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Test腾讯质量开发平台 浅谈软件工程师的代码素养

腾讯WeTest · 2018年05月18日 · 最后由 Ikaros灬 回复于 2018年05月18日 · 2167 次阅读

作者:孟健, 腾讯 web 前端开发 工程师

商业转载请联系腾讯 WeTest 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链接:http://wetest.qq.com/lab/view/384.html


WeTest 导读

写这篇文章时内心是比较忐忑的,因为文章的话题范围非常大,怕自己驾驭不了。在实际工作中,维护过很多类型的代码,其中不乏高级工程师完成的逻辑,大家的需求能力都很不错,能够快速满足产品的需要,但很少能有人能注意到代码的整洁度,甚至很多代码经过多人维护后已经变得无法再进行任何一处的修改,最后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进行重构。因此我决定还是写一篇文章来 “浅谈” 软件工程师应具备的代码素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水平所限,如有不当之处还请不吝指正~

“程序是写给人读的,只是偶尔让计算机执行一下。” ——Donald Ervin Knuth(高德纳)


一、关于代码素养

我们常常谈到 “素养” 一词,是指个人在专业领域内实践训练而成的一种修养,在不同的领域中有不同的体现,如在音乐领域中,“音乐素养” 是指个人对于音乐的感觉程度,对音高节奏的把控,对不同流派音乐的鉴赏能力等,而在编程领域,也有不同的素养,反映出对基本功、代码整洁度、专业态度等等方面,所谓 “代码素养”,简单来说,就是指代码写的是否优雅美观可维护。

绝对完美的代码是不存在的,代码素养并不是指完美主义。在翻译领域有 “信,达,雅” 的标准,“雅” 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要达到它,需要有比较高的水准和经验积累。类比到编程领域,我们在编程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将业务逻辑实现出来,而不是如何把代码优雅地写出来,所以写代码没有所谓的绝对优雅。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前端工程师,确切的说,应该是专业的软件工程师,编写优雅的代码应当是时刻保持的追求,它更像是一个准绳,如同每个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谓原则,所谓底线,体现出所谓的 “代码素养”。

二、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原义指窗户破损了,建筑无人照管,人们放任窗户继续破损,最终自己也参与破坏活动,在外墙上涂鸦,任垃圾堆积,最后走向倾颓。

破窗理论在实际中非常容易出现,往往第一个人的代码写的不好,第二个人就会有类似 “反正他已经写成这样了,那我也只能这样了” 的思想,导致代码越维护越冗杂,最后一刻轰然坍塌,变成无人想去维护的垃圾。

三、整洁的代码

整洁的代码如同优美的散文,试想读过的一本好书,能够随着作者的笔锋跌宕起伏,充满了画面感,调动了自己的喜怒哀乐。代码虽然没有那样的高潮迭起,但整洁的代码应当充满张力,能够在某一时刻利用这种张力将情节推向高潮。

我更喜欢把写代码类比于写文章讲故事,写代码是创作的过程,作者需要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通过代码的形式展现出来,而整洁的代码如同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不好的代码则让人感觉毫无头绪,通篇不知道在讲什么。

四、整洁代码原则

在现代化的前端开发中,有很多自动化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写出规范的代码,如 eslint,tslint 等各种辅助校验工具,知名的规范如 google 规范、airbnb 规范等等也从各个细节方面约束,帮助我们形成合理规范的代码风格。

本小节不再重复语言层面的代码风格,根据实际重构项目,总结出一系列开发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的原则,按照重要程度优先级排列。

1. DRY(Don’t Repeat Yourself)

相信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大家都听说过最基本的 DRY 原则,很多设计模式,包括面向对象本身,都是在这条原则上做努力。

DRY 顾名思义,是指 “不要重复自己”,它实际上强调了一个抽象性原则,如果同样或类似的代码片段出现了两次以上,那么应该将它抽象成一个通用方法或文件,在需要使用的地方去依赖引入,确保在改动的时候,只需调整一处,所有的地方都改变过来,而不是到每个地方去找到相应的代码来修改。

在实际工作中,我见过两种在这条原则上各自走向极端的代码:

