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懒” 人
学会用 AI,用好 AI
所谓的性能测试,目前测试同学大多都只是完成 “施压”,分析不了原因,给不出具体优化方案(要给的话就是扩机器。。。)
上上家公司招的所谓 “性能测试专家”, 每次大促前压测完给的都是扩容建议。。。(这有啥门槛?)
直接看官网教程
“用户量增加了 5 个左右” 新招了 5 个开发?
如果不是 2B 2G 的业务, 那老板简直在做慈善
10 楼正解
校招刚入行半年 能设计搭建一个比较完整的方案,很不错了。
” 基于 xml 编写脚本 “
你应该是想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参与编写 UI 脚本,但最后推广落地的时候,我猜结果可能是:
1.技术能力不行的,可能觉得你这个晦涩难懂,对他们来说门槛还是高。
2.技术能力可以的,他熟悉 selenium、testNG,为何要绕个弯子用你这套基于 xml 封装的方案,对他们来说有额外的学习和适应成本。既不习惯,也不好用;
1.“接口自动化生成用例”
-- 没啥用。。。 这种方案最多最多只能帮忙测下简单的单接口,测点业务接口就需要造数, 也测不了业务流。
量化是必要的,但问题是不好量化。。
1.量化指标很容易被刷分, 导致结果失真,我看你定的 top10 里大多都可以刷。。
2.各个业务线情况不一导致的不公平,就说第一个 “有效 bug 数”,产品的生命周期、复杂度,开发的能力、质量意识等等各种客观情况不相同, 每个迭代 BUG 数肯定也不一样
3.容易误导测试同学,会有意识地刷分注水,导致目标偏离。
4.“天梯积分对于绩效考核而言,仅做数据的重要参考而不是最终的绩效排名” “失真” 的结果并不能给到靠谱的参考,最后还得靠 TL 主观判断。
1.收集证据,走劳动仲裁
2.骑驴找马,准备跑路
并不是
一个 “懒”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