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基建,IT从业人员该如何拥抱变化?
你好,我是百分点科技的刘译璟。非常高兴,今天应极客时间的邀请来和你谈一下“新基建”这个话题。
关于“新基建”的话题现在非常热门,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聊它。比如从政治的角度、经济的角度或者是科技的角度等等。
因为我的整个知识范围也有限,所以我仅仅从自己熟悉的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这个领域,和大家谈谈我对“新基建”的一些理解,以及我在做“新基建”方面的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今天我会和你聊四个话题,第一,聊聊“新基建”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内涵及其相关的外延。第二,聊一下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我们要去建设“新基建”,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意义到底是什么。第三,我想着重从数据智能这个角度谈一下“新基建”的核心、技术趋势、应用趋势。第四,我想介绍一下,在“新基建”的整个背景下,我们作为IT从业人员,怎么去拥抱这样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新基建”到底是如何被提出来的。我列了一个大概的时间线:
从这张图里可以看到,最早从2018年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开始提“新一代信息基础建设”的概念了。再到2019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一步把信息网络建设归纳到了新一代的基础建设中。到了今年(2020年),从疫情发生以后,我们看到非常密集的关于“新基建”话题的讨论,基本上每个月都有新的、具体的概念出现。
到了4月份,终于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即“新基建”包括5G建设、特高压等七个方面。4月20日进一步明确“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到了6月份,更加明确了“新基建”的建设范围,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打造产业的升级、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
现在,“新基建”话题无疑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热点,也成了投资的关注热点。同时,有相当多的IT人员都在发问:“新基建”这个概念、趋势到底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我们还是要更加明确“新基建”这个概念。从“新基建”提出的时间线来看,我们能看到的主要是“新基建”的官方说法。首先对它的标准定义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目前来说,它包括七大领域,有5G基站建设、特高压等等,我这不展开去介绍。另外,“新基建”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包括信息的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
以上是官方介绍,同时,官方也提到,这个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可能会不断去调整这些概念。
上图是文字的一些说明,我想以架构图的形式再来展现一下“新基建”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可以看到,新型基础设施,它实际上是去支持数字转型服务、智能升级服务、融合创新服务这三种服务的。数字转型服务要求我们已有的传统业务实现数字化,或者说利用数字化的形式去开展一些新业务。智能升级服务也是说已有的这些业务能不能通过智能化的方式,让它的效率更高,或者是说它给用户的界面更加自然,又或者是我们用智能化的手段去拓展新业务。最后融合创新服务是指,我们利用这个技术去做一些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务流程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等。
所有的这些服务,为的是去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诉求。这个诉求中就包括了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这是我们希望的社会生产生活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目标又是如何提出来的呢?
我们有一种新发展理念,希望通过创新源源不断地为发展提供动力,然后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兼顾到不同方面的平衡,而且发展不能只是人类不断地向自然索取,我们还要跟自然形成良性互动。另外,整个发展对内部来说,是比较凝聚的,同时它也有一种对外开放的态势,形成内外联动的趋势。在发展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兼顾社会公平公正,这是整个的新发展理念。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基础上,我们才提出了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而新型基础设施,首先提到了它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这个基础包括了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里面的几个方面。当然,我们也已经提出,卫星互联网或许也能放到这个领域中。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要通过技术创新驱动整个基础设施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哪些技术呢?自然有人工智能、区块链,甚至包括VR等交互技术,这些技术后续还会去拓展。
我们可以看到,在信息网络和技术创新这两方面的结合下,我们去构建自己的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或者是融合基础设施,特高压、城市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都属于融合基础设施。
从中我们也能看到新型基础设施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我们会不断地去扩充。但总体来说,它的架构可以框到这样一个框里去,这就是“新基建”的内涵和外延。
我们也可以明确地看出来,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以数据以及智能为驱动的数据智能相关的技术和应用。所以,我认为,数据智能是整个“新基建”的核心。
数据智能,按照我的理解,它实际上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IoT等一系列技术的综合体系。我们运用这些技术能够更好地去连接物理世界和数据世界,实现人机智能的交互、自动化的知识构建与服务,以及机器能够更好地帮助人进行科学决策。它同时还是一整套的智能应用体系。正是通过这些技术和应用体系的结合,我们才能更好地提供综合性的一些服务,包括数字化转型的服务、智能升级的服务、融合创新的服务等等。
所以数据智能是“新基建”的核心。这是我们聊的第一个话题,到底什么是“新基建”。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特别是疫情过后,“新基建”话题会得到如此多的关注。以及“新基建”政策会非常密集地出现?我也谈谈我的理解。
“新基建”话题实际上从2018年出现,但我们可以往前看,包括从2015年大数据被提上政府的工作报告中等等。为什么2020年开始,“新基建”概念不断地被提到,而且相关的政策密集推出呢?
