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种领导,已经是很好的领导了。。。
空闲时间搞,主管应该不会反对的。他应该只是担心没有产出,影响到部分绩效。但你空闲时间搞,先不要大张旗鼓到处说,没有理由反对的啊。等做出来第一个 demo,看下效果,再决定要不要投产呗。
而且你写自动化,和自动化能不能投产,这中间有很多技术难题要攻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只有先动手做起来,才有机会接触这些。
哈哈哈 我理解你 我带的也是这样的
期待你想明白了的回复啊~
我觉得你的思路没问题啊,测试时间只有几天,就应该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去完成测试任务啊~如果原来已经有类似的表做出了类似的统计,直接拿来对比 是一目了然的呀~如果没有类似的,那就在合理的范围内将底层数据简化,看 1+1=2 肯定比看 1.13 + 2.24 更简单吧?
至于 pandas 那些方法,如果函数熟悉,代码又写的快,那确实好用的。
我明白的,其实测试的地位也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争取的,到新公司后,一开始我说要 codereview 人家开发是明显抗拒的。后来发现,我能帮他们找 bug,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现在不管测不测,都要带着代码来,和我说上几句
听上去你们应该加强开发合并代码的能力(开发的基础能力),有些开发遇到冲突时,喜欢强制合并冲突,而不是选择解决冲突。不知道是不是内心想着:反正后面有测试呢。或者根本没想过测试的问题。然后发现了之后,道个歉就没了。。。一点也不重视
你们开发用的是 java 语言吗?直接看他们写的代码啊,每次迭代上线了什么东西,组织大家 codereview,开发养成习惯以后,就会每次都叫上你 review 了。读着读着就可以直接从代码层面找到 bug 了
是有这种可能性的。但是遇上混日子的开发,写一行代码出一个 bug 的,修一个 bug 引发另外一个 bug 的情况下,可能测试也就是在搞车轮战去做回归测试了。而没有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测试点上去(如挖掘更深层次的业务,探索,专项,统一标准等)。
没有哦,其实我测试做的很好,比让我去当开发有天赋多了。。。
一般大公司,安全都是专门的人做的(一般是运维岗),漏洞扫描等等,一些不该对外暴露的接口,目录权限等等。还有是否需要走专线,权限隔离等等。这些基本上不属于测试的范围了。。。
白盒的话,主要还是对代码的解读,逻辑上,是否是按照业务要求实现的代码,写作上命名是否合理,函数的定义和 return 是否合理,(开发命名和函数 return 的不是一个东西,这种都是有的。),边界条件通过代码去检查也是很快很好的方法
sonar 其实也是个很好的辅助手段,在引入 sonar 后,我们开发的创作习惯明显变好了。因为他会建议我们改掉很多不推荐的用法。
我是游戏测试转行软件测试的,其实我个人感觉,软件测试行业让我成长很多,远远超过游戏公司。为什么呢?大的游戏公司,很讲究代码保护,我在做游戏测试的时候,是看不到代码的,而且内外网隔离(1 人 2 台电脑),永远都是手工测试(通过小退,大退等来确认是服务器问题,还是客户端问题)。当然了我很欣赏游戏公司的某些优点,真的做到了用 “好的流程保护了我们这些新人不发生生产事故”。我在游戏公司度过了快乐的 3 年时光后,找熟人从 0 做起,进入了软件行业。第一天就让我部署服务器(从 php 到 python),从 mysql 到 redis,自学了各种测试工具,15 年就写了人生中的第一段 PHP 代码,开始接触自动化测试(不是做平台)。学到现在 10 年了,每天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当然了,我年纪大了(超过 35 了),感觉这个行业已经不怎么欢迎我了,但实打实的进步,是可以感受到的。陪伴了这 10 年的每一天。
软测也是累的,大环境都不好,现在应该很少能找到活少钱多的公司了吧。
好用
我刚试了一下 我的 mac 电脑不能用,执行的时候 说 交互失败(具体记不清楚,大概是这个意思,已经确认过非权限问题),我后来发现有网上的资料说,mac 已经不推荐这个 cron 的方法了。。。
这是 chartGPT 给的方案哈
设计如此 - 也需要考虑是否设计合理的。如果你把你的度量和产品经理/或者研发设计者沟通过后,人家可能会觉得你更合理呢?