● 一种是完全没有抽象概念,重复的代码散落在各处,更奇葩的是,有一部分的抽象,但更多的是重复,比如在 common 下抽取了一个 data.js 的数据处理文件,部分页面中引用了该文件,而更多页面完全拷贝了该文件中的几个不同方法代码。而作者的意图则是令人啼笑皆非——只用到小部分代码,没必要引入那么整个文件。且不论现代化的前端构建层面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即使是引入了整个大文件,这部分多余的代码在 gzip 之后也不会损失多少性能,但这种到处 copy 的行为带来后续的维护成本是翻倍的。

● 对于这种行为还遇到另外一个理由,就是工期时间短,改不动之前的代码,怕造成外网问题,那就拷贝一份相同的逻辑来修改。比如支付逻辑,原有的逻辑为单独的 UI 浮层 + 单个支付购买,现在产品提出 “打包购买” 需求,原有的代码逻辑又比较复杂,出现了 “改不动” 的现象,于是把 UI 层和购买逻辑的几个文件整个拷贝过来,修改几下,形成了新的 “打包购买” 模块,后来产品又提出 “按条购买”,按照上述” 改不动 “原则,又拷贝了一份 “按条购买” 的模块。这样一来调用处的逻辑就会冗余重复,需要根据不同的购买方式引入不同 UI 组件和支付逻辑,另外如果新添需求,如支持 “分期付款”,那么将改动的是非常多的文件,最可悲的是,最后想要把代码重构为一处统一调用的人,将会面对三份 “改不动” 的压力,需要众多逻辑中对比分析提取相同之处,工作量已经不能用翻倍来衡量,而这种工作量往往无法得到产品的认同和理解。

● 另一种极端是过度设计,在写每个逻辑的时候都去抽象,让代码的可读性大大下降,一个简单的 for 循环都要复用,甚至变量定义,这种代码维护起来也是比较有成本的,还有将迥然不同的逻辑过度抽象,使得抽象方法变得非常复杂,经常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这也是将该原则排在首位的原因,这种行为导致的重构工作量是最大的,保持良好的代码维护性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责任,如果自己在这方面逃避或偷懒,将把这块工作量翻倍地加在将来别人或自己的身上。

2. 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SRP 也是一个比较著名的设计原则——单一职责,在面向对象的编程中,认为类应该具有单一职责,一个类的改变动机应当只有一个。

对于前端开发来说,最需要贯彻的思想是函数应当保持单一职责,一个函数应当只做一件事,这样一来是保证函数的可复用性,更单一的函数有更强的复用性,二来可以让整体的代码框架更加清晰,细节都封装在一个个小函数中。另外一点也和单一职责有关,就是无副作用的函数,也称纯函数,我们应当尽量保证纯函数的数量,非纯函数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当尽量减少它。

把 SRP 原则排在第二位,因为它非常的重要,没有人愿意看一团乱麻的逻辑,在维护代码时,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所有的数据定义、数据处理、DOM 操作等等一系列细节的代码全部放在一个函数中,导致这个函数非常的冗长,让人本能地产生心理排斥,不愿去查看内部的逻辑。

所有的复杂逻辑放在一个函数中,相信大家看到这样的代码都会眉头一皱:

show: function(a, b) {

   if (!isInit) {

           init();

           isInit = true;

       }

       // reset

       this.balance = 0;

       this.isAllBalance = false;

       var shouldShowLayer = true,

           preSelectedTermId = 0,

           needAddress = course.address_state,

           showTerms,

           termsObj;

       var hasPunish = false;

       this.course = course = course || {};

       opt = opt || {};

       opt.showMax = opt.showMax || 6;

