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管理 线上 BUG 多少才算少?我要怎么做优化?

脑壳疼的测试人 · 2024年01月18日 · 最后由 li_40 回复于 2024年02月28日 · 7927 次阅读

上面说线上 BUG 多,让测试出优化方案,我该怎么做?(我并不觉得多啊)

回顾了下 23 年,
线下 BUG 未统计(存储项目空间太多,未进行统一管理)
线上总记录的 BUG 数为 246 条,其中未完结 11、完结 178、挂起 18、取消 39

完结的 BUG 中:
客服反馈创建 86 条(P1:2 条、P2:23 条、P3:53 条、
二级故障:4 条、三级故障:3 条、四级故障:1 条)

技术内部创建 92 条(P1:1 条、P2:8 条、 P3:72 条、
四级故障:2 条、未分类:9 条、)

ps:本公司无 P0,P0 算故障

共收到 17 条回复 时间 点赞

你自己看看你写的,除了你们组的谁能看懂实际代表的概念
线上 bug 多少算少:0 肯定算,但是很难做到
线上 bug 多少很难只用数字来计算,如果你出现了最高级别的 bug,那 1 个也是多的;如果你都是非功能性 bug,那一年几十个也不算多
给个比较宽泛的参考就是无重大问题出现,功能性问题小于 10,非功能性问题不重要
ps:这里的问题严重程度也要充分考虑对客户的影响程度

问就是 0。

+1。 楼主描述问题要更加精准。其实线上 bug 还是比较容易治理的。先做一轮分析,对根因进行归类,再分而治之。

恒温 回复

我们会分为是发布当季 BUG/历史 BUG
BUG 类型也有分需求设计问题,技术设计问题,功能遗漏,逻辑错误等等
总的问题会归在历史 - 逻辑错误的 BUG 上,情况会分为 2 中:
1.未做改动,发布很长时间后暴露的问题
2.修改后,被暴露出来的
原因:
1.功能现状看不清,都基于需求和个人对业务的掌握能力做事情
2.执行流程不规范(用例不进行评审)、开发不做技术方案

针对原因 1:要求测试按功能做用例沉淀(执行效果不理想,干完就存本地不上传不分类)
针对原因 2:用例评审覆盖 100% 版本,技术方案评审覆盖 100% 版本

执行一段时间后监管力度不够,又会变成原来状态,但是也不可能一直靠人来监管吧
有一些很小很小的版本也要做评审?

质量是最容易腐败的东西,持续的人治是逃不掉的,只是过程中可以进行提效。建议流程线上化,数字化,然后形成一个质量模型,按周或者月来给大团队来进行反馈。

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一般是跨一层解决,上面说线上 bug 多,你要知道是谁告诉他的就是谁在跟上面施压,你做这个方案你上面要拿来给别人交代的
比如是老板或者客服头头反馈,那么出的方案就要忽悠住老板或者客服头头,为什么说忽悠,这只是方案不是结果,无非是看了觉得靠谱,又不是定期存款
客服他不关心你 bug 什么等级优先级他也没必要懂,能减少他的工作量他做的舒服就会少比比,反过来用户高频使用场景问题少他的投诉是不是少
如果是老板,那就要你适当的问你的上面透点口风,是弄的专业点还是高大上就看具体了

从你的描述中就知道你太实诚了,外加你们的领导可能不是技术出身,看不懂 P0 P1 P3 的级别分类意义。你这 bug 数不多,其实流程啥的基本不用改,你只需要把你现有的工作模式报上去忽悠一下,然后下次总结时这样发,依然用你现在的情况:


线上遗留 BUG 数为 0 条-(标红加粗,字体放大)
全年线上无重大 bug 发生(标红加粗,字体放大)
测试组及时跟进解决 bug 数 178 条

  • 用户使用体验轻微问题遗留记录 11 条,逐步跟进完善中

对于这种问题,常用的做法是你建立一个数据看板,每日自动统计你关注的这个口径(至于需要多少开发量和工作量,得看你们内部系统是怎么样的)。目的是在周会或者什么会议上放出这个数据,表扬头部做得好的,批评尾部做得差的。这样运作一段时间平均水平就会逐渐上来。关键是背后得有老板支撑,老板也要偶尔关注到这个数据,否则也很难做好,因为大家都觉得无所谓。

P1 为核心业务出问题了
P2 为非核心业务功能
P3 为非核心业务界面、交互等

王稀饭 回复

这种会不会太累了

大林 回复

这是对症下药啊~😂

12楼 已删除

别人说线上 Bug 多,我觉得就是 2 个问题:要么就是测试没发现;要么就是 Bug 管理没做好

如果是测试过程中没发现的话,就去找原因,为啥测试过程中没发现
如果是测试过程中发现了,觉得不重要,那就是 bug 管理没做好,那就做好 Bug 的分类和整理

测试过程中除了要记录功能逻辑 Bug,还要记录体验不好的 Bug,分类整理好,做好记录,做好优先级严重程度的分类;

发布前把所有的 Bug 跟团队过一遍,确认要改的发布前必须改掉,不改的测试报告做好说明,暂时不修复的原因;

产品上线了,有用户吐槽有 Bug,若刚好有些 Bug 是测试过程中记录了的,团队统一认同暂时不修复的,那就把测试报告搬出来

如果是用户发现了,测试没发现的,就做好记录,完善用例,总结经验,一步步改进测试策略

测试新人 回复

那投入时间是肯定的了,没有什么问题不投入就会自己好,人越多的团队这种方式就越好使。

有数据之后能自证问题,也能持续给老板反馈(现在怎么样,做了改进后怎么样,重点抓哪些地方改)。所以搞测试,本身也要把不少时间在质量运营上。

王稀饭 回复

有考虑过,请问有好的工具或者是数据衡量指标么?
上面想要我做的是先分析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去考虑动作。直接做动作会被喷。

你开头摆的数据对于我们这些外人来说没法理解,思路是先去拆分数据分析,可能你已经清楚怎么做了,为了回答完整我还是补一下:

  1. 先回捞数据,佐证是不是线上 Bug 是不是真的多(为什么别人感知到多?直觉是客诉反馈多而且有比较严重的级别)
  2. 假设就是客诉多给了别人线上 Bug 多的感觉,那逐个 Bug 分析归类,找出 Top 原因,常规操作吧
  3. Top 原因中,对应要什么改进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改进动作项对应的评价指标是啥?比如你前面说到【用例评审覆盖 100% 版本,技术方案评审覆盖 100% 版本】,那就得想办法去衡量好,怎么搞要看你们的研发系统是啥,支不支持这么干,或者有没有数据 api 给你们去拉数据。这里没法给你共苦或指标建议,工具依赖于你们的研发系统,指标依赖于你的改进事项
  4. 建设好持续的度量,同步好这个事情,定期放出数据让大家保持关注。

这些思路我看你的回答都是有的,应该没什么问题。【上面想要我做的是先分析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去考虑动作。直接做动作会被喷】这个是必然的,不然就是盲目在做事情。分析问题是为了能论证出你做的动作是能解决问题,而不是靠直觉或者拍脑袋

86 个 bug,这系统还能用?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