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楼 @wangcityboy 新版本不需要修改代码了, 通过参数可以设置不同的端口了. iOS 的我不熟悉, 你问其他同学吧. 买不起 iphone
#75 楼 @xuwenqiao_ 欢迎
写的很好. 赞
api 级别的监控, 腾讯已经有了, twork. 做游戏录制的. 还不针对移动. 以前 firefox 也出过一个 c++ 级别的 api 录制回放工具. 任何应用在他的基础上运行, 可以精准的模拟. 目前还没人做 android 的.
#1 楼 @lihuazhang appium 可以驱动 selendroid, 不过有些底层的功能 appium 没有对应的封装. 导致是 selendroid 有 api 可以测试, 但是 appium 会考虑全局的通用性不进行封装.
appium 自己独创了 appiumdriver. 另外一个是自己扩展机制还没形成 这两个没做好.
selendroid 的 inspector 我挺喜欢的.
长期来看, appium 还是优势的. 不过如果是搞深入测试, 还得部分依赖 selendroid.
不切换上下文基本也没什么成本. 可以忽略.
你的状态特别像我 8 年前的状态.
天天测试公司的系统, 在 QC 上认真的梳理每个用例的排版. 写着千篇一律的测试用例.
天天就是看文档, 写用例, 跟开发沟通, 等系统发布, 然后测试, 报 bug 争论 bug. 然后等下个版本.
当时就想做个兢兢业业的测试专家, 偏重管理和业务. 也不想太精通技术.
后来机缘巧合就一步步的走出这个循环了.
我在公司业务时间学习 c#, 写了一个小工具, 这个工具足以体现我有多么的无聊至极.
后来是公司成立了自动化测试部门, 接了微软的自动化测试外包. (微软的反盗版管理系统就是在下测试的, 以至于项目发布后的一年, 国内的 windows 盗版发行公司挨个倒闭了)
他们觉得我喜欢编程, 就让我去了自动化, 然后笔试面试顺利通过. 就一直做了 GUI 自动化测试
.
你先确认下那个 app 的弹框是什么控件吧? 是 webview, 还是自定义 view?
mic 是个不错的老大, 行业里面很靠谱的一个精英. 推荐
为什么需要整合那. 你是要迁移?
redmine 是个好平台, 我很喜欢.
gearman 跟 jenkins 的作用差不多吧? 好像优势不是特别大.
我记得 IBM 当初还发布过 STAF 工具.
现在没有一款好用的录制工具.
把接口测试做好, 这个可以很好的保证后端质量. 而且最不易变. 自动化价值高
UT 单测交给研发. 监督他们搞好. 保证一定的覆盖率,
UI 测试小部分业务要自动化, 保证质量还是有用的, 大部分是易变的, 手工测试即可. 我不看好 UI 自动化
兼容性测试 (Testin MTC)
众测服务 (花钱也不多, 值得尝试, 发众测任务, 比如把游戏打通 N 关, 注册 N 个帐号之类的, 发动少量群众可以发现更多问题)
安全测试 (类似乌云. 可能稍贵. 测试行业暂时还没有这种服务)
性能测试 (云服务目前还不太好用, 还得靠自己)
比如录制回放技术, 不过这个录制回放工具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了效率和成本
和研发约定规则 自动生成自动化测试用例
改善自动化的架构, 比如使用关键词驱动框架来维护. 这样贴近业务. 而且业务是基本不变的
成本太大的话不走自动化也是一条路.
欢迎 很活跃的妹子啊. 不错
期待安全测试的专访
ruby 的代码还可以更简练.
使用服务器来中控, 还可以做到并发控制. 云端化是趋势. 现在的 robotium 就缺少这一层的封装, 所以更复杂的东西才需要这种封装.
appium 就可以直接实现同步测试. 因为他一开始就是服务化的.
今天的分享很精彩. 卡斯的这个系列已成经典了啊
内存泄漏的 bug, 你们发现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