   (isIosApp || b.isIAP) && (usekedian = !0, priceSymbol = '<i class="icon-font i-kedian"></i>'),

   f.splice(b.showMax), layer.show({

       $container:b.$container,

       content:termSelectorTpl({

           terms:f,

           curTermId:b.curTermId || d,

           name:a.name,

           hasPunish:h,

           userInfo:j

       }, {

           renderTime:T.render.time.renderCourseTime,

           renderCourseTime:renderCourseTime,

           hideUserInfo:b.hideUserInfo,

           hideTitle:b.hideTitle,

           hidePayPrice:b.hidePayPrice,

           confirmText:b.confirmText,

           sys_time:a.sys_time

       }),

       cls:"term-select-new",

       allowMove:function(a) {

            return opt.allowMove || ($target.closest('.select-content').length &&

                       $('.term-select-new .select-time').height() +

                       $('.term-select-new .select-address').height() +

                       $('.term-select-new .select-discounts').height() > (winWidth > 360 ? 190 : winWidth > 320 ? 175 : 150));

       },

       afterInit:function(c) {

          if (needAddress) {

                       that.loadAddress();

                       // 如果需要地址,且是 app 的话,屏幕可见性切换时需要更新下地址

                       if (isApp) {

                           $(document).on(visibilityChange, function (e) {

                               // console.log('visibilityChange',document[hidden]);

                               if (!document[hidden]) {

                                   // true 参数表示必须刷新

                                   that.loadAddress(true);

                               }

                           });

                       }

                   }

                   that.afterTermSelect();

                   $dom.on('click', '.layer-close', function() {

                       setTimeout(function() {

                           !opt.noAutoHide && layer.hide();

                       }, 100);

                       opt.onCancel && opt.onCancel();

                   });

                   $dom.on('click', '.term', function(e) {

                       var $this = $(this);

                       var $terms = $('.term');

                       if (!$this.hasClass('disabled')) {

                           $terms.removeClass('selected');

                           $this.addClass('selected');

                       }

                       that.afterTermSelect();

                   });

                   $dom.on('click', '.layer-comfirm', function(e) {

                       var $this = $(this);

                       var termId = $dom.find('.term.selected').data('term-id');

                       var termName = $dom.find('.term.selected').find('.term-title').html();

                       var discountId = $dom.find('.discounts-list_item.selected').data('discount-id');

                       var couId = $dom.find('.discounts-list_item.selected .discounts-coupon').data('cou-id');

                       var directPay = false;

                       // ios 手Q IAP

                       if (that.toRecharge) {

                           // 需要充值的金额数目

                           var toRechargePrice = that.curPrice - that.balance;

                           if (isIosApp) {

                               require.async('api', function (api) {

                                   api.invoke('api', 'balanceRecharge', {

                                       amount: toRechargePrice

                                   });

                                   // 充值完成设置回调

                                   api.addEventListener('balanceRechargeCallBack', function(data) {

                                       // 支付成功的话

                                       // code=0为成功,其他表示失败

                                       // mode=1表示走充值档位回调,2表示直接充值回调,如果ios 直接充值成功则直接支付

                                       var directPay = data.code === 0 && data.mode === 2;

                                       // 执行回调刷新数据

                                       that.toGetBalance(that.course, termId, function() {

                                           directPay && $this.trigger('click');

                                       });

                                   });

                               });

                           } else {

                               var toRechargePrice = that.curPrice - that.balance;

                               if (that.rechargeMap &&

                                   Object.keys(that.rechargeMap).indexOf("" + toRechargePrice) > -1) {

                                   that.opt.onComfirmClick && that.opt.onComfirmClick(1);

                                   iosPay.iosRecharge({

                                       productId: that.rechargeMap[toRechargePrice],

                                       count: toRechargePrice,

                                       succ: function() {

                                           that.toGetBalance(that.course, $('.term.selected').data('term-id'));

                                       }

                                   });

                               } else {

                                   that.opt.onComfirmClick && that.opt.onComfirmClick(2);

                                   // T.jump('/iosRecharge.html?_bid=167&_wv=2147483651');

                                   that.jumpPage('/iosRecharge.html?_bid=167&_wv=2147483651');

                               }

                           }

                           return;

                       }

                       if (!termId) {

                           require.async(['modules/tip/tip'], function(Tip) {

                               Tip.show(opt.dialogTitle);

                           });

                           return true;

                       }

                       // check address

                       if (needAddress && !that.addressid) {

                           if (course.must_fill_mailing || !$dom.find('.select-address').hasClass('z-no')) {

                               // 没填地址的话地址框要标红,然后需要滑到视窗让用户看到

                               var $cnt = $dom.find('.select-content');

