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们接口处理去掉的吧? 要不你直接用浏览器访问 URL 请求对比一下
我的左手战胜了我的右手
这是或的关系吧,只要放到其中一个地方,脚本能调用到这个 driver 就可以了
token 有可能和设备信息,session 等有绑定的,比如你在 A 设备登录获取到的 token,在 B 设备上发送到后台有可能解析不通过
建议你找开发了解一下具体的验证逻辑,然后再对应修改
不是可以通过 Python 命令直接把设备初始化到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上吗?
15K/人/月 是一种计算方式啊,就是一个人一个月要 15K(约等于月薪)
15K 人月是按一个月的工期来算,怎么到你这就变成了 30K?
浏览器可以,说明接口是通的。
检查对比一下两边发请求的 header,参数这些是否有什么区别吧
三百人并发是什么意思呢? 三百人同时在线但是在做不同的事情,还是有一千人在线但是其中三百人同时在做同一件事情?
其实有些事实没说错啊:测试入行门槛低;可替代成本不高;近来很多关于焦虑的帖子。
不过别人语气怎么样,该焦虑的还得焦虑。老老实实做好自己和保持竞争力吧
没有恶意啊,只是想说一下刚刚满 35 岁的大叔的真实感受:
说是实话吧,如果 35+ 已经小有所成或者成为大牛,是没什么时间加群的;如果 35+ 还和你一样迷茫,不知道怎么走,和你凑在一起你想想是互相激励,还是更多地互相传递负能量?
其实我觉得你们的系统越复杂,越没办法用简单的 Excel 或者 json 之类的通用模板来管理测试数据和测试用例。
还不如老老实实地用 pytest 写吧,把要引用的数据或者登录状态在初始化的时候缓存起来,在具体 case 里面调用。
你做测试的目的是什么?
你做接口测试的目的是什么?
你做接口测试自动化的目的是什么?
85 年的大叔表示感到冒犯
19 年应届毕业生,基本上就是测试行业里最朝气最新鲜的力量了;然而你却在讲什么中年危机,让我们这种工作十几年的大叔情何以堪?
说句不客气的,年轻就是资本。互联网行业是各种技术最活跃,更新最快速的了,只要你认真学,大把你成长的机会。对于我们这种中年大叔来说,刚毕业的后生最可畏:学东西快,精力充足又能熬,过两年分分钟就把我们淘汰掉了。
不过年轻是资本,但别以为自己资本很足,留给你上位和快速成长的时间并不长。三五年内赶紧把该学的学了,掌握几项核心竞争力,后面的路才会越走越好。
我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场景,用 Python 实现的加密解密和开发用 Java 写的怎么都对不上。
后来放弃了,让开发导一个 jar 包,然后在 Python 里调用 jar 包来加解密。
没测试过盒子。不过盒子好像一般不支持触屏控制,会不会是这个原因导致 click 没反应?
看起来不错,之前用 docker 跑的 selenium server 也想尝试一下换成 zalenium 的,后来没时间弄了?
一般来说会按不同的阶段区分以下环境:开发,测试,预生产,生产。
开发环境:用以开发联调。如果有什么环境改动,比如数据库加字段改字段,以及开发库的代码等,都会先在开发环境部署并且进行开发调试。
测试环境:比起开发环境会相对稳定。只有开发联调和内测通过的变动,才应该更新到测试环境。所以由于开发和测试处于不同的阶段,测试环境和开发环境是需要区分开的。
预生产环境:在正式部署到正式环境之前需要在预生产环境进行部署验证。因此预生产环境是需要和生产环境一致,或者比生产环境早一个版本的(在预部署阶段)
生成环境: 不用细说了。
我们之前的代码会有 dev, qa, release, release-tag 四个库去对应上面四个环境:
你说的是 ride 吧
我们也是用 rf ,只不过是直接在 pycharm 里写用例,所以 Python 3.0 都是支持的
我们都是直接在 pycharm 写用例代码,不存在 3.0 版本不支持的烦恼
吐槽一下:可以把你文字里那些突兀的空格去掉,和那些用错的标点符号改正过来吗?
把你完整的代码和报错贴出来会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