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 的全称是 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 AI 领域的 应用商店。
在 MCP 出现之前,每个大型语言模型(如 Claude、ChatGPT 等)的能力都是固定的、封闭的。它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完全由开发它们的公司决定。用户无法轻松地让 AI 助手直接读取自己电脑上的文件、查询数据库或者控制自己的专属软件。
MCP 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的。它是一个开放的通信标准,允许外部工具、数据源和服务(我们称之为 Resources)以一种安全、标准化的方式 “插入” 到兼容 MCP 的 AI 应用程序中。
理解了 MCP,MCP Server 就很好解释了:
MCP Server 就是一个遵循 MCP 协议标准的独立程序。它的核心职责是作为 AI 应用程序(客户端)和外部资源(如工具、数据)之间的桥梁或翻译官。
它 “服务” 于谁? 它服务于兼容 MCP 的 AI 应用程序(称为 MCP Client),例如 Cursor / Pycharm / Trae / Kiro / Claude Desktop 等支持 MCP 协议的应用。
它 “提供” 什么? 它向客户端暴露(Expose) 一系列定义好的功能,比如:
工具(Tools):可供 AI 调用的函数。例如:“读取指定文件”、“执行 Shell 命令”、“查询天气预报”。
数据源(Resources):可供 AI 查询的静态或动态数据。例如:“获取当前股票价格”、“读取我的笔记内容”、“列出我的待办事项”。
提示词模板(Prompts):预定义的提示词片段,用户可以直接使用。
简单比喻:
AI 应用(MCP Client) 就像一个只有基本功能的智能手机。
MCP Server 就像一个一个的 App(例如:微信、地图、银行软件)。
MCP 协议 就是 iOS 或 Android 系统,规定了 App 如何被安装、如何与手机系统通信。
通过安装不同的 MCP Server(App),你的 AI 助手(手机)就获得了无限扩展的新能力。
平时我们使用 ai 应用时,即使给它一个比较完整的 Prompt 让它生成一段代码,ai 也很难一次性生成可以完全运行且正确的代码,会有大量的改动以及审批工作。
这个 MCP Server 可以将我们的需求拆解,生成需求文档、设计文档并且生成对应的 task,可以按需审批;且过程是可以在 web 端可视化的,比在代码编辑器中审批方便很多。
该 MCP Server 的工作流:
按需审批执行 Task
根据具体实现,检查是否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Github 地址:
https://github.com/Pimzino/spec-workflow-mcp
UI 自动化的 Playwright 目前已有框架,在使用时,需要使用 Playwright 自带的录制工具 codegen 来生成代码,会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脚本;
但是生成的代码需要人工进行二次封装,并且稳定性不高,需要逐步调试。
此时可以使用 Playwright-MCP 来进行代码生成以及封装。
Playwright-MCP 优点:
使用步骤:
待脚本生成后,浏览器会运行一遍生成的脚本
代码生成后,可能会有运行失败的情况,AI 会自动帮我们修正代码,并且尝试运行。
运行确认无误后,点击 Accept,接受代码,完成用例编写。
Github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