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书荒,正好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村上春树的朋友石黑一雄,想蹭热点,读读看石黑一雄的书。先在知乎上扒拉了一通,感叹下豆瓣的没落,现在找书评影评都上知乎了。知乎上亲日感觉是政治正确,对石黑一雄的评价很高,总结来说就是
英国移民文学三杰之一,擅长不可靠叙述手法。目前共出版七部长篇小说,代表作,远山淡影,长日留痕,上海孤儿,别让我走。
反正都没看过,也不了解,就从处女座远山淡影看起。微信阅读里直接购买了,听别人说之前 kindle 里他的书很便宜,获奖后翻了很多倍,热度经济的世界。
陆陆续续花了一个半小时看完,但是却跨了一整个国庆。从上海到九江,到庐山。看的有点吃力,也有点不舒服。尤其是佐知子和万里子的戏份。小说的情节就不说了,网上也有一堆描述。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读后感,读书看电影,向来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对书中说的什么二战,美国大兵,凡事没有身历其境的,要有什么感想,都是耍流氓吧?觉得有共鸣的反而是二郎和父亲之间的情节。大概是我现在和我的父母也是这样子的状况吧。
另外让我惊讶的是到最后才看明白悦子和佐知子居然是一个人。第一次听说这种不可靠描述手法。但是又和记忆相关,一切又都说的通了。
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
记忆这东西会装饰丑陋的,填补空缺的,抹去突兀的,最后组成完美的。每个人都着美好的回忆,会记得对某人很好,会记得某人对自己很好。但是谁又知道是不是记忆悄悄地篡改了呢?
整书看完,没啥感觉,没有读到日本作家特有的那种无印良品的感觉,大概石黑一雄小时候就移民英国的原因。也有可能我是村上春树忠粉的原因么?还是再多找几本来看看。
每晚花半小时,差不多花了一个礼拜看完了浮世画家。还是日本战后的小说,百度百科里总结的很好:
《浮世画家》是英籍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主人公以帝国抑郁症病人的身份登场。在战争年代,他固守着内心过时的价值标准,只有他们自己明白,自己的灵魂再也无法获得安宁。《浮世画家》文本中的日本,不是真实的日本,是作者 “为了满足写作需求而创造” 的日本;石黑一雄真的兴趣点,是那些全身心投入某件事的人,他们坚信自己为事业与信仰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到最后却发现 “社会的颠覆”,让他们曾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却变成了一种羞耻。《浮世画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背叛,而这些背叛,似乎揭示了日本人对待战败的特殊反应中蕴涵的特殊文化机理。
和远山淡影一样,没有读出这背后的历史内涵,不过固守过时的价值标准,怀念旧时光,倒是让我看到了身边很多中年人的身影。我的父辈们,祖辈们,在移动互联网的信息社会是不是也迷失的差不多了呢?而我们,这批所谓的中坚力量,比如 TesterHome 的朋友们,我们的测试观,我们的价值观,是不是已经和我们上一辈的测试前辈已经迥然不同。我们在抛弃老的理念,创造新的理念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下一次颠覆的时候,我们引起为傲的东西是不是也会成为过时的老物件。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就非常悲观。
不过好在,小野增二和外孙之间还是让人看到朝气,而事实上,通过女儿,徒弟,女婿的影响,他也逐渐认识到过去的荒诞和虚幻。但是他又不太愿意承认,
也许,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时确实看到某些瑕疵,但他肯定也认识到,他能够引以自豪的正是这些方面。正如他自己指出的,他和我这样的人,我们欣慰地知道,当年我们不管做了什么,都是凭着一腔热血去做的。当然啦,我们有一些大胆的举动,做事情经常过于投入。但这比起因为缺乏勇气或意志力,而从来不敢尝试自己相信的东西来,肯定更值得称道。当一个人从内心深处产生信念时,再犹豫不决便是卑鄙的了。我相信,松田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一定也会这样想的。
撇开政治问题,其实我也觉得没啥。每个人的格局都受着大环境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局限性吧?
Anyway,总的来说,不是一本让人看了愉快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