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工具 手把手教你打造一个可视化接口自动化测试系统

瘦客 · 2018年04月20日 · 最后由 liya678 回复于 2019年06月20日 · 3629 次阅读

现如今,接口开发几乎成为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标配了,无论是 web 还是 app,哪怕是小程序,都离不开接口作为支撑,当然,这里的接口范围很广,从 http 到 websocket,再到 rpc,只要能实现数据通信的都可以称之为接口,面临着如此庞大的接口数据,如果更好的管理和测试他们都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很多业务场景是需要多个接口进行联调的,因此在接口开发完成后,一轮自动化测试能快速反馈出当前系统的状况,面对这样的需求,一个对测试人员友好的可视化接口自动化测试系统就显得必不可少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实现一个小型的 http 接口自动化测试系统!

我们拿 DOClever 做为这套系统的范本进行阐述,因为它是开源的,源码随时可以从 GitHub 和 OSChina 上获取,同时,这套系统内置了完整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从无需一行代码的 UI 测试用例编写,到更强大更灵活的代码模式,都提供了很友好的支持。

系统需求:

  1. 能在一个测试用例里可以对一个接口自由编辑其入参,运行并判断出参是否正确,同时可以查看该接口完整的输入输出数据

  2. 能在一个测试用例里可以对一组接口进行测试,自由调整他们的执行顺序,并根据上一接口的出参作为下一接口的入参条件。

  3. 能实现基本的逻辑判断,比如 if,elseif,同时可以自定义变量用于存储临时值,并且定义当前用例的返回值。

  4. 提供一组辅助工具,可以快速实现数据打印,断言,用户输入,文件上传等操作。

  5. 能在一个测试用例里嵌入其他的测试用例,并自由对其测试用例传参,获取返回值来实现数据上的联动

  6. 当用户输入时,可以实现快速提示,自动完成,让用例的编辑更友好!

准备条件:

1.我们采用 nodejs+mongodb 的架构设计,node 端采用 express 框架,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你的喜好选择 koa 或者其他框架

2.前端我们采用 vue+elementUI 来实现展示,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数据的快速响应和 element 提供丰富的 UI 支持来帮助我们快速搭建可视化页面。

架构设计:

先给出一张自动化测试的动态图:

那么,我们首先就从最基层的代理服务端来说起如果对接口数据进行转发。

所谓的接口数据转发无非就是用 node 做一层代理中转,好在 node 其实很擅长做这样的工作,我们把每一次的接口请求都看作是对代理服务端的一次 post 请求,接口的真实请求数据就直接作为 post 请求数据发给代理服务器,接口的 host,path,method 等数据都会包装在 post 请求的 http header 里面,然后我们用 node 的 stream 直接 pipe 到真实请求上去,在接受到真实的接口返回数据后,会把这个数据 pipe 到原先 post 请求的 response 上面去,这样就完成了一次代理转发。

有几点需要注意的是:

1.你在发送请求前需要判断当前的请求是 http 还是 https,因为这涉及到两个不同的 node 库。

2.你在转发真实请求前,需要对 post 过来的 http header 进行一次过滤,过滤掉 host,origin 等信息,保留客户需要请求的自定义头部和 cookies.

3.很多时候,接口返回的可能是一个跳转,那么我们就需要处理这个跳转,再次请求这个跳转地址并接受返回数据.

4.我们需要对接口返回过来的数据进行一个一次过滤,重点是 cookie,我们需要处理 set-cookie 这个字段,去掉浏览器不可写的部分,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调用登陆接口的时候,可以在本地写入正确的 cookie,让浏览器记住当前的登陆状态!

5.我们用一个 doclever-request 自定义头部来记录一次接口请求的完整 request 和 response 过程!

