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你的配置,没有给 apk 文件,而是直接给了 app 的配置。有确认过设备里是不是真的装了对应的 app ?
    2. info: [debug] Setting device id to 127.0.0.1:62001 info: [debug] Waiting for device to be ready and to respond to shell commands (timeout = 5) info: [debug] executing cmd: F:\android-sdk-windows\platform-tools\adb.exe -s 127.0.0.1:62001 wait-for-device info: [debug] Retrying restartAdb error: Error running wait-for-device info: [debug] executing cmd: F:\android-sdk-windows\platform-tools\adb.exe -s 127.0.0.1:62001 kill-server info: [debug] Getting connected devices... info: [debug] executing cmd: F:\android-sdk-windows\platform-tools\adb.exe -s 127.0.0.1:62001 devices 看起来 appium 想要确认设备会不会响应 adb 的命令,但貌似设备没响应。近期电脑 adb 版本或者模拟器有没有做过什么调整?
  • 你把配置后完整的 catalina.bat 文件内容发下?

  • emulator-5554 处于 offline 状态,确认下是不是掉线了?
    192.168.107.101:5555 ,需要查看下更详细的日志看 adb 连接或者 stf service 的安装有没有问题,建议直接把从开始启动 provider 到你截图的这一行所有日志都附上来,这样才能全面地分析。

  • SonarQube 的安装与使用 at December 09, 2018

    我们内部试了下,iOS 的开发同学反馈基本都没啥价值,而且还容易误报,所以后面没在 iOS 用了。

  • SonarQube 的安装与使用 at December 07, 2018

    写得很齐全,加精鼓励下

    另外,想问下 iOS 的规则开发同学反馈如何,发现的问题价值大吗?

  • 没测试过,不大清楚。不过我理解一般不会对 private 方法做单测?

  • 主要是意识,大家体会到甩代码给测试的爽快感后就不想搞测试了

  • 可用率还可以,80% 左右吧。有效性个人感觉还不错,确实是要覆盖的场景
    人工干预还是要的,用例还是要 review 下和人工补充一下

  • 不熟悉这个框架,不知道截图里的 localhost 是个啥,建议你直接问框架作者吧。

  • 既然都来到社区了,那就找篇入门文章,学习下呗。
    目前会一些自动化已经变成是测试的基本能力之一了,而且有时候招聘遇到的应届生编程能力和想法都很厉害,学习能力也强。感觉自己再不学习,真的很容易被淘汰。

  • 谢谢大家。
    不要只给我点赞,也要给各位讲师和组织沙龙的小伙伴点赞,没有大家一起努力,这次沙龙达不到这么好的效果。

  • 不好意思,这次没有录屏,下次会留意这个点。

  • 理论上应该可以,找到了一篇相关文章,你可以看看?https://medium.com/@andrey.fomenkov/kotlin-jacoco-tuning-compiler-to-skip-generated-code-935fcaeaa391

  • 2018 年 想说的话 at November 23, 2018

    感觉还是比较粗,比如 testng,可以有几种层次

    1. 能够用 testng 写一个用例,mvn test 跑起来就足够
    2. 可以使用 testng 框架机制完成如失败自动截图、生成测试报告、用例自动重试这类常见框架机制,并掌握它的大部分用法(如 dataprovider,parameter,用例执行顺序的设定,并行执行等)
    3. 对 testng 原理及源码都深入研究,出问题可以立即定位甚至改源码解决

    这三个层次差异挺大的,学习需要的时间精力也不一样。

    建议对于学习目标的设定,可以参考下 使用验收标准来进行高效学习 里面提到的方法?

  • mock 平台只是借助一个公共服务提供的简单 mock 服务(不能根据入参返回不同值)

    建议看看 easy-mock 或 mockjs ,现在 mock 已经可以通过 js 语法做到简单的根据入参返回不同值了,而且很多场景下都非常需要。

  • 2018 年 想说的话 at November 21, 2018

    挺不错。

    提个小建议,flag 最好具体一些,例如学会使用 python django 完成一个 to-do list 网站的开发。太简洁的 flag 容易守不住。

  • 现在加上了吗?申请的时候有提及报名了广州沙龙的,我们一般都会通过的。

  • 帮你节省几分钟时间 at November 20, 2018

    还是好好奇,为啥不直接把你要装的几个东西用 yum 装?另外,你截图里要 scp 的东西,好像具体文件 github 仓库里也没有?

    如果是我,可能我只装个 docker ,剩下的都用 docker 解决,这样服务器环境比较干净,也不担心不同服务需要版本不一样的问题。jdk 这些在本地机器 debug 的时候才装。至于 jenkins 构建需要用到 java ,python 之类的,可以在 jenkins 镜像里预先装好这些。

  • 这两个点确实是实践中需要特别留意的。不准确的覆盖率很容易在前期失去用户的信任。

  • 加精理由: 讲得很全面,而且语言幽默,挺吸引人

  • 和组长先说明下你的压力,让他有个准备。然后就厚着脸皮奋力前进吧。

    我以前也经历过这种压力,虽然知道能成长,但还是很难一下子适应,很想诉诉苦。这种时候可以找个好朋友聊下,说出来后心里会好受一些。

  • @pp2018 @ 球形闪电 加了一些名额,报名赶紧啰

  • 加了一些名额,报名赶紧啰

  • 广州测试小伙伴的热情超出想象,离沙龙还有一周,所有门票就已经售罄,而且还有不少没有报上名的小伙伴在咨询我能否参加。
    经过和场地方的沟通,这次沙龙临时增加了 20 个座位以让更多小伙伴可以参加。想报名的同学赶紧咯~

    报名地址:https://www.bagevent.com/event/2017578

  • 写得很棒!

    在我们公司实践中,需求评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明确需求的业务价值,也就是常说的 为什么 。由于迭代速度快,需求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时候统一明确的目标能帮助大家遇到这类情况快速解决,同时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快速砍低优先级需求。甚至有时候在需求评审的时候发现业务价值并不大,直接整个需求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