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来 mark 一下,想看下大家是如何处理这个情况的, 有其他各位大佬的回复,踢一下。
写了 demo 都不看,这么旺财啊,那如此的话,以我之二次拙见:
1、如果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可能会规划 30 ~ 50 个接口,写好接口脚本,一次性执行,导出报告(apifox 我记得有报告的)
2、然后再手动去测试这些接口,记下来测试时间。
3、把接口自动化提升的效能,给 旺财看, 他再不说什么,那就是认同。
4、然后就要时间,一点点把接口转成自动化。
向上管理,要测试建设是吧,行, 出个需求文档!
然后我们做个需求分析, 画个思维导图,整理实施方向,确定预期效果,规划优先级,排人排工期。
一套下来,先虎他几个月。
就是扔给 deepseek 而已。
“好公司啊”,为了避免 Ai 对测试工程师的威胁, 来 需求文档都不写了
我现在就是把需求文档,自己看一遍,然后把需求整理成一小段内容完整的部分,然后复制粘贴给 deepseek,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把 word pdf 直接上传。
学学我
以我之拙见,需要先问领导几个问题:
1、领导对自动化的理解,他期望的是 接口自动化 吗?
有的领导,真的不知道自动化是什么,他们以为自动化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工具,用就完事了。
2、项目稳定性和需求迭代频率。
因为自动化适合项目稳定、长期项目、需求迭代频率不高。
3、领导为自动化投入的资源有多少?
实现自动化也是需要投入人力和时间的,领导是否愿意全力支持你。
如果上面提到的都不是问题,那么如果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会做:
1、来 testerhome 问一下,“公司想让我用 APIFOX 做自动化测试 但是我只是一个工作半年多一点的小白 有没有大佬提供下思路”
2、去其他网站或 CSDN 搜一下,APIFOX 是什么,如何使用 apifox,如何使用 apifox 实现自动化。最好有实例,根据实例来复刻,最终实现效果和实例一致。
3、在公司测试环境,找个简单接口,例如登录接口。 打开 F12,手动登录,查看入参,然后根据第 2 步所学,尝试反填入参到 apifox 中,执行查看结果。
4、遇到问题,查看百度或 AI,尝试各种解决方案。
5、重复 3、4 步操作。
我们公司要求把需求文档喂给 AI,让 AI 来生成测试用例。 试行了几次,AI 生成的准确度和完整性都很好,感觉以后测试用例设计 大部分 可以由 Ai 来完成了。 测试工程师又减少了思考的环节,慌张啊,以后又变成 “点点点” 工程师了。
明白,多谢
因为最开始是想学习一下 appium 工具, 是他 UI 自动化嘛,所以遇到了这个问题。
嗯,好的,这个研究研究,多谢。
也不行,和 appium 一样, 只能找到 移动端页面 展示出来的 内容。
嗯嗯,明白,感谢您的回答。
嗯,预期情况是,想爬所有内容。
您说的滑动去重,目前是这一个方法。 所以想看看有没有大佬处理过类似的情况, 也许有其他方法可以 拿到全部内容。
的确,风险很大, 我现在做个 100 以内加减法,都要去找计算器了~
嗯嗯,这个已经设置了, Jmeter 的发送间隔 和 Grafana 的间隔是一致的,之前刚解决这个问题。
https://testerhome.com/topics/41385
大佬!大佬!大佬!果然, testerhome 能学到知识!
请教一下,原文中 “下面是 window 平台下 jmeter 线程的运行时间序列图。。。。。” 下面的图是如何获得的吖,是 Jmeter 的某个插件? 还是某个软件?膜拜 Orz~
问题再深入研究后发现,其实是 Jmeter 生成的数据和 Influxdb 当中的数据不一致。
原因在于 Jmeter 的配置文件,规定了使用 InfluxdbBackendListenerClient 这个后端监听器,则每 5s 向 influxdb 中写入数据,所以才导致了 Grafana 中,看起来 “个别时刻” 才有数据,其实是每 5s 才有一次数据;修改了对应的 backend_influxdb.send_interval 字段,则可以每秒生成一个数据了。
至于每秒生成的数据,和 Jmeter 每秒的数据还是不一致的问题,还是需要继续研究了,至少这个帖子的主要问题已经解决。


我们领导说想做个自动化的软件,来进行自动化测试。 项目做着,和领导汇报着, 最后,通过沟通才发现, 他要的是 AI。。。。。。。当时真的很想报警。 某次汇报的时候,他不断重复着,不知道做自动化的意义是什么(他不再想投入人力资源继续做了)。 Excuse me? 要自动化的是你,不理解自动化的作用的也是你,很无奈。
我之前做过类似的场景,我们当时是开发一个上位机, 然后是将完整的报文直接发给我们的设备(拼接成字符串 “0xA55A090F032608AA51” 然后直接使用),由设备根据报文中的 leth,拿到对应正确的 data。
我的个人理解:0xA5 或者 0x5A 是标志位,设备拿到一段报文,找到这个标志位,才知道后续的内容该如何处理。 如果单独发给设备一字节,再发一个字节,例如 发送 0x51,然后再发送 0xAA,设备并不知道 0x51 和 0xAA 具体是干什么用的,对设备来讲,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就相当于乱码了。
呜呜呜,好想回上海, 虽然 10 年测试经验,but 之前都不是 java,嘤嘤嘤~
有发瑟图的,这么厚颜无耻嘛? 请拉我进群!
考试就是考试, 不用太纠结题目里的内容和现实情况是否符合, 自己觉得不合理的部分, 背背答案就好, 考官不会听你的理解如何如何的,他只看你是否选对了答案
对不合理的需求说不,对不合理的排期说不,对不能在计划内完成全部功能的测试的情况及时反馈给领导, 预警!
以我之拙见, 功能测试都完不成, 自动化测试也要花时间去写脚本嘛, 哪有时间来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