人技术 IP 稳定。

虽说人多力量大,但是风格不好统一,管理上不自由。一旦部门组织发生变化,目标发生变化,可能辛苦积累 IP 就慢慢消失了。就像以色列人把 ICQ 卖给了美国在线,后者的高管都说不清楚这产品扔哪去了。另外,团队输出文章缺乏稳定的人格化,有点 “端着” 或者官方范,亲和力不足。

二,TMQ 丰富多彩的测试创新主题。

在 N 年前 AI 概念红遍各大互联网公司,TMQ 的测试技术文章已经开始尝试模型化测试和智能化测试探讨了。要知道,那时不比现在,没几个 QA 正经学过机器学习,而现在十个计算机系毕业生,有九个做过 AI 实践项目。

看那些文章,感觉团队成员敢写,敢总结,敢发布,思考的启发性很不错,虽然算法和模型的深度不足,这也是很多大厂技术公众号没有的,探索的活力和勇于分享。

关于测试团队如何营造创新氛围,可以看我这两篇:聊聊如何建设团队的创新氛围,聊聊如何申请技术专利

三,测试技术团队转型为谷歌式的工程效能团队,有必要么?有什么大坑要避免?

敏捷转型其实有三大要素,质量,效率,能力。真正成功的转型是三要素都有显著提升。

在运动式的 “向硅谷效能看齐” 中,我们要警惕这些管理上的错误策略。

1 敏捷变革通常是非侵入式的,循序渐进的辅导,让一线团队有自治权。而不是大刀阔斧的,缺乏充分沟通的行政动作。

2 一定要懂系统测试的资深专家来参与变革,一定要懂敏捷测试四象限。

单元测试/接口测试,不能取代高层级的系统测试,也不能取代面向用户的探索式测试,读过硅谷计算机前辈的著作就会懂。可以在单元测试/接口测试上持续发力,但不能取代后者,不能大幅弱化后者。

换句话说,团队需要系统测试的专家,需要探索式测试的专家。代码/接口级别的质量,不能替代界面体验,稳定性,性能,兼容,跨功能域的复杂测试。

3 如果黑盒测试要基本上外包化,一定要培养外包的测试设计能力,探索式测试能力。对正式员工更是如此。

自动化工程能力不是银弹,解决不了测试设计能力的短板,后者更加致命。

4 不要丢掉单测/接口测试以外的测试技术遗产,相关的专家修炼不易,人才宝贵。鼓励测试人员的多样化创新。

而不是套一个先进公司模版强制人员技能转型。如上所说,测试人员的专业价值很多不是体现在工程工具上的。

未来我还会详细写一下相关的系列探讨文章。以上。

共收到 10 条回复 时间 点赞

赞一个

大佬,你好。
现在就职的大环境(可能是个人接触到的对于测试人员要求侧重自动化技术而非测试思维逻辑 测试设计能力)
以及公司不重视功能测试人员等一些情况的存在。使得测试人员对于内功的修炼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取而代之的是
对于测试工具的使用上。像系统测试专家,探索测试专家,测试设计专家这种发展路线很少存在。
请问在质量保证团队建立上,针对上述问题有好些好的建议?

我们测试团队全部打散并入开发团队了,现在全看个人能力,哈哈

挺好的 TMQ 为啥被注销了?是否意味着” 做测试死路一条 “?😔

Ouroboros 回复

好多公司都这样了

TMQ 挺好的公众号,怎么突然消失了呢

applepen 回复

我的看法是对于非大型公司,还是要基于业务保障的角度来做测试专家,不能脱离业务,或者保证这方面足够强,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挖掘专项上的突破。业务测试很难出花活,但是在动荡时代安稳一些
系统测试专家,测试设计专家一定是依托于被测业务的专家,不然就很虚。不能站在业务团队外部当专家,一定要是核心团队中的一员。没有核心业务,没人认可你的设计能力和系统能力。
探索式测试专家,也是很难独立被认可,一定首先是不错的业务测试专家,再玩探索测试实践

Ouroboros 回复

这是符合敏捷的一种实践,技术团队融合全栈。重视质量的开发团队,要比开发团队和测试团队协作更好。但是测试专家个人还是会受欢迎的

我去催饭 回复

这两者没啥关系吧。企业公众号在部门大变化的时候容易被略过

LTV 回复

企业公众号在部门大变化的时候容易被略过,新团队不重视吧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