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公司做一个兼容性测试平台,也上网查了很多资料,虽然前期做的时候是针对兼容性测试的,但是实现的思路还是用例统一管理多机并行,所以后期还会支持功能测试。这里可能就涉及到真机和模拟器的问题了,兼容性测试肯定是需要用真机的,但是功能测试通过真机还是模拟器呢?假如功能测试用例有 5000 条(本文中涉及的用例都是指的 UI 的,测试均指自动化测试),如果不并发执行基本上是需要个漫长的过程,并行就需要你大量的机器,用真机就需要很大的成本,模拟器对功能的测试与真机测试差别有多大?由于以前没接触过 APP 自动化测试,所以有很多问题不太懂,这里抛出来,希望有经验的能指点一二。
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疑问列表
- 功能测试用真机和模拟器差别大吗?这里看到了一个链接:https://testerhome.com/topics/3893
- 功能测试时多机并行的问题,分发到各个终端执行的用例都是业务模块划分的吗?还是有其他划分的方式?
- 兼容性测试大家关注的除了安装、卸载、启动以及分辨率导致的显示问题,还有其他的关注点吗?
- 兼容性测试执行的用例是基于什么维度考虑的,需要把功能测试的用例全部执行一遍吗?还是专门设计用例?如果不执行功能用例,会不会不同机型出现功能性的兼容性问题(如交互问题,js 不能正常执行等)?
- 下图网上找的关于真机和模拟器优缺点对比的图,为了标注出处就把华为的标截上了,供大家讨论参考,其实关于 “定制化 x86 的 IMAGE,性能跟真机相仿” 这个不太理解,实说他们的机器都是定制的,和普通的机器不同,我们普通的机器达不到这种效果吗?
↙↙↙阅读原文可查看相关链接,并与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