下面是实现的核心代码,在此列举出来:

var onProxy = function (req, res) {
    counter++;
    var num = counter;
    var bHttps=false;
    if(req.headers["url-doclever"].toLowerCase().startsWith("https://"))
    {
        bHttps=true;
    }
    var opt,request;
    if(bHttps)
    {
        opt= {
            host:     getHost(req),
            path:     req.headers["path-doclever"],
            method:   req.headers["method-doclever"],
            headers:  getHeader(req),
            port:getPort(req),
            rejectUnauthorized: false,
            requestCert: true,
        };
        request=https.request;
    }
    else
    {
        opt= {
            host:     getHost(req),
            path:     req.headers["path-doclever"],
            method:   req.headers["method-doclever"],
            headers:  getHeader(req),
            port:getPort(req)
        };
        request=http.request;
    }
    var req2 = request(opt, function (res2) {
        if(res2.statusCode==302)
        {
            handleCookieIfNecessary(opt,res2.headers);
            redirect(res,bHttps,opt,res2.headers.location)
        }
        else
        {
            var resHeader=filterResHeader(res2.headers)
            resHeader["doclever-request"]=JSON.stringify(handleSelfCookie(req2));
            res.writeHead(res2.statusCode, resHeader);
            res2.pipe(res);
            res2.on('end', function () {

            });
        }
    });
    if (/POST|PUT|PATCH/i.test(req.method)) {
        req.pipe(req2);
    } else {
        req2.end();
    }
    req2.on('error', function (err) {
        res.end(err.stack);
    });
};

给大家截取一个向代理服务器发送 post 请求的数据截图:

可以看到在 request headers 里面 headers-doclever,methos-doclever,path-doclever,url-doclever 都代表了真实接口的请求基本数据信息。而在 request payload 里面则是真实请求的请求体。

那么,我们顺着请求分发往上走,先来看看整个自动化测试的最上层,也就是 h5 可视化界面的搭建(核心部分留到最后再说)。

先给各位上个图:

ok,看起来界面并不复杂,我先来说下大概的思路。

  1. 上图中每一个按钮都可以生成一个测试节点,比如我点击接口,就会插入一个接口在图上的下半部分显示,每一个节点都有自己的数据格式。

  2. 每一个节点都会生成一个 ID,代表这个节点的唯一标识,我们可以拖拽节点改变节点的位置,但是 ID 是不变的。

当我们点击运行按钮的时候,系统会根据当前的节点顺序生成伪代码。

上图生成的伪代码就是

var $0=await 获取培训列表数据({param:{},query:{},header:{},body:{},});
log("打印log:");
var $2=await 天天(...[true,"11",]);
var $3=await ffcv({param:{},query:{},header:{aa:Number("3df55"),gg:"",},body:{},});
var $4=await mm(...[]);

上图中蓝色部分就是需要测试的接口,而橘黄色就是嵌入的其他用例,我们可以看到接口的运行我们是可以传入我们自定义的入参的,param,query,header 和 body 的含义我相信大伙都能明白,而用例的传参我们则是用了 es6 的一个语法参数展开符来实现,这样就可以把一个数组展开成参数,在这里有几点要说明的:

  1. 因为无论是接口还是用例执行的都是一个异步调用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这里需要用 await 来等待异步的执行完成(这也决定了该系统只能运行在支持 es6 的现代浏览器上)

  2. 那些蓝色和橘黄色文字的本质是什么呢,在这里是一个 html 的 link 标签,在后面会被转换成一个函数闭包(后面会详细解释)

3.关于上下接口数据的关联,因为每个节点都有唯一的 ID,这里 $0 变量代表的就是获取培训列表数据,所以在后面的代码里,我们便可以用这个变量来引用这个接口数据,比如 $0.data.username 代表的就是获取培训列表数据这个接口返回数据里面的 username 这个字段的值。

OK,我们回到我们之前的话题上面来,如何在可视化界面上生成这些测试节点呢,比如我们点击按钮,会发生哪些事情呢。

  1. 首先我们点击接口按钮,会弹出一个选择框让我们选择接口信息,这里的接口数据采集大家可以自定义,选择自己喜欢的格式就行,如下图:

