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下一个用例,有代码提交跑一次,有配置改动跑一次,有数据库变更,有重启跑一次,没事 10 秒跑一次。再看看能不能发现问题
我只是觉得只给手工测试用的不行
我从来没有见过能称手工用例为资产程度的情况。基本的作用是科层制的过程指标,或者产研测分工下划分责任边界的工具。叫资产,就要在长时间无需太多努力就能产生利息。
关于测试用例,我听过有重要性的话只有这几句:“像复式记账”,“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就是举例子”。这像从不同视角看一个过程。
“正规的模板” 也只有在很窄领域才存在。在互联网公司常见的工作流程里这个领域空间时间范围都很小。实际写手工用例的人大都理性的用合算的成本去写了。而且不同产品适合的举例方式也不一样,电商购物车、广告计算模块、期权计算、工厂设备收集数据的,明明天差地别,但搜索引擎搜一下用例模板,结果都差不多的。
因为没有这些新词不影响我理解你说的话,有了这些新词妨碍我理解你说的话
举个最近的例子吧,看看 CPTPP 的劳工条款,想想中国要加入的话容易吗?
我觉得把劳资关系类比成交易、谈判、zz 活动都可以,是人与人的关系。想象有一个机械系统把劳资关系类比成机器调试,只从管理学来看,感觉只是古老泰勒工作法的另一个说法。
改下产品代码,只有 release 包才禁止
什么意思?
web 开发来说,前端组建化的结果是,很多输入框的异常值边界值都很难出 bug 了,因为后端框架的成熟,开发也很难写出 sql 注入的问题了。这种例子太多了,大部分情况模仿相比推导是更经济的学习方式,一个老经验的测试方法,总是找不到 bug 的时候,自然会被放弃。但在变革发生时,只靠模仿也会跟不上变化。
每次编译 proto 的时候,不就像执行了一次测试嘛。
我记得有几个参数和限制有关的,看看文档
你得找出更多信息,比如运行时 _TIMING_OUT 是你想要的 _TIMING_OUT 吗?打印一下出错的时候看看。
WebDriverWait 这里用 lambda 、星号变复杂是为了做什么呢?把复杂的代码拆简单,记录更多的中间状态。
现在觉得每个人知识的积累是最根本的。图形界面方案 (我不愿意用平台这个词) 带来的很多现象都让我想到洋务运动。
当做一个严肃的软件工程看待测试代码,可以做出效果很好的东西。只当做零散的小脚本,最终就是一些小脚本。
其实能专注做一段时间,三个月可能就够代码方案超过图形界面方案的效果了。长期来看这样行业才能向前。
以前在小团队这样用的,也不是生硬切换的,开始有一些人写自动化代码、另一些人提供用例,还要找个地方记录两边情况同步状态,后来发现需要的信息都可以在报告体现不用产生多余的文档。再后来有很多准备写自动化的用例并没有自动化,留在那发现和其他方式写的用例也差不多……大概是这么个演变过程吧,不过后来好几年没研究这方面了
就帖子里写的那样
是的,虽然用单元测试框架但可以没有单元测试~
没有用脑图,层级和节点是用单元测试框架和 HTML 报告体现的,测试过程每个人本地有一个版本。
以前也想过这些,结果想出来这个用 Git 、自动化测试框架和报告管理手工用例,因为觉得这些问题已经在其他 IT 技术领域有很好的处理方式了,如果使用者有技术背景、或者在学习上愿意投入,这是个非常大的可利用的优势。
哈哈哈,熊节老师的文章吧,好多年前看过,熊节老师写敏捷的文章也很好。
再推荐两篇,我觉得都是管理问题
如何打造一个搞垮公司的中台系统?
微服务把我坑了!
一码归一码,如果是个广告系统,提过 “某情况下,A 的预测点击率应该比 B 高” 这种 bug,改完 A 比 B 高算解决。
图像识别可能就提 “这张图没识别出来”?改了能识别算解决。
我只有校招才会问这些面试题,而且也不会这样直接问
不用 -s examples/addons/nonblocking.py
,mitmdump 也能抓到 grpc 请求的。
没用过from mitmproxy.script import concurrent
,用官方文档的例子 grpc 也是正常的 https://docs.mitmproxy.org/stable/addons-scripting/
直接代理是指什么呢?mitmproxy 代理后不影响客户端功能,Charles 会影响。
1、2、3、4 jenkins 都可以做,5 和主题也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