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这家公司一年整,越做越没动力,越做越沉不下心。唉。。。
2 年前,我由开发转自动化测试。很多同事问我,为什么会从开发转到测试?我能说,我转测试就是不想写代码了吗!!!
第一年在华为外包公司,很轻松,不跟版本,不写代码(华为现成的工具,会用就 OK),一切都很完美。
唯一不爽地方就是:项目变更太频繁,一年换 5 个项目组,因为我就是一个教不同项目组使用工具的人,这决定了我必然会不断的换。
这一年果真没怎么写代码,但学到了很多自动化测试、持续集成的理论知识,挺好的。
后来慢慢的腻歪了,一想快奔三的人,天天这样打酱油也不是,而且外包实在没有归属感,待了一年,跳槽到现在的公司。
现在的公司,说起来也蛮大,好几百人呢!然并卵,开发部门经历了去年一年爆发性的扩张,也才 50 来号。
结果很明显了,开发部门只是一个支撑团队。
我是我们公司第一个做自动化的人!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专职做自动化的人!!
说多了都是泪。当初答应了别人家公司的 offer,被挖到这里来。说什么要我先做起来,然后慢慢的发展自动化测试团队。我真的信了!
试用期间,自己用 java 写了 2 套框架(UI,API)。别问我为什么是自己写,我提供了 2 套方案:1.纯 java 框架 2.robot framework。
我们领导说为了测试人员能力的提升,选择了方案 1.
好吧,竟然大家这么爱学习,那我就教呗。出 demo,key-word 每个方法怎么用干嘛的,手把手教怎么使用 xpath,js,id……定位页面元素,java 基础编码知识。。。
说实话也是有效果的,手工测试的同事真的都会抄自动化代码了,但也仅仅只停留在这一步。
一切看起来都挺好,我甚至忘记了当初自己转测试的原因。
日复一日的编码,没有让我枯燥。我甚至深深的沉迷于此,无法自拔。所以我骨子里还是一个程序猿。
但作为一个编码多年的老鸟,会愿意天天写这些无聊的 testng 测试用例吗?答案是 NO。
我开始思考如何设计框架,如何优化性能,如何创造出更多的东西。
但理想与现实总是相反的。当这 2 套框架写完之后,我被安排独自编写 UI 冒烟流程的自动化用例。
我内心是奔溃 + 拒绝的,无奈现实,埋头干活吧。
再后来就是不断的往 excel 中填充接口参数,做接口测试。做白盒自动化测试,各种测试。说实话,很无聊。
去年底,我开始一个人写一套接口测试管理平台的系统,全栈开发让我重拾编码的乐趣,这种乐趣让我经常编码到凌晨挨老婆大人批评,我却乐此不彼,屡教不改。
就在最近,我的第一个极简版本编写的差不多了,但我得知下一步计划是,使用这套系统编写接口自动化用例。
我还有很多想法,还有很多设计等待下一步的开发,如何让我能吊在心里,去写那些无聊的用例。
这一瞬间,我仿佛听到内心嘎嘣的什么声音,被一种无言的疲惫淹没。
也许,或者也许,我该摆脱这种尴尬的工作状态。
但外面的测试开发,又是怎样的一种面貌呢?
我也好想自己从零开始写自动化框架,但是我呆过的公司,要么没那意思,要么就是已经有了一套了,哎
其实绝大多数公司里,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做重复的东西。
公司是希望把每一个人,放到他最熟练的工作岗位去。你是可以在工作中学习,但是这个很多时候都是私下的。。。
我想问问楼主,自己想清楚自己的规划,自己想要的东西么?
然后愿意付出什么。然后再说,你可以做什么。外面的世界不应该是自己去了解,去尝试的么。发个帖子不过是安抚一下自己纠结的心情罢了。
既然做了测试,就是研发末端,就是背锅的,没什么好说的,门槛低,自然竞争激烈,自然杂事多。
哎,我也是做了 10 年才明白,楼主祝好吧。
我也是刚毕业做了一段时间开发转测试开发的,结果大多时间跑去做自动化还得兼顾功能,最近一个契机离职了,结果想重新找个专职开发的工作无比的艰难。
不懂别人家的测开是怎样一种工作体验,只感觉,公司花了这么大代价招我过来写框架,搭平台,小有成效之后,就将全套杂事扔给了我一个人来做。
其实,招一个初级的人过来完全可以替代我现在干的杂活,我好有精力去做更多创造性的东西。
由此可见,公司并不是很想把这个做大,只是为了跟随一些潮流罢了
果然是转了测试才有老婆的 开发没有老婆
哎……经历好瘠薄像, 握爪~-0- 泪奔
楼主已经到达了这样一个境界,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悟。殊不知,还有无数像我这样的刚起步的小白,羡慕着楼主如今的成就呢。看开点,天外有天,可是,你下面还有人不如你啊
我是 5 楼,我个人认为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你想做的事情,我个人认为只有在两个巴掌数的出来的公司的基础架构团队才有个位数的人在做你想做的。整个行业,估计不会太多。你确认你做的了这个职位?