                               var $addressWrap = $dom.find('.select-address_wrapper').addClass('z-err');

                               var cntRect = $cnt[0].getBoundingClientRect();

                               var addressBoxRect = $addressWrap[0].getBoundingClientRect();

                               // console.log('>>>>> ', cntRect, addressBoxRect);

                               if (addressBoxRect.bottom > cntRect.bottom) {

                                   $cnt.scrollTop($cnt.scrollTop() + (addressBoxRect.bottom - cntRect.bottom));

                               }

                               return;

                           }

                       }

                       if (that.isAllBalance && that.opt.onComfirmClick) {

                           that.opt.onComfirmClick(3);

                       }

                       opt.cb && opt.cb(termId, discountId, couId, termName, that.isAllBalance, that.payBalance, that.addressid);

                       setTimeout(function() {

                           !opt.noAutoHide && layer.hide();

                       }, 300);

                   });

                   $dom.on('click', '.discounts-list_item', function(e) {

                       var $this = $(this);

                       var $discounts = $('.discounts-list_item');

                       var isSelected = $this.hasClass('selected');

                       if (!$this.hasClass('disabled')) {

                           $discounts.removeClass('selected');

                           $this.addClass(isSelected ? '' : 'selected');

                           that.setPayPrice();

                       }

                   });

                   $dom.on('click', '.address-person .i-edit2, .address-add', function() {

                       var termId = $dom.find('.term.selected').data('term-id');

                       var courseId = that.course.cid;

                       var src = '/addrEdit.html?_bid=167&_wv=2147483649&ns=1&fr=' + (location.pathname.indexOf('allCourse.html') > -1 ?

                           4 : location.pathname.indexOf('courseDetail.html') > -1 ? 2 : 3) + '&course_id=' + courseId + '&term_id=' + termId;

                       // T.jump(src);

                       that.jumpPage(src);

                   }).on('click', '.select-address_title .i-right-light', function(e) {

                       var $addressDom = $dom.find('.select-address');

                       var isOpen = !$addressDom.hasClass('z-no');

                       if (isOpen) {

                           $addressDom.addClass('z-no');

                           that.theAddressid = that.addressid;

                           that.addressid = undefined;

                       } else {

                           $addressDom.removeClass('z-no');

                           that.addressid = that.theAddressid;

                       }

                   });

               }

           });

       } else {

           opt.cb && opt.cb(opt.curTermId || preSelectedTermId);

       }

}



单一职责并不一定要通过很多函数来完成,也可以用分段达到目的,如同这样:

show(data) {

   data && this.setData(data);

   const renderData = {

       data: this.data,

       courseData: this.data.courseData,

       termList: this.termList,

       userInfo: this.userInfo,

       addrList: this.addrList,

       isIAP: this.isIAP,

       balance: betterDisplayNum(this.balance),

       curPrice: betterDisplayNum(this.curPrice),

       curTermId: this.curTermId,

       discountList: this.discountList,

       curDisId: this.curDisId,

       jdSelectId: this.jdSelectId,

       curAddrId: this.curAddrId

   };

   const formatters = {

       // formatters

       termFormatter,

       priceFormatter,

       okBtnFormatter,

       balanceFormatter,

       priceFormatterWithDiscount

   };

   console.log('[render data]: ', renderData);

   const html = payLayerTpl(renderData, formatters);

   // 记录滚动条位置

   this._setScrollTop();

   // 防止重复append

   if (this.$view) {

       this.$view.replaceWith(html);

   } else {

       this.$container.append(html);

   }

   afterUIRender(() => {

       this.$view = $('.' + COMPONENT_NAME).show();        

       this._setContentHeight();   // 动态设置滚动区域的高度

       this._restoreScrollTop(); // 恢复滚动位置

       this._initEvent();  

       this._initCountDown();  // 限时折扣倒计时        

   });

