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当前账户权限不够的情况,那就切换有权限的账号继续执行,用完就切换回来呗。
就因为一个 bug,导致平台被薅羊毛,损失几百万,这种损失是能弥补的?你一句大不了开除,那对于公司呢,整个团队呢,辛辛苦苦忙了大半年,就用你一个开除就能弥补的是吧?
我使用 view 命令,i 还是进入了编辑,并且可以保存,使用上和 vi 没有任何区别呢
关于<用例的目录结构应该要与设计评审时 xmind 的结构保持一致吧>这点,有点不敢同意,因为 XMIND 是按照业务流程整理的,但是 excell 我可以按照模块来划分,这个没有必要强求一致吧
问题里面也说了:<用例评审的时候,不少同学会以 Excell 或是用例管理平台上的用例来评审,其实这个形式不好,因为都是用例的罗列,不能很好地体现用例间的关系。最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大概罗列一下需求涉及到的功能点,上下游的影响关系>------------------所以评审完测试点,几乎不去看 Excell 的内容了,
1、其实不知道你是什么专业,如果是生化环材的天坑专业,考本专业的的研究生,无非混个研究生文凭,建议跨专业考计算机的研究生。
2、研究生学历比本科好就业一点,但是你没有选择一个好的行业的话,研究生学历对你来说没有意义的
3、IT 行业目前在走下坡路,但是也比大部分的行业强,算法>后端开发>前端开发>测试,(其实我觉得前端和测试差不多薪资和就业难易程度)
4、进入 IT 行业,基本上就是 35 岁,等于是挣块钱,35 岁以后大概率还是换行业(最近我就在考虑换行业),35 岁再换行业其实也很有挑战 ---- 注意:35 岁节点的问题非绝对说法不要抬杠
定时任务和消息同步应该都可以主动去触发的,没有必要去等待,假如同步任务一天同步一次,你打算等待一天?
就是因为业务方(内部财务团队)没有明确的性能需求,无法进行测试,并且公司内部使用的新系统也不存在历史数据一说
我理解你说的,但是我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在性能测试前,收集性能测试的指标,作为预期值,便于实际测试过程有个参考,来认定测试结果是否通过。
经过 GPT4.0 自己检查,他的思路是错误的,结果就是 3500*200/10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