眼光高一点,现实和理想总有差距,要找到平衡点。
从老板的角度看挺好,又能吹,又凑合能把事都做了,干么还要多花钱再招人来?
兄弟,我觉得你还有救,多出去看看吧,多认识一些朋友去吧。
测试就是背锅的这句我不是很赞同——我认为一个合理的团队,研发,测试,产品应该是同一条线上的蚂蚱。测试不生产 bug,研发应对代码负责,测试只负责测试用例和风险预估,这一切都是要在几个部门评审论证的前提下完成的——你认可了我的测试用例,出了问题,那大家雨露均沾,谁也别推卸自己那份责任。这个锅,测试不背
发这篇帖子确实是发点牢骚而已,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牵绊,不能任自己潇洒的做个决定,也才会这般纠结。
个人对职业发展的目标是测试架构师,测试偏技术的一个岗位。
也多次同领导聊过,他们也清楚我对自己的定位,并赞同我的想法。但现实依然这般,一人孤军奋战
我也并不是非常抗拒这些杂事,但是青春稍纵即逝,作为一个奔三的人,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让我挥霍了。
做一些更有深度的事情,才是当前最佳的选择。
同是快 10 年的老鸟,与您共勉!
我还是 5 楼,现在 35,比你虚长几岁。焦虑可以理解,我也很焦虑,每天都头疼,还在坚持中。
我曾经做了快 10 年的测试,当初也是觉得测试舒服,1 年经验做了 9 年,测试 se,也会带几个人。
眼界、选择比努力重要,但是没有努力也是不行的。两者需并行。
如果有兴趣的话,做有技术深度的事情。去学区块链,机器学习,iot,这才是技术的未来。切记,技术不是调个 api,不是实现 demo,对工程人员来说是通过技术来实现功能,创造价值,路漫长而艰辛。
测试技术最终还是为这些服务的。
如果还是喜欢去测试,我觉得你可以加思寒的 qq 啥的聊聊看,说不定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也是个 loser,可能在其他人眼中,我很有勇气,愿意折腾,但是我自己知道离我的起点有多远。共勉。
最后:舍得舍得~
19 楼的朋友,您的留言仅楼主可见,作为楼主的我,的确看不到。
是否要反应一下论坛,匿名用户应该取消仅楼主可见的功能
@seveniruby 匿名用户发的贴,仅楼主可见功能有些问题的
这个功能对于匿名区失效了,匿名发帖用的是公共账号 ,建议取消匿名吐槽区的仅楼主可见功能,因为这个功能对于这个版块并无意义
细思极恐啊,如果匿名帖里勾选了仅楼主可见,那么是否只有发帖人本人才能看到消息?而发帖人本人又是匿名者。。。。因此说,即便大家都被显示成匿名者,服务端还是会记录匿名者的真实信息的,不然这个功能就不会起作用。对不对 所以别拿匿名吐槽干坏事,想抓你易如反掌。
小公司就是这样的,楼主如果想摆脱这样的困境,只能跳槽去大公司了。 大公司有更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更多的人力, 情况会好很多。 这也体现了一个事情,就是招人的时候降低标准是有坑的。 为了业务测试而快速的招聘不会代码的人来顶缸就会出现这种问题。
我们早就知道这个问题了,也讨论过很多次,不修改是有几个原因。
lol 其实我是想问问楼主有兴趣一块来阿里做测试工具吗? 我邮箱 jiaoba#alibaba-inc.com JD 可以参考https://testerhome.com/topics/11978
https://github.com/testerhome/homeland/blob/master/app/controllers/topics_controller.rb#L185
@topic.team_id = ability_team_id
# 加入匿名功能
if @topic.node_id
node = Node.find(@topic.node_id)
if node.name.index("匿名")
@topic.user_id = 12
end
end
写点伪代码
@topic.team_id = ability_team_id
# 加入匿名功能
if @topic.node_id
node = Node.find(@topic.node_id)
if node.name.index("匿名")
@topic.user_id = 12
end
end
我想说,楼主对测试开发中的 开发 部分内容这么感兴趣的话,可以来我们这啊,只是我们不是阿里也不是腾讯~这年头能找到有激情写代码的人不多了
直接发 pull request
其实我能理解楼主的想法,过来人,喜欢专研框架,但真的让自己在自己的框架上不断的写重复 case,那内心真的是崩溃的,所以我也会考虑做 case 自动生成方式,尽可能减少自己写重复代码过程
—— 来自 TesterHome 官方 安卓客户端
试了一下,自己发回复点击仅楼主可见之后,连发回复的人自己都看不见,真是彻底啊。。。
广州的要不要过来,深圳隔壁。可加 QQ641579753,或者留意邮箱 huxue_dyx@126.com。自动化测试部 2 个跑开发去了。。我们部门的理念应该比较切合你
兄弟,我觉得你还有救,多出去看看吧,多认识一些朋友去吧。
我觉得工作的时间久了,经历资深了技术也资深了,就要站的高度高一些,技术也是为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工作中除了技术,团队写作等等当角度高了,都是需要思考的,尽团队的力量使得业务更好,我的浅薄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