  1. 点击保存后,接口的数据会被以 JSON 的格式存储在测试节点中,大致格式如下:
{
    type:"interface",
    id:id,
    name: "info",   //接口名称
    data:JSON.stringify(obj),   //obj就是接口的json数据
    argv:{                //这里是外界的接口入参,也就是上图中被转换成伪代码的接口入参部分
        param:{},
        query:{},
        header:{},
        body:{}
    },
    status:0,   //当前接口的运行状态
    modify:0      //接口数据是否被修改
}

  1. 然后我们用一个 array 存储这个节点信息,在 vue 里面用一个 v-for 加上 el-row 就可以将这些节点展现出来。

那么如何去决定一个测试用例的是否测试通过呢,我们这里会用到测试用例的返回值,如下图所示:

未判定就是表示当前用例执行结果未知,通过就是用例通过,不通过就是用例不通过,同时,我们还可以定义返回参数。该节点生成的数据结构如下:

{
    type:"return",
    id:_this.getNewId(),      //获取新的ID
    name:(ret=="true"?"通过":(ret=="false"?"不通过":"未判定")),
    data:ret,     //true:通过,false:未通过 undefined:未判定
    argv:argv    //返回参数
}

所有节点的完整数据结构信息可以参考 GitHub 和 OSChina 里面的源代码

好的,我们继续往下说,当我们点击运行按钮的时候,测试节点会被转换成伪代码,这一块比较好理解,比如接口节点就会根据数据结构信息转换成

var $0=await 获取培训列表数据 ({param:{},query:{},header:{},body:{},});

这样的形式,核心转换代码如下:

helper.convertToCode=function (data) {
    var str="";
    data.forEach(function (obj) {
        if(obj.type=="interface")
        {
            var argv="{";
            for(var key in obj.argv)
            {
                argv+=key+":{";
                for(var key1 in obj.argv[key])
                {
                    argv+=key1+":"+obj.argv[key][key1]+","
                }
                argv+="},"
            }
            argv+="}"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var $${obj.id}=await <a href='javascript:void(0)' style='cursor: pointer; text-decoration: none;' type='1' varid='${obj.id}' data='${obj.data.replace(/\'/g,"&apos;")}'>${obj.name}</a>(${argv});</div>`
        }
        else if(obj.type=="test")
        {
            var argv="[";
            obj.argv.forEach(function (obj) {
                argv+=obj+","
            })
            argv+="]";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var $${obj.id}=await <a type='2' href='javascript:void(0)' style='cursor: pointer; text-decoration: none;color:orange' varid='${obj.id}' data='${obj.data}' mode='${obj.mode}'>${obj.name}</a>(...${argv});</div>`
        }
        else if(obj.type=="ifbegin")
        {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if(${obj.data}){</div>`
        }
        else if(obj.type=="elseif")
        {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else if(${obj.data}){</div>`
        }
        else if(obj.type=="else")
        {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else{</div>`
        }
        else if(obj.type=="ifend")
        {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div>`
        }
        else if(obj.type=="var")
        {
            if(obj.global)
            {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global["${obj.name}"]=${obj.data};</div>`
            }
            else
            {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var ${obj.name}=${obj.data};</div>`
            }
        }
        else if(obj.type=="return")
        {
            if(obj.argv.length>0)
            {
                var argv=obj.argv.join(",");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return [${obj.data},${argv}];</div>`
            }
            else
            {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return ${obj.data};</div>`
            }
        }
        else if(obj.type=="log")
        {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log("打印${obj.name}:");log((${obj.data}));</div>`
        }
        else if(obj.type=="input")
        {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var $${obj.id}=await input("${obj.name}",${obj.data});</div>`
        }
        else if(obj.type=="baseurl")
        {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opt["baseUrl"]=${obj.data};</div>`
        }
        else if(obj.type=="assert")
        {
            str+=`<div class='testCodeLine'>if(${obj.data}){</div><div class='testCodeLine'>__assert(true,${obj.id},"${obj.name}");${obj.pass?"return true;":""}</div><div class='testCodeLine'>}</div><div class='testCodeLine'>else{</div><div class='testCodeLine'>__assert(false,${obj.id},"${obj.name}");</div><div class='testCodeLine'>return false;</div><div class='testCodeLine'>}</div>`
        }
    })
    return str;
}

