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ull at 2025年01月17日

    八点起床,
    九点半 - 九点五十之间到公司,
    十一点二十准时去吃饭,
    然后午休到下午一点半,
    然后到六点在公司吃完饭下班。
    公司没有打卡制度,是比较弹性那种。

  • 怎么说呢
    芯片行业的测试使用的仪器比较多,就拿综测仪(CMW500)来说吧,配合它使用的官方软件工具有很多,但都是比较通用的,各个公司的芯片测试肯定有很多自己不同的测试项目,这个时候就需要开发能使用 cmw500 的定制工具了,官方版本的工具只包括测试那一项,并且每次测试需要配置的参数和校准值特别多,而我们开发的工具就是从芯片的版本、校准、测试项定制、结果处理、retry 项、结果报告等自动执行,这个前提就是需要去耗费大量时间去学习 cmw500 官方提供的文档,调出其中的各种能使用到的接口
    基本上很多都是针对仪器的工具开发,使之能适配自己的芯片测试

  • 同行
    多数是工具开发,就是一些测试工具的开发
    还有一些就是辅助测试的脚本编写,具体的都是根据你们公司芯片来的

  • 咋感觉你这新 offer 像传音😂 😂 😂

  • 我的手机使用这个工具一直启动不成功 就是看不见右上角的悬浮框

  • 两个娃的爹,在半导体行业,公司倒没有出现什么太大波动,现在就是完成着安排来的任务,空闲时输出自己的学习的 demo,公司没那么卷,相较于互联网公司会轻松很多,这边相对来说年龄都比较大(我们部门一眼望去很多 30+ 到 40 的)
    然后现在就是等着年终奖的发放,虽然没去年(6 个月)的多,但今年也差不多有(4 到 5 个月),知足了...

  • 好的,谢了,之前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 前面几个回答已经说的很清楚,通俗点说就是有些 app 不允许通过包名加 activity 名直接调起 app 内的某个页面,必须先通过启动页面才行

  • 芯片测试除去常规功能、性能之外的其他方向多用的是比较专业的工具和仪器和一些指令集,自动化大多数也只是操控仪器或者与这些工具、仪器进行交互,一般这些仪器的交互每个都有比较不同的一些语法和参数,厂商会提供文档,所以基本上都没啥好分享

  • 改名字后也会提示这个吗

  • 才看到你的 @
    坐标其实是可以使用的,但是我工作中遇到的暂时没有没有无法获取控件信息的,一般 pywinauto 找不到的 uiautomation 可以找的到,可能很多控件的属性都一样,但是可以用 index 进行区分,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用坐标吧
    ocr 的话其实还是需要用到左边,如果软件布局比较好辨认还好,如果是那种各个按钮什么的都比较相似,那样的话其实也有很大的误差和麻烦

  • 我不太清楚建模需要进行什么操作,但是基本上你界面上有的 UI 元素都可以进行操作,也可以模拟鼠标的操作以及那些快捷热键的操作

  • 就是 python 库里的包,直接使用 pip install 安装就可以使用了

  • 基于 python 可以看下 pywinauto 可以和 uiautomation 混合着用
    我这边现在基于这俩做了很多 windows 桌面软件的自动化测试

  • 一年前我也是只会 Java ,但是能看懂 python,不会写
    现在只要能用 python 的,我全部用 python,感觉比 Java 爽一些

  • 首先可以获取当前页面的列表的数量,然后我根据数量确认最后一个列表的 index 值,然后根据这个反向获取到这个列表的 ID 或者 DESC、TEXT 等值,这时候我会根据控件的大小进行像素点的滑动,每次滑动距离是列表宽度的一半,然后不停的检测此时这个列表的 index 值,如果是 1 或者 0 了就不滑了...最后就是滑动到最后一个列表的 index 值不会再变化为止
    这个本来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当时也是我们一个领导提出的需求,当时想了很久才想到这个办法

  • 这个我很久之前尝试过,主要就是我会先获取当前页面的这个列表数量,然后获取到当前页面最后一行列表的一些信息(index),然后开始滑动,等到这个列表滑动到 index 为 1 或者为 0 的时候停止,再获取一次此时页面最后一行的列表的信息,循环进行前面的操作...最后进行统计...
    我之前做的逻辑就是这样的,也能准确统计出数据

  • 有的,就是一些 AT 命令加入到脚本里,来判断某些功能,类似这种:我们会去测试各个网络模式的切换,比如 4G 切换到 5G,或者切换到 2G,这时候就会发 AT 命令进行操作,按照返回值来判断是否切换成功,基本上都是类似的场景

  • 好像是按照步长来算的 大致是这样:比如你设置了起始位置,然后设置步长是 10 那么它的意思就是在 10 个步长时完成,如果你设置的步长是 20 就在 20 个步长时完成;并且是不管是 10 个步长 还是 20 个步长 每个步长时间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效果就是 步长越短 滑动的越快
    很久之前看过这个,不过很久没做 Uiautomator 了 记不太清楚了,回答错了别怪我

  • 其实 AT 命令就跟你百度查到的那些说的一样

    不过既然是测试芯片,应该是你们的开发会主动给你们提供 AT 命令
    我现在也接触芯片这些,AT 命令都是开发提供过来的,然后我们在串口里执行,然后接受返回,对比返回是否正确等

  • IOS 的是采用的相对分辨率,所以坐标基本上没什么用,基本上都是用比例来

  • 网上有一种结合其他工具的办法 但是太麻烦,有点不方便,通常的话 如果某个界面不能解析,就用坐标来操作...还有就是如果你能知道这个动态页面上某些控件的属性,就是 Uiautomatorviewer 没能解析出来,也可以直接用

  • 很多动态页面就是这样的 Uiautomator 解析不了

  • 没看到上海有多少测试在 15K 以上的,除非是主管或者高级主测级别的

  • 刚从 Uiautomator 转 appium 今天把环境搭好,写成功了自己以第一个例子(打开设置 - 查找 WLAN-然后点击),现在就是对 appium 获取各个控件信息的方法不熟悉 ,不知道每个方法具体的是不是和 Uiautomator 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