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同样的产出是不是加班时间更少的得绩效 A
这种东西一般公司不会放到台面上说,但是私底下恐怕都有小算盘,俩人纸面上产出差不多,绩效 A 就一个名额,给谁不给谁呢?就看这些东西,看加班时间,看出勤率呗
目前的公司没有这种指标,之前提过一个指标,外部 bug 占比。
我靠 还有这种奇葩。。。倒数那几个兄弟有点老实啊
每个步骤写一条 ,就说冒烟
我们也是哈哈哈哈哈按写用例数,执行用例数算每个月的绩效来评最佳,绩效倒数的几位没有年终奖
不懂技术还做什么领导!
是的,真正的测开要对公司业务熟悉,技术栈熟悉,快速定位问题,挖掘潜藏的 bug。并通过现有技术栈去搭建、开发提升测试效率和质量的产品,同时有能力对整个技术栈提出优化建议。高效的学习能力、快速上手实践。
只是你们公司没有或者你没见过而已
任何给人看的数据都是可以带有欺骗性的。所以你要去度量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大家都不傻,越是寻求客观的去统计数据,得到的数据就越不客观。
你没听懂,通常情况下,只有所谓的奋斗逼的大厂测试才比较有价值。
比如这次疫情,开发可以通过远程写代码体现价值,对于一般公司,流程都不完善,测试是真的难。
你可以看看有几个国企社招招测试的。你有选择的权力,别人也有选择你的权力。
nonono,你搞清楚,奋斗比自然有他们的战场,我只是不想和这样的人一起共事而已。
这种公司,不是外行管理内行,就是管理层技穷了
你想多了,大家都想着生活和工作能 banlance。这种如果需要人员紧缩的时候,技术也一般优先动测试。
只有大厂测试价值才高一点。
比如现在的小团队,测试测 BUG,完全没有能部署外部环境、解决现场问题的测试价值大。
以前在苏宁,专门弄了个目录,偶尔没任务的安排在那个目录里随便写,不编译。
没人是傻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个月没产出,怎么回事大家其实也都有数。
这就很尴尬了,贼恶心
是的
这种垃圾现象何时才能杜绝。。。
是不是说的苏宁?
无异常,目前正常上班 可能要裁员
这种指标很不科学,但个人又没法改变公司,努努力早点撤
都要的
我们也要
很多啊 南京号称 500 强大厂的那家:
统计用例数,下面人把同一份用例复制成了安卓和 iOS、小程序、服务端、web 各自一份,
统计代码量,就提交一堆废代码又没什么实际意义的那种,
统计缺陷数,就死劲提一些用户体验的、提示、页面优化的。
统计凑数么,管理在哪里,问题就在哪里
加油啊 哈哈哈
是的 都是一线大厂 很多人门槛都够不到的,普通工程师也要生活 毕竟顶尖的人就那么多,多元化的目标公司更是大家所需要的的,工程师伙伴也好。学员也好,思寒大佬考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