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A/B 择其一,因为你不能承受他俩同时离职的风险。几十个,几百个边缘项目,在大老板眼里不如排名第一现金牛项目的脚趾头重要。作为测试,你要保哪个项目的质量?
同时,你要和 A/B 拿好绩效的人说清楚,现金牛项目做得好,不只是因为你测的好,换成 C,不一定会差。面包不要都给一个人,C 也有苦劳,作为领导,能多分就多分一点吧。
测试一大作用就是背锅,AI 不能背锅
去干开发,真的,再带点 ai 知识
测试如果不写测试用例,根本就是倒反天罡
用例都没写全,天天想着什么效能提升。。。。。
测试用例写不明白,怎么开展测试
我有预感,我会评论这个文章
AI 面试官,AI 应聘者,AI 工作者,AI 发帖人
是呀,连帖子都能用 AI 代劳,内部的 wiki 文档都能省时间
我也有预感我明天会吃早点
93 阅兵看了没有,到底 AI 是工具还是人是工具?复杂战场环境人就只是负责 check AI 决策的工具差不多
我预感未来会变成黑客帝国,我是 neo,v 我 50 到时候我保护你
不用预感,已经有些公司在这么操作了
你这帖子不也是 AI 写的?
最近想到一个为什么 AI 无法替代测试的原因,网上大部分技术贴都是关于代码层面和工具使用层面的,但对于测试相关的帖子都是理论层面的,没有实操性的内容,AI 无法通过网络上的知识准确的做测试实操性的工作。
业务流 + 数据流
功能,业务都要考虑有的还需要拓展一下考虑安全,性能之类的,涉及到改动对老功能有影响的话也得考虑上
这样肯定不行的,如果你的用例是别人来执行呢?
大环境导致的一些影响(无分析无总结,想到哪写到哪):
1、过了做什么都挣钱的年代,不再需要大量 IT 人员,降本增效,不光是测试,研发规模也是在缩减。
2、依然是降本增效,正编,没有,你要外包,给你两, 但同时,行业对外包人员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甚至有些就是按本部的要求但给你开外包的薪资。
3、只招测试开发工程师,基础的活都外包给一些小公司,有些公司还自己办外包,名字你可能都没听过,也很少在招聘软件上刷到他们。
4、大基建不在疯狂,银行和大量企事业的 IT 建设步入正轨,三大运营商也不如移动互联网时代刚来临时疯狂,岗位大幅度减少(尤其外包岗)
5、好岗位都靠内推, 流入不到市场来。
不可否认以前的培训班出来大概率都是流入到外包公司的,中软 软通是大头,华为做的运营商业务是大头,现在一来门槛抬高,二来岗位变少,再开班很难保证培训完都能找到工作。身边有过接触的一些培训机构,在两三年前就停止开测试培训班,只剩少量开发培训班。
以上主要是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软件行业的现状,但目前制造业崛起,很多偏制造的公司,对于测试人员的需求也是在上涨的,只是要求不同,环境没坐办公室舒服,且门槛较高(如极端点有要求光学、声学、物理学、机械的,比较常见的如电车、机器人、能源领域要求有电力基础,那学计算机的进入门槛就高了),待遇没有那么夸张,但也比大部分工作要高一些,职业生涯长一些,有考虑转行的老哥们可以考虑下,市场上没那么多完全符合的人才,有些时候互联网的也要。
不论是互联网还是制造业,都需要清楚,研发的话语权普遍是偏弱的,市场还是要看结果的,销售,市场,运营甚至运维(如搞充电站的场站的运维)地位都比开发高,而开发地位又比测试高。。。总之,心态放平衡一些。
有点想当然了.
任何行业都是核心业务人员最重要.
在这些垂直行业, 开发都不是核心人员, 测试的薪资和地位更是边缘化得厉害
就是我先写了一版是关于 web 页面功能的,然后一些报表字段,图标字段之类的没写进去;就比如报表 10 个字段吧,我没有具体再用例中写清楚,这个字段预期是什么值;
老哥有没有搞投资啊,靠工资收入是赚不了大钱的
测试也不局限于互联网,工业、金融、嵌入式这些行业的测试也有前景。
垂直领域的测试人才还是比较稀有的,只是互联网测试人员早期吃红利,数量占了大头而已。
阿里系什么狗文化
我恰恰相反,最喜欢这种同事了,如果有裁员指标,那就不用得罪人了,大家都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