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机器的情感和意识 at October 08, 2023

    之前思考过意识是什么,个人理解,就是多镜面互相反射的系统,意识就是反射。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 *N 的无限死循环系统,但是人脑不可能针对具体某个反射做死循环,它会有个停止,就会出现我知道我知道这个循环本身的现象,即意识到意识的存在。其他的意识现象,只是这个死循环中加的钩子,钩子可以挂载视听触感嗅。。。跟操作系统何其相似。。。

  • 试用期间双向选择,哪里高去哪里

  • 高内聚低耦合。分开肯定是好的。用你分开的 java 类再拼个功能类不就可以了。甚至,你抽象一个工厂,通过工厂来组装业务(拼接口的类),测试代码只依赖工厂。。。。再抽几个 java 的 interface 类,主要定义测试行为,业务接口的 java 实现这些个 interface😂

  • 我干着测试的工作,业余时间都不学测试了……
    HR 朋友说过,简历堆里面,大致前端和测试是最多的,最多意味着最卷啊
    所有研发岗里,测试的能力边界是最广的,并不简单啊……
    “拒绝新鲜血液 + 排外”,你是没懂啊,背后表达的逻辑,是没有安全感啊,卷啊,上升空间不大啊,
    再说个体能拒绝新鲜血液吗,并不能……徒伤悲啊

  • 我内驱力超强,每天下班都在学,周六日大部分时间也在学。其实我也很苦恼,啥都想学,精力有限,学过很多东西,也没产生收益,然后也很焦虑

  • 求各位大佬指条明路 at July 12, 2023

    学开发比较容易找个项目敲出来,但学测试,很难找到被测的对象。

    刚工作一年,还是研究生,还刷 LeetCode,做测试浪费人才了。转开发吧,反正也没啥机会,熬个小半年,大环境会变好的。

  • 给大学生点建议 at July 12, 2023

    支持楼上所有劝考研,劝做开发,不要做测试的建议。

  • 4 楼很委婉。

    我直接一点吧,别做测试。

    直接撸代码。什么难不难的,你计算机原理学通了嘛,代码码得出来,是你的业务不太懂而已。

    借我一学计算科学同事的话说:“当初就是不想写代码做了测试……”。

    退而求其次的路,不是什么好路。

    同行轻喷,劝退一个是一个,人少不卷。emmmm。

  • 成都这个招聘怎么这么辣眼睛,35 的你不招就算了,写出来是不是不太好。
    大龄测试们,你们觉得呢?

  • 高考志愿填报问题 at June 26, 2023

    个人经验,优先级如下,前面的优先级高:
    1、优先大城市
    2、大城市及周边优势成熟产业
    3、成熟产业中相关专业
    4、相关专业中适合或者爱好
    5、985/211 带响就行
    要考研,把 5 提到 2,还得加上专业排名。

  • 我现在的看法是,企业界的技术没什么难的,有基础 + 人不笨,都能学会,真正能把事做好,还是要下细功夫,而得到做事的机会显得更重要。结论大概就是:大环境不好,学啥都不会给你太高的回报,根据兴趣来,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因为学了你也落不了地,顶多是下次有机会的时候,比别人多懂一丢丢。。

  • airtest 可以

  • 入行才半年,看你这多空闲时间,干完活了,明目张胆的学点技术,不想提 bug 就自己努力换个方向(事在人为,我站着说话,嗯腰不疼,但是你年轻,还有可能),要是你只是间歇性不想提,好好干吧,攒点经验,几年一跳,越跳工资越高,达到行业收入上部,你打工的日子差不多就是出头了,剩下的就该焦虑了。。。emmm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测试真面目,只缘身在点点功。

  • 业务和技术是硬币的两面,干啥都有出路,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业务对公司有价值,对个人不能说没有价值,个人的价值依附于业务。但是你一个打工的,除非换公司不换业务,打工换工作那都是缘分随机的,大概率由不得你,要是一换,攒那么多年业务就打水漂了,要是坚持在一个公司,多几年应届生都倒挂你。技术可以帮助业务测试提升效率,技术也可以帮助自己不做测试,技术攒下就是自己的,换到哪都是自己的。所以,两手抓,两手都得硬,就看自己偏重哪块,像我偏技术,业务带着脑子带着沟通带着笑脸,点点点就好😂
    顺带一嘴,像研发岗位,经常自嘲自己 crud boy,技术?你自己的都写代码,也知道啊,技术其实也就那样。回到正题,楼主找工作别给自己种自己不行的观念,业务带着脑子一般都能干,门槛它低啊。面试自信点,干,别给别人传达你不行的情绪,也别让人觉得你心高气傲不想点点点。如果安了心做测试,就得两手抓。

  • 现在的行情,适合苟着学,等行情转暖,再凭屠龙技出去抢食。学啥好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那个方向沉下心来沉淀。。。嗯,我也是这么劝自己的

  • 中年人的出路在哪里 at March 23, 2023

    摆地摊😂

  • jmeter 官方文档原文:
    https://jmeter.apache.org/usermanual/jmeter_distributed_testing_step_by_step.html

    There are some basic limitations for distributed testing. Here's the list of the known items in no specific order.
    ......
    A single JMeter client running on a 2-3 GHz CPU (recent CPU) can handle 1000-2000 threads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test.
    

    答案是否正确这个如果是重点,那问题可能要细化,比如问题没有给出机器配置(CPU 频率内存大小操作系统版本之类)。另外把限制改成 5000、80000 这个,确实很有逻辑(不排除你在抬杠,AI 回答方向到 linux 最大线程数了)。本帖主旨是提出好的问题很重要,这 AI 回答的水平已经超过觉得大多人了。我对 AI 的态度不管它菜不菜有没有缺陷,目前看它对我学习知识很有用,超过搜索引擎。

    我个人对官网建议的理解做下补充:
    1、该建议出现在分布式压测中,我一开始忽略了,所以需要考虑网卡带宽在压测时的瓶颈,主要提现在分布式压测客户端和控制端之间网络通信(很久没用了,理论上压测期间这种通信只少量允许,压测完结果再统一上传合并才合理),压测机和压测对象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信,这个我还比较模糊,没有具体数据给出,“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test.”;重 IO 的带宽瓶颈明显,轻网络 IO 的线程数自然会多,具体机器具体压测场景具体分析。

    2、AI 回答的线程创建、线程状态同步、线程调度切换和中断对系统资源消耗没有什么毛病。

    3、最大线程数的建议是不是伪命题,你拿自己的机器亲自校验下不就知道了。

    PS:如果对该建议的底层原理给出量化性分析的原因,可能够写一篇硕士论文了。我现在是不会的。如果有大佬看过,欢迎补充啊。

  • 36,入行 8 年,虽然在职,但每日为今后不能继续打工而焦虑得不行,拼命学底层(爱好)又时常疑虑(一个测试学这么深干啥,转开发又没人要),同时调研着各种失业后不能打工能干的事~~想躺躺不平

  • CSAPP——打脸系列

  • 给我开个个审核权限,我可以帮忙🐰

  • 2022 总结 at November 18, 2022

    大佬是怎么做到自己一个人,上线问题比找的 2 个人还少的。这就很强。

  • 调度机不参与压测吧,这个数据看起来没有收集到其他机器的数据……还是配合下机器的 TCP 监控定位下问题,按理吞吐差距不应该这么大

  • 请把请求的配置贴出来,还有压测思路说一下。

  • 开发写了给垃圾同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