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捧场🙌
大佬牛逼!
感谢大佬们的分享
两种都有亲身经历过,第一种测试地位跟开发、产品地位一样,形成三国鼎立,各自相互关联的同时,相互约束,跟开发讨论技术方案时,开发也会着重考虑测试的方案;第二种的话,相当于测试最底层的了,一般产品>开发>测试,以前开讨论会的时候,测试都不太敢出声,都是听从开发来。个人比较倾向的是,三国鼎立的状态吧,相互约束,团队内不断进步
class LoginBody(BaseModel):
account: str
password: str
@validator('account','password')
def validatorEmpty(cls, value):
return ToolsSchemas.not_empty(value)
@validator('password')
def md5_paw(cls, value):
m = hashlib.md5()
m.update(value.encode("utf-8"))
return m.hexdigest()
fastapi 的
我一般都是处理好数据,再循环 setattr
年底了,HR 刷 KPI
同问,我也想退了
学到了
年初立项,各业务线小组刚开始 2 个月开搞,然后荒弃在 gitlab,快到年中各组汇报,6 月继续开搞,7 月汇报,然后荒弃在 gitlab,快到年底各组汇报,11 月继续开搞,12 月汇报....
榜一大哥,无所畏惧
经常骚扰无敌哥,也从无敌哥上学到挺多的,感谢无敌哥指导
隔壁妹子吓哭了,我跑去安慰她,然后她一巴掌抽过来
装个黑苹果
加油,前辈~
慕课网 bobby 老师的
消灭 0 点赞
好勒,谢谢大佬,年底冲业绩,搞搞搞
目标就是接口的规范性,价值的话,我目前认为是 kpi 工具而已;从源头上来限制,也要有数据支撑,报告呈现,没办法~
这个有在用,目前 swagger 是上游,apifox 算是下游,目前需要对上游数据进行标准校验,不然同步过去也是不规范的文档
问过了,就聊得比较含糊,给了我一份 Excel 表(接口标准)里面包含几大规范,接口文档规范、接口设计规范、接口命名规范、异常处理规范,比较好实现就是接口文档规范和接口命名规范,接口设计规范和异常处理规范,这两项都是需要入参,难实现,譬如接口设计规范其中一项,新增/编辑接口, 需在响应中包括 isSuccess、responseCode、responseMsg、data 四个参数,data 中需返回对应新增的数据 id, 以提高接口响应可信度及易测性(若新增涉及多个表,data 中需返回主表对应新增的数据 id)
(如:{"isSuccess":true,"responseCode":0,"responseMsg":"操作成功","data":{"id":"6078f109c224ec791af5b5ab"}})这半年年度 kpi 任务有点难搞。。。
恭喜大佬
respect~
能够独立或者带团队完成复杂项目/平台的质量保障,能够对复杂产品梳理测试体系
我司老一批的高测只能做到前面这一部分,不过新一批的高测 (比较少) 完全可以满足高级工程师 长江后浪推前浪···知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