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文章 阶段总结 2020.12-2021.4

magicyang · 2021年04月18日 · 最后由 xiao 回复于 2021年10月02日 · 2455 次阅读

总结

今天看到关于并行计算学习的两句总结:
“思考哪里可以分解出可以独立处理的问题。而不是去想我应该如何去做,如何以 10 倍的速度提升性能。”

这个阶段收工了。总结一下:

  1. 系统的看了一遍 CSAPP 的书。
  2. 看了一遍数据结构、通用算法相关的 UCB CS61B 和 CS170,刷了 3 个月的 leetcode。(短期不会再刷了,需要把专项做做好了。)
  3. 看了一遍 CS61C,项目做了 1 大半,算是对 RSIC-V 有个初步了解吧,对系统理解还不够深入。
  4. 看了一遍 UCB CS160,操作系统有个概念吧,对于缓存结构、虚存、进程、线程有了一些细节的了解吧。(不够深入,以后还得翻。)
  5. 刷了 STANFORD 的 CS143,编译原理有个概念了吧,具体每一步大概做什么事情有了解。细节也基本记不住。
  6. 刷了 UDACITY 和 NVIDIA 合作的 CS344,对 CUDA 的设计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吧,但是面试一问就凉,还是严重缺乏实践。
  7. 背了半年的单词,终于坚持不下去了。。。短期内没有动力了,短期内也不太会考虑离家去上海的外企。 未来可能也不需要再用学历证明自己了,后续就看自己到底能深入到那一步了。

题外话

压力很大,35 以后做技术,比做研发管理难度大很多很多。
前段时间跟我留校的同学交流,感觉真的差距太大了,逆水行舟,往上走哪有压力小的。我老婆问你校最近半年都挂了 4 个了,是不是有什么传统?
现在年轻人都压力太大了,从上到下的卷。
很多人以为读研读博(尤其是读博)人生就走上了人生巅峰,但实际这可能仅仅是苦难的开始罢了。

记录一下了,等待自己的会是下一个苦逼的 2-3 年。
希望别再有幺蛾子出来了,能稍微稳定一丢丢吧,能真正做到少想多做,共勉吧。

写在最后

最后我被问了一个问题:
怎么看待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不是希望让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其中,提升开发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力成本?
那么对于个体、或者团队技术来说做什么才有核心价值?是工程架构么,是接口么,还是算法。。。

段位太高,我回答不了,希望未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共收到 15 条回复 时间 点赞

你校是什么校

八卦的好奇心会占据你大量的能量。
这种问题不会回答。

题外话
压力很大,35 以后做技术,比做研发管理难度大很多很多。 为什么我卡到 这个 “35” 就是那么的亮眼。。。。。

猜一下是南京大学

5楼 已删除

底层开发是不会给测试机会的,先试着学习,转后端开发。
如果觉得后端开发缺乏挑战,再深入。

其实后端开发也很难给测试机会,而且后端开发吃场景的经验,TOC 和 TOB 的流量不同,要求差距也极大。如果是大厂校招被忽悠的,也有难度。
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校招你的能力都只能做测试,你怎么说明自己可以做开发,而且会做的非常出色?

客观来说,我目前方向也吃学历,985 以下的不看。非 EE、CS 专业的不要,数学要求稍微低一些,但是工程能力要求比较高。不架构个 10 来 W 行的工程,可能不太行。

7楼 已删除

先找个愿意让你写代码的地方。
然后再看自己适不适合。
你自己出去聊,看怎样人家才会收你的简历,给你面试机会,然后再回来补充知识。
c++ 很难的,先把 stl 看完,用起来,题目刷起来再说

9楼 已删除

自己平时多少学点就觉得有些累,看见大佬的学习记录那根本就是相当累,而且脱产的话主要心累。

35 做技术是累,不过累至少工作踏实一些吧,像我的领导就会所谓的 “管理”,技术一点不懂,说被干就被干,一点脾气没有。

我对面坐着一位快 60 岁的算法大佬依然愉快的奋斗在技术一线

13楼 已删除

我们是做机器人的

ggs 回复

心存梦想与不甘。
多少想改变一下世界。。。

加油前辈,我是个学生,之前把自己玩废了两年啥也没学到,我是看你的学习记录的文章来的,非常佩服前辈的决心、毅力和勇气,为此还专门注册了账号回复,今天看了前辈的文章,我想分享一点个人观点: 要相信自己,人总是因为看不到短期的成长与收益,而低估自己数年的成长与收益。既然选择了就坚持下去,我相信前辈一定能有所成就的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