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阿里做测开 at 2022年01月13日

    大佬你好,1.2 中提到接口用例开发是在测分后提测前,测分后是什么意思呢

  • 走,即使留下还是要走,一个是自己要走,一个是老板要你走,出了第一步就不要回头,在外面再被返聘回来那就另说咯

  • 可以

  • 怀揣一个技术的心,天天手工点点点。瓶颈很难受,呆的很郁闷。

  • 这超出了测试的认知,流程化,中心数据任务管理,小单位分散快速响应。这是一个完整流程的优化,需要有腾讯这样的舞台支撑。大多数的舞台,贼小。

  • 4 年 半的个人测试经历 at 2019年06月10日

    我来说一句废话,我入行时间也短,目前重新确立目标。业务测试是干不久的,不过我觉得业务测试也很难。到现在我也没明白,从 web 端到移动端的各种需要考虑的测试点。最近我要确定一下。关于你说的 selenium 深入。我大概给你个方向,基本 demo 我都写过。jenkins+selenium+docker 实现本机 docker 部署测试环境,grid 采用多进程方式跑代码。jenkins 负责拉去最新测试代码,编译测试环境的后端代码。配置部署连接 docker,同时测试完成后使用 allure 工具生成可是化测试报告。appium 的基本流程差不多。没有用 appium 写过。需要单独实现 appium 拉去 apppackage 和 ios 的包通过 adb 安装测试环境。这种搭建跑起来到投入使用不超过一周时间。全心投入更快。后期维护优化时个难点。同时接口测试你要做的话,简单的来说你要监控 cpu 和内存还有次磁盘的 io 情况,还要智能分析比对。最好这一块也是不容易的。多敲多练。有计划去做才可以

  • 有赞的深度需求功能测试 at 2019年05月13日

    思路值得采纳,尤其现在,系统的业务测试,很少顾及后台的逻辑交互,从后台逻辑入手也是一种不错的测试处理方式。
    不过整体我觉得太大了。不是不能把握这么大的业务,而是很少有这么大的业务一次性发版,从前端交互到后台逻辑,其他模块回调函数处理。再到关联的消息消费模式。个人感觉这个是入职很久吧。去把握整个系统的拓扑。高速迭代模式,这个功能估计一两周难以实现发版需求

    • 你好,请问下about文件只是对项目的描述性文件么
  • 之前是在 unittest 框架中调用 id()返回函数名的字符串 切后面 10 个字符 刚开始可以 等我第二天运行 就返回空了

  • 是这样用的?我去,那这样如何拿到最后一个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