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模式有利有弊:
3 年前,我们就是这种模式,每个测试是工作在开发组内的。 好处是对于这个技术层的纵深会有提高。你会经常接触到源码,框架。你需要设计特有的自动化来进行功能/性能甚至白盒测试。技术发展是突飞猛进。
不好的地方是话语权,如果领导认同质量管控,给与话语权, 那还好, 不认同那就是背锅工具人了。
测试人员是横跨所有技术层次的,前端/后端/数据/模型/抓取 等技术层, 除了全栈, 很少有人能了解/知晓全部的设计以及关联性。而且加上测试人员对于产品的需求理解。
这个时候测试人员非常适合作为团队内沟通的桥梁,这个是团队战略价值。
测试现在已经开始左移右移了, 左移可以防微杜渐,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右移可以警钟长鸣,将经验教训带到下一个项目中。这都是价值所在啊。只不过不一定所有老大都有这个意识。
测试的尽头啊, 个人浅薄理解:
技术深入,做技术专家, 一个好的测试做起技术应该也是完全没有问题。 只是分工和侧重点不同而已。
深入产品和项目, 那就是产品专家/项目技术经理, 负责团队沟通以及项目进度。
半技术半管理, 那就是测试经理/负责人。
日志加了, 如果是和产线一套模板/服务, 也不怎么费开发。
日志留存个 1 天/周( 根据你们测试场景),也没有很大开销, 按需测试也没那么多的流量。
好处就是, 容易朔源, 也方便定位问题。
监控的好处就不用说了,测试环境不加监控,挂了你都不知道。后面就各种项目来了临时救火修环境。
最简单就是把现有的自动化测试, 在测试环境每天跑一版,能定期回归,又能保证测试环境可用性。
利远大于弊
可以在服务器上搭一个 docker registry,本地 build 好镜像了就内网推上去,方便管理。
Excel 的话, 对于共享/分发/同步 可能不友好.
JIRA 类似的 bug 管理系统应该都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搜索/反馈/统计/分类, 都可以在 JIRA 上很好的实施.
google doc,支持多表 query,缺点是要 ***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