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想,能不能通过斗鱼啥个平台来个网络直播呀。。。。

  • Jenkins 基础 at 2016年04月25日

    不错的经验贴,有贴图很详细!

  • 被你发现了,哈哈,广告商要不开心了...

  • python mock 脚本 at 2016年04月24日

    我感觉不错,用什么工具不重要,思路正确就可以,这段代码活很清楚,自己用的惯就好。

    —— 来自 TesterHome 官方 安卓客户端

  • 红星玩跨界了吗?做什么业务?在线装修么?

    —— 来自 TesterHome 官方 安卓客户端

  • 接口测试的感悟 at 2016年04月24日

    恩,还没时间看,先看你你的总结,一定要抽时间去看看了

    —— 来自 TesterHome 官方 安卓客户端

  • 不错的案例!建议最好不要直接 sleep 固定的时间,通过 WebDriverWait 来等待一个元素的出现比较好,给个超时。diggerplus 上有篇相关的指导可以看下:http://www.diggerplus.org/archives/3101

  • 测试去面试的话,其实比开发面试更难遇到对口的,为啥,举个例子来说:

    做前端的开发,面试前端开发,问的也都是前端开发的问题,只要把前端开发做好做精,成功的概率并不小。

    而测试是个笼统的职业方向,你原来做的是 Web 方面的测试,面试了一个测试工作,发现它其实是要做 mobile,或者做设备测试,或者 linux shell 脚本,或者做 windows UI 自动化的,这都和原来的专业方向不对口,面的人只管你原来是做测试的,以为测试都一样,而结果是面的人感觉你很菜,你自己感觉也很菜,但其实你就应该找 Web 方向的测试而不是其它方向。

    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测试并没有像开发那样分的那么细,开发有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接口开发,UI 开发等等,方向很明确。而测试,并没有,所以很容易造成同样是测试但技术方向找不到对口的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测试比开发更难做到技术精通,尤其是项目技术经常换的话。

  • Pyunit 的 test runner - HTMLTestRunner 可生成 HTML 格式的报告,或者你用其它测试框架比如 robot 也有它的自己的报告框架。
    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写报告框架,通常就是通过 excel 记录测试结果,外加 log 与截图附件等信息,把目录存放结构定义好就行了,git 上也有不少开源的报告框架可以用。

  • 爱丫丫就是你们家么?

    —— 来自 TesterHome 官方 安卓客户端

  • 这个弹出窗口是 app 自己实现的还是安卓系统的?

    —— 来自 TesterHome 官方 安卓客户端

  • 我就是一直在迷茫 at 2016年04月19日

    不要被工具迷了眼,关键是思路思路思路!

    —— 来自 TesterHome 官方 安卓客户端

  • 价格几何?

    —— 来自 TesterHome 官方 安卓客户端

  • 使用 Jmeter 做 Web 接口测试 at 2016年04月19日

    相对于 JMeter,我更喜欢自构建数据。。。。

  • 好吧,我在上海,无法参加,期望能有视频放出。

  • 最好用 fiddler2 抓一下包看看,对比一下你自己写的 POST 数据与正确的 POST 数据区别在哪里,然后再来构建测试数据,有时候开发会定义一些特殊格式,比如我碰到过需要在 POST body 前后加<-----boundry----->这样的字符格式服务器才会认的事情,而开发文档根本没有写过,不抓包是不知道的。

  • 移动端的测试的业务流程测试是基础,这个用通常测试用例设计思路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什么边界值等价类并没有什么难度,有所区别的是以下几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 在完成这个业务功能测试的基础上,移动端与 PC 端最大不同是某些异常情况的测试,比如网络、电量、流量等,还要在事务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保证事务的完整性; 2.还需要考虑到一点是它这个移动端的 app 的购买业务,那么 app 到底是通过 activity 来实现还是以 webview 方式来实现,测试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2. 如果是做压力测试的,那么要看它系统预期使用人数,可以根据它网站的流量分布图来定义峰值并发数,有些人会问你 2000 个并发,2000 从何而来呢?就是这么来的;
    3. 还有一个重点是,接口测试,移动端因为产品特性,与服务端交互通常是通过 Restful API 来进行的,由于这个活动是一整个事务,由 app 与服务端共同完成,所以服务端的 api 也需要进行测试;
    4. 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专项测试,如兼容性,稳定性,抗干扰测试,权限测试等就不一一举例了。
  • 测试开发 at 2016年04月02日

    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欢迎拍砖。

    实际上测试与开发都需要接触代码,产品质量本质上是代码质量的体现,只是测试人员可以通过黑盒来完成同样是需要白盒来进行的代码质量测试。在某些情况下(其实是大部分情况下),项目管理人员发现通过黑盒可以完成与白盒基本相同成果的测试质量,并且成本又低,响应及时且人员要求也低,管理者为什么要舍简取繁自找麻烦呢?所以一直以来,黑盒实际上是主要测试手段,在单机或弱互联网时代基本上是这种情况。

    但是现在软件架构越来越复杂,业务流程也更加的繁复。黑盒测试的劣势也逐渐暴露出来,项目管理人员发现哪怕请了大量测试人员,外包测试,仅通过黑盒这种方法越来越难以控制软件质量,而且随着人员的增多成本也大幅度上升(其实这是关键因素之一),那么渐渐有人发现测试不能仅仅靠黑盒,精简的黑盒测试再加上各种自动化与接口测试一起来,成本反而低且效果还不错,所以渐渐变成了现在的主流测试解决方案。

    所以,其实不是现在对测试的要求太高了,是原先对测试的要求太低了。当然这也是有各种原因的(成本就是一大因素)。当然黑盒测试并不会消失,在很多情况下其仍有存在必要的。

  • 广州太远,来个直播吧

  • 沪江在杨浦的新大楼是不是快要开张了?

  • 蜻蜓 FM 我用过呵呵 ,路过友情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