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对应的开发有多个层面的,前端、后端、类 openstack 后端开发,去年版本频率正常的时候是有项目周会一起沟通的,也有些许成效。现在人员少了,版本频率相比增加了,缺少了之前的沟通,只是工位就近的开发去聊一下。作为测试确实也有自己身上的过错,工作做的狭隘了,没有做好产品 QA 的工作,在此也反思一下。
测试人员是提供自测用例的,加上时间排期紧,测试监控开发自测这方面做的不到位
简历之外的内容也可以关注,比如 github、论坛贡献之类的
上述测试开发技能图中,一个人会的越多当然越好,实际往往是工作中能接触到的、用到的会越来越精通,其他的只能自己在业余时间去摸索自己感兴趣的。每个分支都很深入的话,很难,也没有太大的精力,就算是学了,长时间不用也会慢慢生疏。测试是一个团队,不是单打独斗,在这个团队中需要的是某方面精通,能扛起单方面大旗的人,而不是希望整个团队中都是多面手,就像是海贼王里的草帽路飞一伙儿,各有各的长处。
这个问题向负责的项目组反馈了好几天了,还是没有变。按我的理解,这部分应该灵活可配置的,数据库里就可以将模板改掉,还是存在这个问题,要么开发设计有问题,要么制度有问题,要么对产品来说这不是问题或无所谓(最低优先级处理) 。
哎,上面的三个要么,每个都是潜在的可能会暴雷的问题。
建议收下了,当下先想办法推起来,大家都用起来了才能知道哪还需要优化,这时一点一点的细化才合大家的想法。
功能刚做出来没多久,第一部分 CICD 模块做完后也推过,没什么效果,主要是测试还是以业务测试为主,自动化率不高,我也是在业务不忙的时候去搞一下平台,只能一步一步来。整体流程也是在摸索中前进。不过平台上验收测试这个模块倒是使用率 100% 了,毕竟是平台最开始的功能。
完全用 Jenkins 也可行,不过上文也说了,公司目前没有对 Jenkins 特别精通的人,也没有人专门负责,对于 Jenkins 的操作权限也完全在开发那边,Jenkins 对于运维,公司还没有走到一步 。Jenkinsfile 也是开发的那边管控的,放在项目代码目录里,基本上配置好后就极少去动了,为了项目并行,可能一个项目组测试环境就有多套,总不能让开发经常去改 Jenkinsfile。另外一个初衷就是统一记录,后续方便测试分析。
技术要求越高的越是紧缺资源,对于门槛比较低的业务测试,永远不会紧缺,以后更是会有被淘汰的趋势
不是,看你能力,要是只会黑盒,开发说什么就认为是什么,那肯定开发认为你技术很 low,如果在开发设计的时候你能发现开发设计的缺陷,或指出开发设计模式的问题,那开发绝对不会对你产生不屑
怎么说呢,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自己是在项目中使用过这个工具的,公司其他测试组用 jmeter 的居多,毕竟 jmeter 是一个工业级的软件,locust 要想达到 jmeter 的性能就得分布式,locust 工具达到瓶颈之后就添加 slave 就行了,jmeter 也一样存在性能的瓶颈。另外我所在的项目组开发也在用这个工具了,有的接口较低的并发就会报错,我直接把这个工具甩给开发,调试到不报错了再找我测。
这篇主要写 easy-locust 这个工具的,顺带和 jmeter 比对了一下,关于 locust 和其他工具的详细比对,testhome 上是有的,写的也挺不错的
重新传了一遍,这次应该能看到了
其实我也简单做过 locust 和 jmeter 的对比,楼主 4 核的机器,如果用 locust,不是 master-slave 模式的话,只会使用 1 个核,所以 CPU 使用率 25%,要充分利用机器资源也很简单,起 1 个 master,3 个 slave,slave 对应的 master host 是 127.0.0.1 就行,这样的话性能数据是不会太差的,另外 0.15 以后的版本都支持 FasterHttpLocust 模式,使用的是基于 gevent 的 httpclient,性能上整体来说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