可以看到,上面的代码把每个测试节点就转换成了 html 的节点,这样既可以在网页上直接展示,也方便接下来的解析成真正的 javascript 可执行代码。

好,接下来我们进入整个系统最核心,最复杂的部分,如何把上述的伪代码转换成可执行代码去请求真实的接口,并将接口的状态和信息返回的呢!

我们先来用一张表表示下这个过程

我们一个个步骤来看下:

  1. 对转换后的 html 节点进行解析,将接口和测试用例的 link 节点替换成函数闭包,基本代码表示如下:
var ele=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ele.innerHTML=code;      //将html的伪代码赋值到新节点的innerHTML中
var arr=ele.getElementsByTagName("a"); //获取当前所有接口和用例节点
var arrNode=[];
for(var i=0;i<arr.length;i++)
{
    var obj=arr[i].getAttribute("data");  //获取接口和用例的json数据
    var type=arr[i].getAttribute("type"); //获取类型:1.接口 2.用例
    var objId=arr[i].getAttribute("varid"); //获取接口或者用例在可视化节点中的ID
    var text;
    if(type=="1")     //节点
    {
        var objInfo={};
        var o=JSON.parse(obj.replace(/\r|\n/g,""));
        var query={
            project:o.project._id
        }
        if(o.version)
        {
            query.version=o.version;
        }
        objInfo=await 请求当前的接口数据信息并和本地接口入参进行合并;
        opt.baseUrls=objInfo.baseUrls;
        opt.before=objInfo.before;
        opt.after=objInfo.after;
        text="(function (opt1) {return helper.runTest("+obj.replace(/\r|\n/g,"")+",opt,test,root,opt1,"+(level==0?objId:undefined)+")})"   //生成函数闭包,等待调用
    }
    else if(type=="2")   //为用例
    {
        代码略
     }
    var node=document.createTextNode(text);
    arrNode.push({
        oldNode:arr[i],
        newNode:node
    });
}
//将转换后的新text节点替换原来的link节点
arrNode.forEach(function (obj) {
    if(obj)
    {
        obj.oldNode.parentNode.replaceChild(obj.newNode,obj.oldNode);
    }
})

  1. 得到完整的执行代码后,如何去请求接口呢,我们来看下 runTest 函数里面的基本信息:
helper.runTest=async function (obj,global,test,root,opt,id) {
    root.output+="开始运行接口:"+obj.name+"<br>"
    if(id!=undefined)
    {
 window.vueObj.$store.state.event.$emit("testRunStatus","interfaceStart",id);
    }
    var name=obj.name
    var method=obj.method;
    var baseUrl=obj.baseUrl=="defaultUrl"?global.baseUrl:obj.baseUrl;
/**
这里的代码略,是对接口数据的param,query,header,body数据进行填充
**/
var startDate=new Date();
var func=window.apiNode.net(method,baseUrl+path,header,body);  // 这里就是网络请求部分,根据你的喜好选择ajax库,我这里用的是vue-resource
return func.then(function (result) {
    var res={
    req:{
        param:param,
        query:reqQuery,
        header:filterHeader(Object.assign({},header,objHeaders)),
        body:reqBody,
        info:result.header["doclever-request"]?JSON.parse(result.header["doclever-request"]):{}
    }
};
res.header=result.header;
res.status=String(result.status);
res.second=(((new Date())-startDate)/1000).toFixed(3);
res.type=typeof (result.data);
res.data=result.data;
if(id!=undefined)
{
    if(result.status>=200 && result.status<300)
    {
        window.vueObj.$store.state.event.$emit("testRunStatus","interfaceSuccess",id,res);  //这里就会将接口的运行状态传递到前端可视化节点中
    }
    else
    {
        window.vueObj.$store.state.event.$emit("testRunStatus","interfaceFail",id,res);
    }
}
root.output+="结束运行接口:"+obj.name+"(耗时:<span style='color: green'>"+res.second+"秒</span>)<br>"
return res;
})

