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下 docker run 的参数说明吧
名字要以字母开头,你填的是 ip 数字,所以报错了
docker ps -a 看下已经启动了多少个容器。
看你的描述,安装 request 包和导入 request 包的是两个不同的容器
进去 docker 容器里看下这个包是否真的存在
你的公共方法里是不是漏了 chrome 这一步?
看下你的公共用例名称是否正确
点击父节点这个 lable 可以吗?
三体人那么先进,加个打印输出就知道了
例如新版本提测后,可以和线上版本的返回值对比一下是否有结构上的变动,避免对接口使用者产生影响。
尝试过 diffy,但是需要搭建相关的环境,而且报告不够直观;
现在只是在原有的接口测试基础上做多一层分发和对比。
原因是配置自动名字没同步,所以没连上数据库。 修改一下就好
上次提交漏了提交配置文件,可以更新一下 autotest_platform/app/config.py 文件:
可以写一个打开浏览器的简单用例,定时执行一下。 如果执行成功,说明机器正常。
检查一下配置的邮件服务器是否正常,配置完可以测试的
没有问题了,已经可以完整跑起来。
其实不用 allure 插件的话,不添加 node 也是可以的,所以想是不是 allure 有其他方式解决这种场景
其实用 flask 和 bootstrap,基本不用涉及 CSS,html 和 js 也不难
win 10 下的 selenium 环境问题吧,没遇到过,建议搜一下
你的是啥系统? 我好像暂时只写了支持 Windows
多了个 : ?
Json={"userphone":"11111111111", "userpwd":"12345678"}&signature=87f9059e4772c202252c7607c4899719&source=abcdefg
我意思是这一串参数转换为一个 json, signature 也是 json 其中一个参数
把你的 core service 报错截图来看看?
另外说明一下几个文件的启动顺序:
把你的参数转换成 json 格式试下
1、 core service 是否已启动
2、 是否已启动可用的 selenium 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