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团队希望能在深入测试方向有所收益,那究竟应该怎么理解深入测试呢?
看向哪个方向深入了,一般我们会分成业务、技术深度 1、业务深度 足够了解业务需求,在产品需求阶段,能够推进产品经理对于功能设计的完善,不合理以及挂件类功能,提前劝退 当产生功能歧义时,能够指导开发对功能需求的理解,推进产品及时进行功能需求更正 功能需求、项目进度整体把控,研发整个阶段足够敏感,各环节主动 push,及时审查以及推进各阶段风险解决
2、技术深度 熟悉研发框架,能够分析缺陷产生于框架哪一层,具体原因相关 与开发进行功能实现方案探讨,能够解读开发功能具体实现方案,提前规避研发风险(很多时候都是开发告诉我们如何做的,测试可以一起加入探讨,明确需求如何实现) 对于缺陷,能够有更加明确的日志以及问题原因分析(哪块代码,由于什么导致,建议如何修改 ,一些懂代码的测试同学,是能够辅助给出具体产生原因以及修改建议的)
还有一个方向是测试基建的完善 各阶段自动化建设 各阶段效能工具的建设 各阶段验收流程的优化(也可以做为基建一部分)
多谢老铁的指点, 主要还是针对技术层面的😀 。 希望除了业务层面之外,也能带大家更深层次参与到研发的实现方案中。
组织长期技术提升培训,把开发用起来,把他们当成培训老师~~
尝试以相对狭隘的视角去理解题主的问题,限制在小的范畴去回答。
理解业务形态,针对性做建设 不同业务形态对应不同的质量风险或测试难点,如图文资讯、视频直播、电商购物必然意味着不同的前后端问题类型,深挖所负责的业务全链路,每个环节上研发做了哪些技术工作,再来看这个技术工作是否合理,做体系化(“体系” 这两个字难度真的很大)的建设和查漏补缺
不标准不规范的地方会引入混乱和沟通成本,找出并解决 比较好下手的就是研发流程,狭义上我们说需求提交、UI 设计、技术评审、测试评审、技术开发、研发自测、测试执行、灰度上线、全量上线、线上监控等等的环节,从人工执行的环节下手,做好各种标准规范去约束混乱的自发行为;再拓展一下,可以细化到每个环节的具体,比如编码实现环节,施加质量层面的编码规范(数据信息的安全隐私、组件使用的姿势等等)
研发效能提升 其实质量或测试本质上就是研发效能的一部分,拓展一下其实可以把研发效能也纳进来。是否有更好的工具平台来提升研发测试体验,如全链路日志检索平台、接口自动化平台、用例管理平台…… 这些平台数不尽说不完,还是要看研发测试的痛点。另外一些就是测试提效或测试深度,如接口抓包 mock 平台、UI 自动化框架、monkey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