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性能测试还是要支持性能调优的,当然了,只是为了探探系统的底,也未尝不可。
性能测试的背后目的是什么?我的理解无非就是两个,1. 省钱、也就是做资源的投入优化,2.体验,即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说到钱,理解为不扩容的前提下能承载更多的业务访问量,或者保证当前访问量的基础上降低硬件的投入。
说到体验,如果你做得后端压力测试,给用户的直观感受只有响应时间,以及基本的可用性。
so,你应该关注你的性能测试做完能不能支持调优,以省钱和提升用户体验为出发点。在评估是否需要做性能测试时,先看下预估下后续的业务需求量级和当前系统之间的匹配程度。比如之前我负责过某个项目,历史峰值的请求量才只给系统在 CPU、内存以及带宽上带来不到 10% 的开销,预估后续的业务量也没有井喷的可能,我们当时甚至不去做性能测试(资源也不需要精简,因为当时不差钱)。在用户体验上,肯定是有一些用户的预期的。
关于覆盖范围,你要了解版本的发布要支持的目的是什么,常规的发布,上新功能(且有可能是爆款)还是配合做运营。或者说你要测算你要对应的业务流量从哪里来到系统那里去。一方面你一定要观察历史数据,这在判断哪些业务内容是主要的,指标如何做确认有很好的帮助意义。比如我们之前配合某个金融机构上一个金融产品并配合做活动,我们肯定是先分析他的历史流量,即他的流量入口量级是如何的,然后是我们观察类似这个产品对用户的吸引程度(即该产品自己的带量能力),然后是了解此次的运营力度(注册送 5 块钱和送 50 块钱效果可定不一样,线上推广和地推效果也不一样)结合历史上类似运营活动力度做一个模型做估算。确认范围也确认性能指标。
感觉你说的是有宽度,深度不够的赶脚。
不管是测试还是研发,作为 IT 从业者,还是需要一转多能的,然后才是多专全能。某个方向上必须有纵深。
宽度好,但是深度不够的,我觉得比较适合一些初创公司,什么都做,但什么都不需要深挖的时候,万精油顺风顺水。但是随着规模租到,必然会遇到社会化大分工,大家在各自的方向上精耕细作。
慧众 rodman,可以搜到我
就是现在产品线面向质量工作和效率的不足,掣肘的地方。比如之前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安装 app 测试包,要请别人帮忙,了解之后发现是因为公司的设备是加了安全锁的,不允许电脑里的内容轻易导出来。我们算了一下整个团队开发和测试有 400 人,每人平均每天安装 2 次包,就是 800 次,每次浪费 10 分钟就是 8000 分钟,等于 130 人时。然后我们就做了一个无线 APP 构建站做 wifi 下的 app 分发,这个平台工具当前每个月的下载量超过了 5 万次。你也试着分析团队哪里有影响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吧。
这是一个矛盾又相辅相成的问题 -- 到底是现有能力成就项目,还是先经历项目夯实自己的能力。先尝试回答自己几个问题
哈?请问您是哪家的,加个好友私聊?
恩是的 平安的流程比较长,等待一般很久,时不时还得等某个大佬做个签报确认。
哈哈 那有机会来我们团队转转啊
测试之美 google 测试之道 人月神话 软件测试 测试架构师修炼之道 软件工程导论 这些基础可以先看,然后就得根据你个人的发展规划以及项目中遇到的问题了。
你的问题有点大呢,有点不知怎么讲。
我们做人脸识别首先是定义人脸识别的测试标准,比如对人像质量的定义(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不同清晰度等因素设置的基础数据),然后是人像的范围(比如人种,年龄,肤色,性别),干扰内容(比如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遮挡,纹身,饰品)反向数据(比如狗脸,猴脸,卡通,画像等),这部分做自动化对测试标准的定义很重要,很多同学做自动化会先忽略本身在业务线的测试要求,而机械的从自动化开始。
本身这部分自动化都是基于接口请求去查看返回阈值的,到底准确不准确有时候过分依赖于人的判断。所以我们首先还是上文所说的基于各种标准准备测试数据,有些从科研机构拿到的,比如耶鲁大学的人脸样本;有些是线上导出的真实数据,有些是写了爬虫工具从网上批量抓取的数据。然后相同的样本做了一个投票设置,分别通过接口驱动查看本品和不同的竞品之前的返回结果,对几个测试结果做投票,对判决不一致的再人工跟进一次。测试的结果主要关注的是本品和竞品之间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