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生存所困,有能力折腾也未尝不好。况且,说实话,如果没有一个好平台好机遇,光是努力的测试虽然不是无用功,但是发展也相当受限。
看了这个个人也有感触,最近也在考虑到底向哪个方向走。说实话我还是很赞楼主的意见的。人生很短,时间看着长但真的很快。有时候价值就是束缚,有时候优势就是劣势。不要执着于自己有什么,要想自己想什么。不要到老说我一生就这么过了。
我,混子,打钱
测试开发工程师。工作内容是一半时间业务,一半时间技术。 产品是机器学习平台,所以就算是做业务也要学习一些机器学习算法。 还有一种方向是偏底层白盒的,到开发的代码中写集成测试,给开发提供单测框架。
这些职位不要求一定要懂机器学习,基本上我们已经放弃了找相关从业背景的 qa 的希望了。 所以硬性要求的一般都是比较通用的技术栈。比如浏览器常用的自动化手段,比如 UI 自动化。接口自动化。环境部署自动化等等。 语言集中在 java 和 python 上。 主要看候选人做项目的深度。当然如果面试更高的职位也有以下一些加分项。比如
熟悉 docker 和 k8s 的加分
熟悉机器学习算法和场景的加分
熟悉 python 或 java 的服务端开发的加分
熟悉大数据处理技术比如 spark,hbase 的加分
熟悉 es6,css,html 并熟悉 angular,vue,react 其中一个的加分
熟悉白盒测试的加分
熟悉 Scala 的加分
有兴趣咱们年后聊聊。
谢谢高飞,我也没想去做算法,目标还是做算法相关的工程实现。这个学了再说,万一真学出来了呢?~
我完全转开发也就 2 年,除了业务模型很熟以外,技术基本等于 0,这两年也从完全没有架构理念到能搭一个凑合的框架出来吧,事在人为,动起来先。~
AI 测试,我觉得你可以自己培养,有基础架构能力的,有基础算法的测试也可以培养啊,没必要非得是 AI 相关的。其实这估计市场上也基本上很少。最好还是校招吧。但是我说真的,如果以 10 年来看的话,好学校招来的,你能给他们平均水品以上的薪资和职位么?我个人觉得可以选择学校差一点,但是有自驱力的同学,可能更好。
成年人的世界没什么是简单的,共勉~
年纪越大越觉得自己很差,越往上走越发现牛逼的太多,以前觉得都差不多水的好多,现在发现牛逼的好多
我经历的公司测试都比我菜 但是我进不了好团队 因为我自己也菜 所以一了百了我打算转开发去了
高飞兄,缺什么人,我很有兴趣啊,第四范式
点点点真没活路啊,希望能顺利从霍格沃兹毕业
楼主真是惨,发个匿名吐槽还要被各种匿名的实名的大神嘲讽奚落,但愿你能开心一点。毕竟,回复你的只是少部分人,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和你一样混着——都懒得理你
其实混也挺开心的,混一会儿努力一会儿也挺好的,干嘛那么纠结?
看到学霸们考的满分,然后发现还有人和自己一样不及格, 于是就有信心了吗?
最烦这种把混挂在嘴边的人了,要么好好去做,要么就别抱怨,混的心态,种地也种不好
会这么多只是为了淘汰一些人 其实工作中根本不需要
说句不知道是不是实在的话,大牛大神看起来是很多,但如何要深入去了解这部分人的话,或许会发现其实有一部分人也是混子,利用自己的名气来做事,把团队的结果当作自己的结果,个人一直不认为精华帖多,技术产出多就是大牛,大牛的技术是不会开源或告诉你的,不然他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威胁,尤其是那些有大厂经历的同学就知道,大牛的定义永远不会是开发了个测试平台,懂什么什么技术,我一直认为这都是在吹捧,大牛是能够对业务价值产生巨大的贡献,懂技术,还有懂利用技术,产生价值,所以你有时间可以分析一下论坛那些精华帖那些才是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的,那估计可以刷掉一波人,那你也不会觉得大牛很多了,好吧,我知道是不是说了不该说的话
混子的世界,干什么都是混。因为混已经是一种习惯。
嗯!本人刚完成从傻逼变菜鸟的进化
我经历的公司身边像论坛里大牛的确实比较少,一般也就 2-3 个而已。就像很多公司面试要求掌握各种语言,测试工具各种自动化性能技术,但是实际这些在实际工作使用比例确实比较小, 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基于业务功能测试,技术相关的要么是业务特殊需要,要么是自己学习提升。所以也不用太过焦虑,当然也不能一直不思进取。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技术日新月异,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断学习提升才是硬道理。
第 12 位会员,厉害了。。。
看下现在的招聘要求,还有哪个职位不需要测试技术? 或者你认为不需要任何技术能力的测试还能在行业里混多久?
大牛虽然属于行业里顶尖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有基础、有天赋可以达到那个能力; 但如果连别人写出来的教程都没有勇气去实践(其实就安装几个软件,需要技术含量?),就别找借口安慰自己了。
大牛都是经过实践且在实践才成为了大牛,我觉得他们都应该是从菜鸟一步步累积,成为大神,一开始就用什么高大上的框架,我觉得应该是 “被逼” 的,因为现在用的东西不能解决他的问题,那么只有找其他框架,不求每天进步多少,但是每天都应有进步才行,努力终有回报,可能你是迷失了方向而已
我,混子。楼主加油~
刚到家,我知道学习新技术不易,也不会真傻到非要学出来的地步,就是给自己 3-6 个月的时间,试试看。
秋天的时候还没到 36 周岁,到时候再看看情况。
没时间学习,移动端的重心越来越靠近移动服务端,移动端就是个画 UI 的,门槛越来越低了。我实际 2 年多经验的去 BAT 做架构明显不太可能,至少还得折腾 2 年,估计那时候去蚂蚁之类的拼加班熬夜就是作死了吧,人家也不会要。
现在再转后端,还不如直接 AI。这样说,估计大家就可以理解了吧。
不脱产,我觉得学不出来,没有任何希望。。。。想想索性折腾下算了。
我个人理解的机器学习的门槛比较高,可能大部分就是调参,做了再说,反正技术折腾一下,也没啥,只要通用的架构、设计能力还在,中级职位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上班太忙,新项目经常改主流程,业务流程非常复杂。上班只能随手抽空回的,也没什么思考,如果有误导大家的地方见谅。
然后真心没空看什么洗脑帖,有空就是看看线性代数之类的。最后区块链之类的与我没啥关系,我是个懒人,我关注能让懒人变得更懒的技术。
不想多说了,我属于个例,对大部分测试同学来说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以前做测试浪费了比较多的时间,如果有起点还可以的同学,可以去努力尝试。
今天连续过了几个方案,有点累,其他没什么好说的了。至于 AI 哪个方向,做了再去想具体哪个方向适合自己。
开始就说了,没有时间,谁都知道在职学习风险最小。既然家人同意理解,干么不试试?
不想说服谁,如果说,为什么要匿名发,其实就是想记录一下当前的状态,过一年以后再来看看。~
各位的回复我都可以理解,也没什么撕不撕的,好吧,不多说了,大家就看看,散了吧~
PS:最后麻烦请不要推公众号之类的,就是记录下状态,希望这里也能对的起我的信任,谢谢。
感觉知道你的公司是哪个公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