3.最后我们来看下如何执行整个 js 代码,并对测试用例进行返回的

var ret=eval("(async function () {"+ele.innerText+"})()").then(function (ret) { //这里执行的就是刚才转换后真实的javascript可执行代码
    var obj={
        argv:[]
    };
    var temp;
    if(typeof(ret)=="object" && (ret instanceof Array))
    {
        temp=ret[0];
        obj.argv=ret.slice(1);
    }
    else
    {
        temp=ret;
    }
    if(temp===undefined)
    {
        obj.pass=undefined;
        test.status=0;
        if(__id!=undefined)
        {
            root.unknown++;
            window.vueObj.$store.state.event.$emit("testRunStatus","testUnknown",__id);   //将当前用例的执行状态传递到前端可视化节点上去
            window.vueObj.$store.state.event.$emit("testCollectionRun",__id,root.output.substr(startOutputIndex),Date.now()-startTime);
        }
        root.output+="用例执行结束:"+test.name+"(未判定)";
    }
    else if(Boolean(temp)==true)
    {
        obj.pass=true;
        test.status=1;
        if(__id!=undefined)
        {
            root.success++;
            window.vueObj.$store.state.event.$emit("testRunStatus","testSuccess",__id);
            window.vueObj.$store.state.event.$emit("testCollectionRun",__id,root.output.substr(startOutputIndex),Date.now()-startTime);
        }
        root.output+="用例执行结束:"+test.name+"(<span style='color:green'>已通过</span>)";
    }
    else
    {
        obj.pass=false;
        test.status=2;
        if(__id!=undefined)
        {
            root.fail++;
            window.vueObj.$store.state.event.$emit("testRunStatus","testFail",__id);
            window.vueObj.$store.state.event.$emit("testCollectionRun",__id,root.output.substr(startOutputIndex),Date.now()-startTime);
        }
        root.output+="用例执行结束:"+test.name+"(<span style='color:red'>未通过</span>)";
    }
    root.output+="</div><br>"
    return obj;
});

好的,大体上我们这个可视化的接口自动化测试平台算是完成了,但是这里面涉及到细节非常多,我大致列举下:

  1. eval 是不安全的,如何让浏览器端安全的执行 js 代码呢

  2. 如果遇到需要文件上传的接口,需要怎么去做呢

  3. 既然可以在前端自动化测试,那么我可不可以把这些测试用例放到服务端然后自动轮询呢

完整的代码大家可以参考的 GitHub 和 OSChina ,同时也欢迎大家支持 DOClever,我们会在接口这一块越来越好,现已推出桌面端,提供更强大的功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对技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 qq:395414574 一起讨论进步~

共收到 7 条回复 时间 点赞

顶 楼主介绍的 很好 其实我觉得 很多 没有 太好编程能力的应该去 好好学学 postman 的使用 最近面试过程中发现很多人 不都知道 postman 的高级用法 只会简单的发个请求 我觉得很可惜

@gz25605349 高级用法指什么 功能?

玄月指光 回复

postman 本身能管理用例 并且配置相关的环境 pre-request Script 中能够写一些 request 逻辑 test 能够坚持相应的返回值数据结构等,使用 Newman 能够 直接进行自动化测试并且能够生产出比较好的测试报告 并且团队付费能够实现 用例共享。 这都是很好很实用的地方 但是面试过的 都没有用过。。。。。

涉及签名加密如何调用 JAVA 类?

仅楼主可见

明显是 Doclever 的

Elegantwind 回复

这些 postman 用法似乎是接口自动化, 你们是用 postman 来做接口自动化的吗, 业务流一类的接口用 postman 不会很麻烦吗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