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这有招,有兴趣么?

  • 这个回调本质上就是企业微信主动调回你们系统提供的指定接口吧?这样的话直接模拟企业微信发起请求就好啦。

    系统设计上,可以把所有回调的消息直接甩消息队列做削峰处理,具体入库存储由另一个消费者服务从队列里取数据逐个进行,也可以比较有效避免消息太多系统崩掉。

  • 游戏是因为兼容多版本成本比升级成本高,所以才基本都统一加载资源热更,保障用户使用的都是同一版本。

    而普通软件升级成本比兼容成本高(如果老是打开后更新,估计用户就不用了,用户粘性比游戏低太多了),所以没有类似游戏这样每次都要 load 热更数据保障用最新版本,线上其实经常多版本并存。

    而且其实普通软件内部也有提供自升级功能,用户点一下就可以下载安装包和更新。一般软件的热更内容比游戏少很多,所以基本都会想办法做到用户无感知(比如楼上提到的预先下载完,用户点按钮就直接应用),不怎么会有游戏这个明显的 loading 过程。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具备修改软件逻辑的能力的热更技术,是可以绕过应用市场审核机制的(审核时是个计算器,审核后下发热更变成一个购物 app 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所以应用市场对这类技术限制相当严格,特别苹果,如果发现有类似框架引入,会直接拒绝。同时应用市场也有提供晚上 wifi 环境下自动更新的能力,足以满足大部分情况下新版本覆盖度的需要,所以相对来说,不会像游戏那样普遍使用热更来进行版本更新。

  • 非常精彩的经历,点赞!

  • 加油!

  • 测试角度,就是拿不同型号的手机去测。主流型号的一般团队日常测试就要覆盖,一些特殊型号的就用云测平台去覆盖。

    开发角度,不那么专业,纯个人理解:
    界面展示方面:

    • 屏幕大小/比例自动适配。这里 android 或者 ios 的开发手册都有对应的规范和工具,按着这些来基本可以自适应
    • 各种挖孔屏适配。一般会在顶部设定安全区,这个区域内没有什么内容,避开这些孔 功能方面:
    • 不同厂商对应系统的部分特殊 api 适配。这种就只能一家一家去适配了,但一般比较少。
  • 赞同 21 楼,“让自我成长的人有土壤,让不想成长的人有活干。”。改变人是很难的,有些时候与其改变人,不如换人。

    回到楼主主题,如果是想把气氛搞起来,可以先看看团队里有没有自驱力比较强或者比较爱学习的同事,先把这部分人组织起来,内部做几次比较不错的分享,再逐步考虑扩散到更大的范围。

    另外,可以考虑针对一些想要重点培养晋升的高潜人员,定期面谈时多指引进行分享等手段,扩大影响力。分享的主题可以帮他做一些选题(比如近期解决的某个技术难题;怎么保障某个重大项目能按时按量完成),有时候范围太大反而不知道怎么分享好。

    PS:目光可以扩大一些,保持学习和成长,并不只有做分享这个路子。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给大家 OKR 里增加一些新技术调研落地的目标,并给予对应的时间和资源,完成后顺水推舟来个分享,可能效果更好。

  • 666

  • 看下 console 有没有报错,也问下开发是不是有 cookies 之外的鉴权机制?

  • 是这个帖子的编辑提交吗?审核后台查询到 12 月 12 日 18:53 的有一次审核申请,且已经审核通过了。

    您大概是什么时候编辑提交的?可以 点击右上角用户头像->我的待审核区 ,确认下你的修改是否有对应的待审核记录?

  • 如何有效度量前端性能 at February 10, 2023

    不错的分享,已加精

  • 看 22 年的经历,楼主成长很大,已经可以一个人完成完整的一套项目了,能力成长很大呀。

    至于职业定位这块,提几个小建议吧:
    1、不用这么快就把各个路都堵死,1 年没碰测试和后续继续做测开没太大冲突,效能也并非必须大厂才有。有丰富经验的测开,需求量还是挺大的。
    2、这块可以问下你的前辈,或者你的 leader,他们更清楚你的情况,给到的建议可能会更好。而且在明确了你的规划后,你的 leader 可能也可以在工作上给予你对应的机会和帮助。

  • 第一件事,提测单里应该有版本方面的明确信息。这部分信息不能有空就给,没空就不给的呀。
    第二件事,构建出问题的确是要开发自己解决的,他们修改完后应该要他们自己自测,确认没问题再给你,而不是他们改一改,你们试一试。然后构建出问题后,立马先回滚,保障环境可用,再让开发自己改。

    我们之前测试环境也是我们自己负责,刚开始确实会比较磕碰,不过运作起来,会有几个好处:
    1、测试对系统拓扑结构更清晰(比如某个需求改到 abc 服务,这块一定会接触到),对测试设计、后面逐步测试左移等打下基础。
    2、测试自己负责环境构建,可以起到把关人的角色。试问一下,如果你测试的代码你是无法把关,开发偷偷搞点变更 + 构建,你是完全不知情的,如果刚好这部分功能之前测过没问题,也不知道有改动,所以没有改动后再复测,那到时候线上这部分代码出问题,就会影响线上,最终还是会影响测试。
    3、避免有时候开发不规范的操作,引起测试环境阻塞,测试只能干瞪眼,等开发解决,自己没啥自主权。

    最后,关于测试环境是测试还是开发维护的问题,我觉得核心还是 2 个问题:
    1、环境管理者是否可以保障环境保持稳定,不影响测试进度?
    2、我们(特指测试)是否有办法做好版本管理,保障我们测试的代码版本和最终上线的版本一致,不出岔子?

