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得分清楚这个锅是具体是什么情况。

    1. 简单易现的,测试的锅,没的跑;
    2. 特定用户的特定场下,才能发现的问题,影响面也不大的。团队共同分析,解决就好,没太必要一定要让谁背锅。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这不是换个测试就能解决的。
    3. 深层次的偶发问题。一起背锅呗,权当积累经验喽;

    第二,团队对质量的容忍度是怎么样的。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做到 BUG 的零容忍。成本还是要考虑的。

    第三,做为测试的同学,需要提高自己的测试技能,不能因为了有了上面的借口,就放松了对被测对象的质量管理。不断精进自己的测试能力,没什么不好的。有时候背些锅,也不一定坏事。

  • 度量平台落地实践 at 2022年01月13日

    可以加我微信哈,chenkl0804 一起交流进步,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 CKL 的思考空间

  • 对于负载机,主要关注的是 CPU 和内存的使用。没啥具体的计算方法。主要取决于脚本的复杂度

  • 从团队的角度理解自动化 at 2021年11月26日

    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会发现,提升测试人员代码能力很好的一种方式就是引入接口自动化(不是页面拖拉拽的那种),慢慢接触代码,提升代码能力。也能明白一些基本的代码实践,降低与开发的沟通成本。

  • 从团队的角度理解自动化 at 2021年11月26日

    这种其实就是对自动化的预期没想好,流于形式了

  • 从团队的角度理解自动化 at 2021年11月26日

    团队人员的能力会伴随着业务要求和团队的成长一起成长起来,这个是做为团队领导最想看到的。对于中小企业的测试团队来说,并不太需要高端的技能,借鉴一些优秀团队的实践,完成可以自己搞起来

  • 你写的接口脚本合理么 at 2021年11月23日

    现在有这类的落地案例了,但是这个要基于开发团队的配合,通过注解来实现测试用例的编写

  • 度量平台落地实践 at 2021年11月16日

    暂时还没开源,后续会考虑,暂时还没想好怎么维护

  • 作者你好,我比较好奇的是你是如何实现接口间的关系梳理的,是用户先写用例,然后你根据用例反向生成关系图,还是在哪里可以维护这份关系图呢?

  • 契约测试还没有尝试过,同意你的观点,由测试来维护全量的 API,监听变更效率不高,而且没法通知到被调用方。
    全流程冒烟测试有再做,但是出问题的往往都是细节,冒烟测试无法覆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