}

虽然这个函数也没有维持单一职责,但通过 “分段” 的形式清晰的表明了内部的流程逻辑,这样的代码看起来就会比所有细节揉在一个函数中好很多。

对于单一职责来说,保持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主要在于职责的拆分,有时过于细致的职责拆分也会给阅读带来比较大的困难,对于这种情况,还是拿写作来对比,单一职责相当于文章的一个 “段落”,对于文章来说,每个段落都有它的中心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描述出来,如果你发现函数的中心思想很模糊,或者需要很多语言去描述它,那也许它已经有很多个职责该拆分了。

3. LKP(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

LKP 原则是最小知识原则,又称 “迪米特” 法则,也就是说,一个对象应该对另一个对象有最少的了解,你内部如何复杂都没关系,我只关心调用的地方。

保持暴露接口的简介易用性也是 API 设计的通用规则,在实际中发现了这样的一个 UI 组件:

module.exports = {

   show: function(course, opt) {

       // 此处省略一堆逻辑

   },

   jumpPage: function(url) {

       // 此处省略一堆逻辑

   },

   afterTermSelect: function() {

       // 此处省略一堆逻辑

   },

   setPrice: function() {

       // 此处省略一堆逻辑

   },

   setBalance: function() {

       // 此处省略一堆逻辑

   },

   toGetBalance: function(course, curTermId, cb) {

       // 此处省略一堆逻辑

   },

   setDiscounts: function(course, curTermId, curPrice) {

       // 此处省略一堆逻辑

   },

   filterDiscounts: function(discounts, curPrice) {

       // 此处省略一堆逻辑

   },

   isSuitCoupon: function(cou, curPrice) {

       // 此处省略一堆逻辑

   },

   setPayPrice: function() {

       // 此处省略一堆逻辑

   },

   setTermTips: function(wording) {

       // 此处省略一堆逻辑

   },

   loadAddress: function(needUpdate) {

       // 此处省略一堆逻辑

   },

   setAddress: function(addressid) {

       // 此处省略一堆逻辑

   }

}

这个 UI 组件暴露了非常多的方法,有业务逻辑,有视图逻辑,还有工具方法,这时会给维护者带来比较大的困扰,本能的以为这些暴露出去的方法都在被使用,所以想重构其中某些方法都有些不好下手,而实际上,外部调用的方法仅仅是 show 而已。

一个好的封装,无论内部多么复杂,它暴露出来的一定是最简洁实用的接口,而内部逻辑是独立维护的,如上述代码,作为一个 UI 组件来说,提供最基本的 show/hide 方法即可,有必要时可加入 update 方法自更新,而无需暴露众多细节,造成调用者和维护者的困扰。

4. 可读性基本定理

可读性基本定理——“代码的写法应当使别人理解它所需的时间最小化”。

代码风格和原则不是一概而论的,我们经常需要对一些编码原则和方案进行取舍,例如对于三元表达式的取舍,当我们觉得两种方案都占理时,那么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可读性基本定理,无论写法多么的高超炫技,最好的代码依旧是让人第一时间能够理解的代码。

5. 有意义的名称

代码的可读性绝大部分依赖于变量和函数的命名,一个好的名称能够一针见血地帮助维护者理解逻辑,如同写文章中的 “文笔”,文笔优异者总能将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不过要起好名称还是很难的,尤其是我们不是以英语为母语,更是添加了一层障碍,有些人认为纠结在名称上会导致效率变低,开发第一时间应该完成需求的开发。这样说并没有错,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应当专注于功能逻辑,但不要完全忽视命名,所谓 “文笔” 是需要锻炼的,思考的越多,命名就会愈加的水到渠成,到后来也就不太会影响工作效率了。

在这里推荐鲍勃大叔提到的童子军规,每一次看自己的代码,都进行一次重构,最简单的重构便是改名,也许一开始觉得命名还比较贴合,但逻辑越写越不符合初始的命名了,当回顾代码时,我们可以顺手对变量和方法进行重新命名,现代编辑工具也很容易做到这一点。

文不对题的命名是最可怕的,如:

{

   if (opts.param.passcard || (T.bom.get('autopay') && T.bom.get('term_id'))) {

       selectToPay({

           result: {}

       }, opts);

   } else {

       DB.checkTimeConflict({

           param: {

               course_id: opts.param.courseId,

               term_id: opts.param.termId

           },

           succ: function(data) {

               selectToPay(data, opts);

