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试试
我要来匿名捣乱了,哈哈哈
还有一种人,我前同事,刚刚毕业 13 年在广州做软件工资就 15k,加班跟 bat 差不多。然后跳槽工资折半到另外一家软件公司。家庭不富裕,现在也找到一家 10k 的工作,我问他后悔不后悔。他说不后悔,自己身体吃不消
那你错了,还有一部分人完全是为了个人的技术提升,我那个阿里的朋友杭州四套房 加班完全是为了自己更牛逼
的确。不得不说我那个朋友也想的比较久远,他在考工行之前跟我说,这个工作自己可以做到退休。但是阿里,他不行,身体早退休了
加班,是个结果。感觉源头普遍(但不限于)以下:
1、上层意愿:在(有些)老板看来,员工就是工具,性价比谁都知道,老板不会不知道,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大的利益永远都是 leader 层追求的,那么延长工作时间看起来还是挺可靠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2、竞争压力:升值加薪,丛林法则,生存压力,有时候恶心的人想吐,但是它就是存在。而所处社会对 “好的生活”,‘人生追求’ 如此单一和单调的情况下,这些就愈加容易被利用。
3、自我匮乏:其实真的有追求而主动加班说不定还是挺幸福的一件事儿。想想独处和不工作的时候,有多少人有自己热爱、持续做、能从中得到与工作带给你相仿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事物呢?
是真的有事情干,只不过按正常时间工作,可能要一周,加班可能可以三天,那么上面就会按三天来分配
那也就没有时间去试着脱单了,哈哈
感觉有时候是整个公司或者整个行业就是这样赶的氛围,所以工作量就是把加班按正常工时进行分配,每天所有人加班到九十点钟就是常态了
那你属于看淡型的。自己接受就好,没有对错。
狠自己不够牛,牛就有底气有资本反抗。google 的同学接近放假了还待在工位,leader 就主动过来提醒他去 enjoy 假期。
技能不够,效率不够,表示只能加班凑
恒温真的是很拼。
敬佩。
这个事儿真的看组内气氛啊,大多数公司是不打卡的,有勇气打卡的国内互联网公司太少了。
我心态每一个因为生活压力被迫加班的人。如果是为了提高自己,选择加班时间来学习,或者因为家里不适合学习的人,这种是一种成长态
心疼 心疼我~
说出你的故事
A
在 ruby 社区,tdd 就做的很好。这个事情真的看人的,一个人有责任,就会努力把代码搞好。
不要针对人 这个帖子是讨论技术的
tdd 是很实在的 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开源项目都有大量的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本身不属于测试工程师的工作范畴
从测试行业某位(有选择性)说真话的人的公私场合吹逼撕逼吐槽乱喷抹黑同行同事部门公司的行径来看,也是能再揪出来打一打的
敏捷 高效和自动化略狭义,举个例子程序或者测试看 log 定位问题都会使用二分法。其实测试范围也是可以根据之前版本来逐渐缩小的。自动化一旦分层执行后,或者跑主要路径,本质也是被范围缩小了。
BDD
见仁见智,BDD 是通过 TDD 几个阶段演变来的,TDD 才是真正的美好摸不着吧,开发先写单元测试在开发代码。这个思想本质就是文档级别的静态测试的。
代码审计
这个不评论,软件测试遗留下来的,有好也有缺点。
[每周话题] 是一个模仿奇葩说那样的节目. 鼓励对测试技术和测试实践进入深入思考和思辨. 大家不要理解歪了.
说下我认为测试中的一些假把式吧
我敢说到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整个词语的落地实践是什么. 但是玩起来形式比如每日站会却是溜的飞起.
没有自动化支撑的敏捷实践都是假把式. 最后都会累死测试工程师.
只适合个别的领域. 在大多数公司属于中看不中用, 看起来很美, 但是落地起来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少有团队能做好.
这本来是测试中非常优秀的技术, 但是如果整个团队没有代码功底却要强推就很容易成为假把式.
测试技术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吧,就像太极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神话它的人。而且话说回来,很多测试技术带有开发的基因,测试基因的技术已经不被重视了,比如如何写测试计划,如何设计测试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