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常识 Response time (一)

陈子昂 · 2016年08月29日 · 686 次阅读

Response time 是响应时间,重要外部性能指标之一,但他也是直接和 QTS 这个被关注比较小直接挂钩的

进入正题

1. Response time 基本概念

客户端用户反馈响应是 c->s,s-c 处理后,c 等待时间处理后,这里服务器响应时间不另外计入客户端等待时间
在 web 领域里满足基本标准如下(其他领域可以稍微修改数据):
2~5 秒,得到响应时间较快。
5~8 秒,得到响应时间较慢。
8 秒~10 秒及以上,得到响应效率很慢。会检查是否存在等待。
客户端时间需要把客户端等待时间 + 服务器响应时间一起记录上,共 3 个往返,计算 2 个。

2. 服务端线程和数据包场景

1 个简单的数据包,服务器 1 个请求处理时间要求是低于 1ms,假设为 1ms。
1 组场景:服务器线程为 1,客户端同时请求 1 个数据包。
第 1 个 ms:c->s,s 1 个线程处理客户端 1 个请求包
服务器响应时间为 1ms
因为服务器响应时间不另外计入客户端等待时间
客户端等待时间为 1ms
整个过程是客户端请求等待 + 响应时间=1+1ms=2ms
如果是同 1 个事务可以记录 avg 的数据。

由此可见 response time 会受到服务器线程处理能力和客户端发送请求数和内容相关,内容取决处理时间和复杂度。

3.另外一个场景

在计算 1 组理论数据:服务器线程数 3,客户端 9 个请求。
第 1 个 ms:服务器第 3 个线程,先处理客户端请求包 9-3,剩余 6 个
第 2 个 ms:服务器第 3 个线程,先处理客户端请求包 6-3,剩余 3 个
第 3 个 ms:服务器第 3 个线程,先处理客户端请求包 3-3,剩余 0 个
服务器响应时间为 3ms
客户端等待时间为 1ms
客户端等待时间为 1ms*3+2ms*3+3ms*3+1ms=10ms
这里服务器 qps(每秒或者某个时间段内处理数据的能力)数值是
Qps 公式是成功处理请求包数量/(最后一个请求包结束时间 – 第一个请求包开始时间)=9/(10-1)ms=1
Ms 计,单位 s=1000


这里是一些服务器没有排队的情况数据,根据客户端请求数和内容(处理 ms 时间)和服务器线程对比,低于和等于服务器线程数,是没有排队情况,简称全速。
本章完结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暂无回复。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