重复 bug-我们这边以前多个人交叉测试的时候,确实遇到过这类问题,因为你不知道别人也报了这个 bug。但单人的时候不会,一般测试也具备一些 bug 定位能力的,开发动到了全局的组件之类的,可能会引起多个地方出现 bug,这种我们一般都是做一个 bug 来报(也是避免理念差异上的扯皮,毕竟开发也有绩效,同时也体现出测试的专业性。开发会更愿意相信你报的是 bug)
是的,所谓并行,很多时候都是以牺牲质量为前提的。因为人类只有 1 个大脑。。。。不过领导的意思是不是,一个项目 block 的间隙(比如开发修比较大的问题),有一些的碎片的时间做一点小的需求的测试呢?我觉得这个还是可行的。
数据库测试不是 dba 要做的事情吗?技术选型(测试哪种数据库更适合公司现有的产品方案,高并发的速度级别,落库准确性,选的时候就直接测了),数据库容灾方案预演(也是一种测试),还有一些技术指标,提供建表方案,sql 方案,索引方案等。基本的分析指令。一般测试哪里会接触这些?
我觉得你们领导没问题啊~只是说有个前提,开发提交给测试的分支/或 tag 要稳定可部署的(比如:编译成功 + 正常启动,)。而你说的 “以前开发写完代码一合并,就会触发自动构建。开发构建完自己一看失败了自己就去解决了。”,这个是开发在开发环境要做的事情。开发自测完毕后,给出对应的分支或 tag,让你来部署测试环境,你在稳定的测试环境中完成测试。这个应该是你们领导的初衷。
你是不是开了代理?抓包工具打开的情况下 好像也会影响到程序执行
主要就是 5 楼说的原因,所以一定要做接口测试~而且不能单单只做你说的无参和多参。。。
怎么感觉 你们的测试和开发用的是一套环境?尽早能有 cicd 流程搭建属于自己的测试环境,目测是可以让你摆脱尴尬的处境的。。。而且我感觉楼主应该是爱学习的人,不妨着手和同样热爱学习的同事们,探讨一下。。。
2 楼的建议不错的,但可能不太适合敏捷开发。实际上构建的频率没有统一标准的。一般 block 流程的 bug,在修复以后肯定是要赶紧部署的。非阻塞流程的 bug(小小的交互问题,UI 问题,精度问题,数值错误),你慢点部署慢点验都是 ok 的。但如果数据本身严重影响到下一步的正确性。那在有 bug 的情况下,测了也是浪费资源的一种行为。综上所述,并没有硬性指标规定部署频率和时间,而是根据测试实际情况做调整的。
先了解 nginx 的作用是什么啊?你们公司用他主要是干什么呀?比如说权重,那就高并发去压,最后看是不是按照权重去了对应的服务?比如说代理功能,那就测试他是不是真的转发到了对的地方。是否用到了队列,用到了哪些参数配置?跟开发沟通清楚。总的来说,还是要根据实际用到的功能,去测的。因为 nginx 支持的参数有很多的,但实际上每个公司用到的 可能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我觉得 2 种方案都没问题,如果第一种里面设计的 case 是完善且合理的,那使用哪种方法不重要。(第二种其实就是冒烟 + 测试用例执行,说白了,如果你的冒烟用例选的不好,那这个策略就谈不上好了,她比较依赖测试人员本身的 “鉴赏” 能力),如果第一种方法里面设计的 case 本身不完美,但在执行过程中你又找到了好的测试点,那完全可以补充进来放到第二步里面去执行。还有就是第一步发现的 bug,分析一下影响范围,适当的筛选第二步的 case,节省时间。那如果都做不到,就只能按照你说的第一种方案(再找个高手做用例评审,适当规避问题),一个脚印一个脚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