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为什么要和他们计较呢,对个人来说,左移可以锻炼到更多的技能,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 这个是典型的负载机性能问题存在问题,导致你看上去并发压力升高,但是到达服务器的请求数并没有增加。你看网络请求并没有增加哟。

  • 以己度人,构建理解链 at 2023年10月09日

    已经在团队内部多次实践,文章中也有具体的案例了。

  • 以己度人,构建理解链 at 2023年09月07日

    需要有安全的环境,还有适应的引导和鼓励,回顾会的一些方法可以用用

  • 以己度人,构建理解链 at 2023年09月07日

    是的,很多事在做决策前,都可以用这种思路做下事前分析。

  • 以己度人,构建理解链 at 2023年09月07日

    感谢认可

  •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3p0K36e62ldMpEz2z7gNQ
    提取码:2l5j
    完整版

  • 就是用的 commitlint

  • 思维模式,执行力,业务感度。 三者缺一不可。

  • 堆人可以把项目干好么 at 2023年07月20日

    理论和实际总会有出入,本文讨论的只是一些可能,在符合 3 模型的条件下,加人是合理的。

    不能因为延期经常出现,就觉得他是合理的。

    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尊重团队产能,才会做的更好。

  • “傻” 领导是如何炼成的 at 2023年07月12日

    进的早,也要表现好啊,不矛盾

  • 如何让测试用例更有价值 at 2023年07月07日

    写用例浪费时间?那你怎么做测试执行呢?想到哪测到哪么?

  • 可以做些测试以外的事,从研发全局的角度看看能做些啥。或者主业划水,副业搞起。

    划水久了,真就水了。

    不要被测试角色捆绑了。

  • 如何高质量的做 BUG 分析 at 2023年06月17日

    落地实践可参考:https://testerhome.com/topics/36475

  • 你是这么写接口的么 at 2023年06月06日

    是的,本质还是团队规范的问题,或者说研发负责人的质量意识,决定了团队的质量意识。

  • 接口测试这么玩才明白 at 2023年05月22日
    僅樓主可見
  • 前端性能优化 (提升 13 倍) at 2023年04月27日

    😀 优秀~

  • 接口自动化测试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1. 实现分层测试:这个才是核心重点,测试是需要分层的,而不是一股脑的丢给 UI 或者 E2E 测试,这样会给问题定位带来更大的麻烦,而且修复成本也高。就如文中的例子,你可以很直观的判断出来是 UI 调用错误,而不是接口本身的问题,如果没有接口测试,你需要做更多的排查。

    2、提高测试覆盖:有些场景并不是简单的通过页面操作就可以覆盖到的,比如异步类请求,比如第三方的依赖,比如多层接口的套用调用

    1. 适应持续集成和交付:可以有流水线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做为基本的质量门禁

    至于节省的成本,这个要从更大的时间维度来看,如果只是某个迭代,那接口测试一定是降效的,因为它意味着更多 的时间投入和维护成本,但是从半年或者 1 年的时间来看,它是能够提效的,提效的程度取决于你执行的次数。

  • 我只想知道这么扯蛋的性能需求是谁提出来。

  • 测试人员的价值体现 at 2023年04月19日

    行业总归要发展的,这个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那就自己跑快点,没什么不好的。不给自己的借口。

  • 我是如何混职场的 at 2023年04月11日

    这个帖子这么多人点赞我是没想到的~感谢大家支持

  • 此处有掌声👏

    1. 指标的意义就是引导团队做出有意义的改进即可。公式没有太多的固定式

    2. 度量和 OKR 挂钩,都是不太靠谱的。会为了指标而指标。造数还是比较容易的。

  • 测试人员的价值体现 at 2023年03月07日

    测试就像品菜师,会在厨师精进的道路上提供必要的帮助。二者相辅相承。才能让整个研发过程更加流畅。也能体现测试的价值。

    测试并不比开发低一级。

  • 测试人员的价值体现 at 2023年03月06日

    很多数据都是可以量化的呀,比如说验收标准数量、用例数量、缺陷跟踪、风险评估、专项测试等。

    如果你的老板都是这样的,那就没什么好说的,至少我经历过的和我听说过的,大部分 Leader,还是愿意了解测试的工作内容和价值的。

    表达也是件很重要的事。文中也说了,适当的时候,刷刷存在感,多多汇报。

    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你不说,没人会替你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