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记忆力超级好 工作之后越来越差 时不时就忘事儿。
老板的思维方式,不会赚钱的技术团队不是好团队
哈哈 你哪位呀,回头和凯哥说
谢谢 祝大家都新年越来越好
同快乐,那我考虑下要不要写本书。
您哪位呀,哈哈,现在有一些付费用户了。
不算转型吧,往上走逐渐就是通用技能的拓展了,始终还是立足测试团队的,但是肯定会尝试面向测试不同类型的职能体验。
没有啊 我只是想说 IT 行业对测试有一些不理解,甚至说是偏见,但是我既然十年间都没有离开测试圈子,我还是喜欢和看好测试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倒是我想说我现在最悲观的是一些测试同学自己不拿自己当回事儿。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吧
97 是,17 不是。
哈哈,好多人都这么说呢,可能我的 2017 过得太凌乱了。
这个还招募志愿者不
期待,往年都参加了。
好完整的介绍,赞!
哈哈,这个地方不同的大牛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会认为只要是影响质量的问题 QA 都应该关注,只要是能提升对质量保障的事物,QA 都应该考虑去做。不过也有大牛的观点是,如果问题的挖掘和推动都依赖于 QA 去做,QA 最终在团队里职能都发生了变化,轮为了过程改进小组。
我个人的观点,两者之间还是需要把握一个平衡,质量的保障是全团队的事情,不同角色应该有不同角色的重点内容,就好比篮球场上中锋不应该只负责进攻,后卫可定也不是只负责防御,但是 1-5 号位又互相弥补,同样的,鼓励成员做一些全局的事情,培养在项目角色之间的锋卫摇摆人。
你的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认可的,好的测试人员是会做到从产品需求到技术实现的良好衔接的,这其中一环就是都产品设计隐含需求的挖掘。比如音乐播放器的播放中断响应,大多数的产品经理都没有想好不同类型的中断进来怎么办,但是测试是可以做好这个把我的,因为测试同学天然的思维里面就有场景中断、现场保护以及现场恢复的思维。自然而然就应该想到来了一个电话怎么办,挂了之后怎么办。
谢谢 认真看完的筒子应该不多,哈哈
嗯 以前给团队成员做过一次分享 -- 一个好的测试 应该构建项目质量的主动防御体系。被动防御体系就相当于马奇诺防线,如果对问题不能及时应对,看到德国人攻打阿登山,就只能对问题坐以待毙。
也确实在上下游沟通,想起电影《大卫戈尔的一生》,里面凯文史派西一直致力于废除死刑,并对一些证据法的判断逻辑提出了质疑。但是法官、司法体系都不接受。凯文史派西引用了这样一段话,当时对我很有感触——心理学家库伯勒·罗丝阐述过公众面对灾难带来死亡的五个发展心理学阶段分别是: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
在和上下游沟通的时候,确实我们是出于好心好意去提出问题,但是对方也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 否定你的观点,发现无法否定的时候就开始表现的很愤怒,在知道这个问题可能引发更多人更高层关注的时候胡和你讨价还价,之后问题即便是解决了,两个团队也是在抑郁情绪中接受的。
当然了,举例这个不是说咱们要回避问题,或者说准备号自损八千的解决问题。而是要劈开一条新路 -- 从开始让对方看到,他们是需要这个帮助的。比如做自动化持续集成,我们先许诺了一件事儿,研发同学你们的 app 构建打包以及分发我们管了,可以节省你们的时间,但是我们之后更高的目的是做一些改造支持持续集成。问题就稍微好解决一点了。
唯 XX 论,有些时候这是被畸形的招聘需求和一知半解的中高层领导荼毒的。我不能说没做过测试就不能完全管理测试团队,但是复用其他领域的经验来指导测试,还是多数时候不靠谱。我们自己要做好这个准备,从问题出发最后还回到问题去,这中间的路只是我们的手段罢了。
谢谢
嗯 从转管理以来,一直强调团队对全流程的把控能力。
一方面确实作为测试,一直是流程的最后一环,做事太被动,我又是一个控场选手,这让我受不了
另一方面,想提升作为测试的能力,甚至是提升项目的实施能力,都必须从全流程下手,不然完全没机会。
哈,您过奖了。
之前在简书写了几篇,发现互动一般,后来还是发现 testerhome 是测试人员的家。
关于记录和总结,我个人还是觉得蛮有必要的,我坚持写了六年的工作日报。定期就反思一下自己当时做了什么事情,自己的时间去了那里,哪里有可以提升的空间也是一目了然。也会为自己曾经稚嫩的想法无语,同时又赶快自己在变化。
最开始的时候也盲目的觉得测试就是提 bug,就是不漏测。后来发现效率低,又导向了测试工具和技术的小巷思维里面,想着如何提升技术能力。然后在工作五年左右的时候醒悟了,发现做测试无非保障两件事质量和效率。然后其他任何事情,比如技术、工具、流程都是保障质量和效率的手段。现在很多时候大家忙着提升手段深度,都忘记自己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了。
也许就像那句诗说的,我们都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何出发。
嗯嗯 有时间我就继续写,欢迎参与讨论,输出意见和看法。
谢谢,有问题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嗯 是的,之前我也面了很多掉在唯技术的思维小巷里的同学。我问他你接下来有什么职业规划,他告诉我说继续走技术路线,我问他你为什么要走技术路线,怎么走技术路线,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输出什么样的价值。不少同学能模模糊糊回答前两个问题就不知道了。我只能 fail 掉他们的同时,告诉他们,问题要反过来看,你想输出什么价值,有什么问题等着你解决,你打算有什么手段解决(技术手段也是一部分手段),最后才是你如何提升你解决问题手段的。
当然了,作为一种手段,你自然是多掌握几种好些,解决起问题来才容易游刃有余。
谢谢过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