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上面那个是 davinci,这个是 chat-gpt
来了
老鼠抓老鼠,只能在同一维度,成为黑猫白猫,才能降维打击,举重若轻。
我一方面是太忙了,一方面是分享新技术感觉没啥受众,更着更着就因为太忙又懒得分享了
没人力的前提下,测试环境不要对公网开放,加白名单访问就好了,简单粗暴
三十二岁,从来没有做过小组组长等负责人,就纯粹的技术型测试开发
就这条就否掉了。
我个人觉得,五年经验(二十八岁左右)的纯粹技术型测试开发,如果此时不能成为某领域专家中的 TOP,后面就要找机会往管理或者业务靠了。
因为往往工具开发养不活了团队。
而且轮子也太多了,真正能打破界限养活团队的工具,能有多少。
万一真的有,那其实你已经是专家中的 TOP,就更不会提这个问题了。
打卡 +19
打卡 +18
打卡 +17
打卡 +16
打卡 +15
打卡 +14
打卡 +13
打卡 +12
打卡 +11
打卡 +10
打卡 +9
mock 不本来就是假的吗,假的有啥好 diff 的
打卡 +8
打卡 +7
对的,这套体系基于日志的路径,可以兼容 locust boomer k6 等各类压测引擎,无需做大改动。
打卡 +6
打卡 +5
打卡 +4
打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