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活与我而言 是能与正在做的事情并行且不消耗太多精力的事情,不一定非得是 IT 相关的。
接了个项目做。这次好,是测试的活哈哈哈熟悉~
坐标上海。年龄相仿,也 35+ 了。我跟大哥的现实境地相似:大龄,失业,再就业瓶颈。不过并没有迷茫,分享下个人的路吧,权当读文了~0.0
先说开始,我是 23 年中失业,失业前的七八年一直做团队管理方面的工作,运气极佳的情况下被一位前辈引荐进入了某大厂在内陆城市的分部,薪资水平在当地极具竞争力。不过因为新婚异地的缘故,爱人情绪及身体不佳,毅然辞职回了上海。开启了延续至今的失业路。。
从决定回到上海,或者在早些仍在职时,我对自己在 IT 领域的路已经持续思考了很久,清晰的知道自身竞争力下行的趋势是必然的。这就引出一点思考方向,也与大哥的想法有了重合,就是 “另谋出路”,在这个过程里我个人不认为另谋出路与是否离开深耕数十载的行业有冲突。我明白,越到中年出路是可以等价与生路的,维持生计才是根本。想明白这点,我就知道我到了那步田地大致有什么方向可以去尝试了。
24 年春节过后,我开始驱车在上海四处溜达,商场,工业区,大学城,旅游景点,有时候会蹲在一个小店门口一下午,抽一包烟,观察人流。他们都做些什么,我能学些什么。结识了各行各业的老师,大哥等。听他们说些真真假假的生意经,人生路。过程很有意思,总结一下这条路就是跳脱出固有的思维惯性,回到生活中,走实业的路。
十多年的 IT 从业,虽然没有成为行业翘楚,甚至无法抵达中流,但对自己而言那是到现在最大的生存财富了。目前的行业状况及新生技术的飞速迭代,衍生出很多的线上项目,异地或跨国项目也是一直都有市场。我尝试独立承接一些,做一些 “私活”,一度很享受这种自由的工作状态。同时也会从身边的一些老同事那里,接到一些邀请做一些短期的外包项目。延续优势,老路也得走下去不是。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就不过多啰嗦了。
我认为除部分岗位外,社会性职务最终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周期的轮动最终都会绑架每个人,区别可能就是不同的个体选择的差异,态度的差异了。勇敢一点,自信一点,开朗一点。放下包袱,先走一步,路自然就有了。
都可以。这个阶段核心就是沉淀,结合行业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选择。
建议,老实待着。。。找一个方向深入点。满 5 年后再考虑
转眼这么多年了。
我信了!
#7 楼 @hello2014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