    如果这两者都可以保障好,那其实测试还是开发管理都问题不大。但如果保障不好,测试管理测试环境,能更有助于保障好这两者。

  • 反射本质上属于运行时调用,被调用的功能甚至有可能是外部依赖库而非本身代码的,基本没办法通过静态检查工具(如 idea 的自动检查)进行有效的检查,这其实本质上也是反射特性带来的弊端。

    个人有想到一些思路,仅供参考:
    1、和开发一起梳理下项目里的代码,看有哪些涉及反射调用的,看涉及哪些功能。回归测试的时候,重点测试下这些相关的功能。
    2、有些反射调用的地方,确认下是不是必须用反射,能不用的尽量不用,降低维护成本。
    3、如果团队内有做覆盖率采集相关的工具,可以结合增量覆盖率,看看用到反射的模块的增量覆盖率情况。

    PS:开发容易漏掉反射调用的修改,一定程度上说明开发自己要修改的代码调用情况还不够熟悉,过于依赖 ide 提供的自动重构功能。这块需要联合开发,通过一些手段把重构类的修改摘出来(比如要求必须单独 commit,或者独立分支之类的),对这部分修改做 review,避免遗漏,同时也帮助开发更好地熟悉整个项目内反射部分的关联,避免重复遗漏。

  • 能自学把主流程写下来,也挺不错拉~而且知道自己代码哪里不好,说明对于好代码是怎样有个基本印象,至少不是井底之蛙了。

    听楼主的描述,现在应该是达到一个人自学的天花板,不妨考虑开始向外交流。可以试试看你的城市有没有什么沙龙交流活动,加进去,认识一些同行,后面可以相互交流,以后跳槽啥的也方便。

  • “项目中没有一个站在全局角度关注开发过程的角色”,这个一般是项目中所有开发的老大担任这个角色,你们组织里没有这样的一个人吗?

    “我也是不太明白测试环境开发为什么不给出来”,你提出测试管理测试环境的时候,开发没有说出他们不想让出的理由么?
    沟通方式上,建议最好是测试老大和开发老大先通气,达成共识再会上提出,比较好。要不在一些会议上贸然提出,开发没有心理准备,第一反应会偏反抗一些(人都是天然抗拒被改变的)。

    “前端负责人表示没问题, 后端负责人表示非常不愿意”,那就先从前端推起呗。推动后有效果,再用这个效果去推动后端。

  • 顺着楼主的思路,进度出问题,我理解应该是如果某次发布把环境搞坏了,测试只能干着急,得开发才能解决?

    如果是,可以把几个这样的案例举出来,说明对测试进度有什么阻碍,然后再顺理成章说测试来负责测试环境的发布,遇到这类问题可以直接自行解决。

    另外,关于信息同步,建议推进开发的 commit 规范,带上提交类型、缺陷单号这些,达到基于 commit 信息就可以看出修了哪些 bug 的程度,这样从 Jenkins 代码变更情况就可以直接看到修复了哪些 bug,少一步人工同步,解决信息同步问题。

    PS:我理解从开发角度,管理环境其实好处并不多,毕竟开发除了前期联调,后续比较少用到整套环境。所以其实不大需要想着 “说服”,说不定其实开发也不想管这个。

  • 意思是,tidevice 可以在没有设置密码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让设备展示开发者模式的选项,并自动打开开关和重启系统让其生效?

  • 赞,学习了~

    另外,用这个方法打开选项后,应该还需要手动在 ios 系统上手动打开开发者模式,并重启系统,是吧?

  • 是的。所以只适合用来确认原理,但不适合真正业务上使用。

    当时还有想过一种方法,更底层的 usb over ip 方案,把 usb 设备的数据直接通过网络传输,比如 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usbip/ ,你有兴趣可以试试。

  • 这个时间基本是常规时间,大部分给了 offer 的公司本身其实也会有这样的预期的,倒不用太担心。

  • hrp convert 转换用例失败 at January 13, 2023

    @debugtalk 可以看看?

  • 没太明白要对比什么,可以更清晰点说明对比的点,以及认定为是否一致的标准么?

    md5 是基于文件的完整二进制内容生成的摘要,相当于必须是同一个文件,md5 才会一样。内容里多一个换行符或者空格都不行,转格式的就更不行了。一般用于校验文件下载是否完整,有没有损坏之类的。如果要对比文件内容,并不适合。

  • 2023 年计划 at January 12, 2023

    建议创新可以不用那么苛求。

    不妨先整理下现状,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改进的过程中可能因地制宜使用的某些方法或者流程,就会成为创新点。

    太苛求要创新,容易产生一些听起来很新,但没什么用东西。

  • 开源一款接口自动化平台 at January 12, 2023

    你有选择了封面图片文件吗(jpg 格式)?

    正常选择文件后,应该会变成这样,选择按钮右侧变为选择的文件名:

    我用的 chrome 版本:Version 108.0.5359.124 (Official Build) (x86_64)
    系统:macos 12.1

    如果选择文件后,还是没有这么展示,麻烦同步下你的浏览器、操作系统等版本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