           },

           err: function(data) {

               dealErr(opts, data);

           }

       });

   }

}

这个函数被命名为 check* 开头的,本意是检测课程时间是否冲突,但内部逻辑却包含了支付整个流程,此时对于调用者来说,如果不去细看内部逻辑,很有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 check 函数没有副作用导致事故发生。

6. 适当的注释维护

注释是一个比较有争议性的话题,有人认为可读的函数变量就很清晰,不需要额外的注释,且注释有不可维护性,如:

// 1-PC, 2-android手QH5, 3-android APP, 4-ios&非手QH5, 5-IOS APP

var platform = isAndroidApp ? 3 : isIosApp ? 5 : 4;

实际上,这个字段的含义早已发生了改变,但由于修改者只修改了逻辑,并没有注意到这一行注释,导致这个老注释提供了错误信息,此时的注释不仅变成了无效注释,甚至会导致维护人的误解,造成 bug 的产生。

对于这种情况,要么维护注释,要么在注释里面注明接口文档,维护文档,在其他情况下,适当的注释是有必要的,对于复杂的逻辑,如果有一个简练的注释,对于代码可读性的帮助是极大的,但有些不必要的注释可以去掉,注释的取舍关键在于可读性基本定理,如:

{

   if (rule.hideEndTerms && term.is_end) {

       return false;   // 隐藏已结束的期

   }

   if (rule.hideSignEndTerms && term.is_out_of_date) {

       return false;   // 隐藏已结束报名的期

   }

   if (rule.hideAppliedTerms && courseUtil.isTermApplied(term)) {

       return false;   // 隐藏已报名的期

   }

   if (rule.hideZeroAllowedTerms && courseUtil.isTermZero(term)) {

       return false;   // 隐藏名额已满的期

   }

   if (rule.productType === productType.PACKAGE) {

       return false;   // 隐藏课程包的班级

   }

   return true;

};

对于上述逻辑来说,虽然通过变量可以大致猜出功能含义,但一眼看上去就能清晰掌握逻辑结构,归功于注释的简明与清晰。

小结

本文提到的 6 个代码编写的原则,前三个偏向于代码维护性,后三个偏向于代码可读性,整个可维护性和可读性构成了代码的基本素养。作为一名前端开发工程师,想要拥有良好的代码素养,首先要让自己的代码可维护,不给别人的维护带来巨大的成本和工作量,其次尽量保证代码的美观可读,整洁的代码人见人爱,如同阅读一本好书,令人心情愉悦。

” 代码素养 “是一种态度,真正热爱编程的程序员一定不会缺失 “代码素养”。我们通常称 “写代码” 为 “程序设计”,而不是 “程序编写”,“设计” 一词体现出了我们的代码是一件作品,也许不如 “艺术品” 那么精致,但也不是什么粗麻烂布,如果在写代码时天马行空,得过且过,抱着只要能实现功能的思想,那这部 “作品 “是不具有观赏价值的,这不仅仅体现出代码编写者的” 不专业”,更是反映出对待编程这件事的态度,代码的整洁程度、可维护性取决于你是否真正 “在意” 你的代码,每个程序员不一定热爱编程,但请你一定要以 “认真” 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专业。

"clean code"的作者鲍勃大叔提到,有人曾送给他一条腕带,上面写着 “Test Obsessed”,他发觉自己带上后再也无法取下了,不仅是因为腕带很紧,更是因为它也是一条精神上的紧箍咒。在编程时,我们下意识的看下自己的手腕,是否能发现一条隐形的腕带呢?


腾讯 WeTest 为您提供一站式游戏/APP 应用测试服务,点击 http://wetest.qq.com 即可使用。
腾讯 WeTest 有奖征文活动进行中,欢迎投稿!了解详情:
http://wetest.qq.com/lab/view/379.html
如果对使用当中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系腾讯 WeTest 企业 QQ:800024531

共收到 1 条回复 时间 点赞

好文章,我平时在自己写测试需要的公共类的时候都会想到底怎么写更清晰,更简洁,因为有时候自己写的东西过两个星期不看,都不知道是什么了。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