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是谁定义的呢, 如果我们就 1 天的活估 2 天, 大家都保持这种默契又如何呢
面试官的问题只是问如果研发跟测试出现了需求不一致,该如何解决;但是他并未说明是什么阶段出现这个问题,个人看来其实是考察测试 Owner 在不同项目阶段,遇到类似的问题,如何站在不同的角度(当然也得看下这个面试官他是什么角色,他是站在测试的角度去提问还是站在项目的角度上去提问)去做好产品和开发的协调关系。建议回答的时候,可以列举项目在不同项目阶段出现此问题时,你的沟通思路;因为项目处在不同的阶段,处理的缓急程度是有区别的,沟通的代价也是不一样的,对于项目的本身成本也是不一样的
同意,这个面试官,不好糊弄,而且不管你回答的怎么样,一定会给你挑刺,会不断施压,不过,考察点,应该是侧重于你的反应能力,思考能力,沟通能力,情绪掌握。
即使我不说后期可以在需求评审和用例评审阶段多注意该问题,那面试官一样会问第二个问题,甚至还会说总不能每次都这样吧?那我不还是得顺着话题找优化方案
我觉得我的回答和面试官的追问,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给出一个优化方案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面试是双方的博弈,不是全交给面试官,挤牙膏似的问一点答一点,给出合理的答案和优化方案,我不觉得自己回答的模式有太大问题
其它楼层提供的思路也很好,或许面试官想要的不是我们测试去承担这个事,而是希望坚定测试的立场,需求模糊需求有歧义,应该要求产品改进,在需求阶段就占用时间,不应该只由测试承担
996,真的能提高工作效率吗?问题是 996,工资涨了吗?
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回答:
楼上回答 +1,个人认为,测试的职责,只是:“发现问题”,但不需要具备:“解决问题”
所以,当你提的 bug,研发觉得不是 bug,尝试跟研发沟通,拿出需求文档,如果沟通无果,丢给产品,让产品去解释,一定不要占用太多时间来跟研发讲需求,你不是:“产品经理”,是:“测试人员”,把自己定位好
你回答的:“如果还是出现这种情况,为了减少占用研发时间,我会整理好自己的疑问和解决方案,单方面找产品确认需求,确认之后要求产品将需求描述清楚再告知研发”,,我觉得是犯了很大一个原则错误,,就是没有认清楚自己是:“测试人员”,为什么需要通过你这个中间人,去给研发传达需求解决方案?就算你讲的很清楚了,研发继续做错,责任还得是你担责,因为是你给研发讲怎么解决,讲什么什么需求,研发就会把锅推给你,你不但还要担责,还浪费自己时间。
形式主义加班可不少见
“Scrum 是一种癌症,” 互联网对此进行了思考。
在 3400 次回复后,我学到了一些东西:
首先,在告诉我我错了的人中,最常见的工作是 “敏捷教练” 和 “Scrum Master”。他们强烈支持 Scrum,但我不知道为什么。
第二,Scrum 不能失败,因为 Scrum 是您希望 Scrum 成为的任何东西。没有正确的方法去做 Scrum,所以如果它对你不起作用,你就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聪明。
第三,Scrum 不是敏捷的,除非它是敏捷的。但它总比瀑布好得多,除非它不是,而且它总比什么都没有和一切同时发生都好。
第四,我把 Scrum 和共产主义的比较引发了很多人。他们说共产主义是伟大的,但认识到他们从来没有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他们不断提到他们读过的这本书,以及每一个在共产主义下流血的人是如何 “做错了共产主义的”。
最后,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都以激情憎恨 Scrum。
不管你怎么看,Scrum 都是个失败。
你们这个 996 不大对啊,还有时间摸鱼。
一般 996 的同时,会同时增加工作量,让你真的要加班才搞得定。否则这种 996 真的屁用没有。
额,你怎么知道我们最近也开始强制加班了
解决不了就要向上反馈找 PM 去推动,尤其是在一些跨部门跨团队的需求面前,需求各个部门的开发理解不一致是非常正常的。还有在这种情况下,PO 可能也只是熟悉自己的产品,其他部门的产品可能也不熟悉,需要 PM 去推动更高级别的开发出架构图,方便 PO 理解,再去推动解决这种需求理解问题。比如后续可以组织进行需求反讲
get√ 我道行太浅了还得再练练,一直以来公司管理都是很扁平化的,氛围轻松没啥权力对等才能沟通的说法,但你的回答确实是个有经验的管理者该做出的正确行事风格,能有这样的上司真的很靠谱(呜呜呜,谢谢大佬提醒
凡事都有个度,这种沟通上的冲突,独立解决问题在绝大多数团队都不适用,还是要权力对等才能沟通
技术问题肯定是独立解决为上,但是也得有个时限,我以前的要求是半小时没进展必须来找我……要么我来指出方向,要么就是我要跟着你一起研究,不然我哪里知道你最终的结果是不是 “错错得对” 的运气呢~
解决任何问题,如果刚开始的方向不对,后面很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得到最终方案,高效率团队需要技术性管理,在指引方向和提点思路上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不然就是个路人甲团队,leader 自己晋升吹牛逼都不好吹
有这个意思,可能是我在小作坊待惯了吧,提倡独立解决问题,以我狭隘的眼光,我一直以为上司是讨厌你给他制造麻烦的,所以回答的重点一直都在想自己去解决,一时没 get 到他的意思,后面他也有引导我问有没有想过问上级
没那么多活又要 996,要么想逼人走,要么有部门领导想做样子给上面看
你是个懂 996 的~
站在面试官的角度,我觉得面试官的这个问题意义不是很大,他想看应聘者处理合作/流程上的 操作和主观能动性,但是这种问题根本区分不出来候选人这方面的能力,所以他会不停的挑刺,看看你的抗压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因为他的这个问题很 low,99% 的人回答都是千篇一律一样的。所以这个问题就是看你和面试官之间的眼缘。
感觉面试官心情不好,急匆匆的被叫过来给我面试,他的态度让我感觉好像研测理解不一致全是我的责任一样,要我必须根治这种问题,我们测试确实需要去跟进和确认,这肯定得有一方做出牺牲去确认的,但不是测试单方面的问题吧,只要是人参与的工作那就一定会有误解,研测产三方都不希望如此,可是无法避免的啊,当时也面很久了比较累,后面发挥得也不太好,确实一直被他带着节奏追问了很久,他也一副非常不满意的样子,很后悔没有反问一句贵公司又是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的
当研测双方对需求理解不一致时,永远是你对,就再也不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了。
你——就是可以说话的需求!是产品的代言人!
你不要被他的问题绕进行了,以终为始,需求就应该是明确的,澄清的,如果不清楚就应该理清,BUG 修复的成本在后期可是玩远大于前期,如果遗漏到产品验收时再发现,修改代码,那需求的交付质量将更加难以评估,面试管可能是看你对于有些原则是不是应该坚持,不妥协,这也是测试人员应有的素质
反问面试官,为啥会出现理解不一致,需求没评审?用例没有评审?设计没有评审?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研测双方对需求理解不一致,是个人都会先找产品确认吧,一锤定音。
我们都是开发、测试、产品拉个群,抛出自己的疑惑,请产品确认,产品自己拿不准的,再进行讨论,最后总能达成一致。这个时间是怎么也节约不出来的。
找产品确认浪费时间,也比做错误需求,白白做无用功好得多
竟然有相同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