我们还是从疫情谈起。其实在今年的疫情中,数据智能的应用发挥了巨大价值。大家可以看到,从基层疫情信息的上报到指挥中心的疫情分析、给民众推送的相关信息及提供疫情知识的服务、疫情期间的远程办公协同以及病例的相关追踪等,这些数据智能的应用大大地推动了社会发展。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些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没有这些数字化的应用,大家都闷在屋子里边,可能都不知道外部到底发生了哪些事件,政府也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很可能整个社会就陷入了停滞、瘫痪的状态。恰恰是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在人员流动受阻的情况下,我们的生产生活还能顺畅地开展。所以说数据智能对全社会进行了保驾护航,无论是社会组织也好,政府高层也罢,都发现综合地运用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整个疫情期间的监测、病毒溯源,甚至后疫情时代的恢复,有巨大作用。
而且正是通过这场疫情以及疫情中数据智能的应用,我们才发现这些数据智能不仅仅是在企业端、互联网上有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政府的治理中,它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大家知道,包括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最早都是在互联网上使用起来的,特别是在互联网搜索、精准营销、个性化推荐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也推动了许多互联网巨头的诞生。而今天我们发现这些技术还可以更加地深入、下沉,运用到所有的社会管理中。所以我们能看到,整个数据智能的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会涉及到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管理。我们会通过数据智能变得更加智能,企业通过这些数据智能技术,变得更加高效、而且民众也能更加便捷的生活。
在此,我还想通过两个例子来给大家展现一下数据智能在政府决策和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们在疫情期间做的一个工作,这是联合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做的企业复工复产以及人员复工复产的应用。在这个应用中,我们打通了人员往来的数据、企业的相关数据以及经济方面的数据,整体评估疫情期间受影响的企业有多大,可能的损失有多大。然后有多少企业及时地进行了复工,复工率是多少,以此为基础来帮助石景山政府决策,比如以什么样的补贴政策来支持这些企业、支持复工复产的人员。这是通过数据让整个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和高效。
第二个例子是我们给龙湖地产建设的数据中台。在这个数据中台里,我们集合了人流量的数据、品牌相关的数据、广告数据等。对外可以评估龙湖地产的招商引资、广告投放等效果。对内可以看到不同品牌吸引客流的效率,比如大家对哪些品牌、哪些产品更感兴趣,相关会员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权益、会员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价值等等。所有这些都能够帮助龙湖地产更快地推出自己的新产品、新品牌、新应用等等,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相关创新。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或者说以数据智能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事实上能帮助政府提高自己的治理效率,能帮助产业提升自己的经济效率。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想说,数据智能能够引领一场新的效率革命,效率革命体现在政府的治理效率可以有极大的提升,产业的经济效率也会有极大的提升。它们综合在一起就能够提升整个数字经济产业的效率。
数字经济一定是未来社会生产生活的主要方式,它是符合新发展要求的。同时,眼下我们也面临
实实在在的疫情带来的困难、外部环境的困难等等。所以此时此刻国家大力推出“新基建”概念以及相关政策,是迫在眉睫的。
我们先从短期来看,通过“新基建”,国家去投资高科技领域,可以保持短期内经济的增长,同时拉动社会资源的投资,刺激整个经济,这是短期的因素,帮我们渡过眼下的疫情以及外部环境的困难。
然后从中期来看,通过这些互联网、5G、高铁数据中心等这一系列的建设,我们可以加速包括客流、信息流、数据流等的流动。这些资产能够得到更加高效的配置,从而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相关的瓶颈问题。这是从中期来看“新基建”的意义。
那么从长期来看,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一定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运用。就像老话说的“要想富先修路”,今天我们去把“新基建”的基础打好,能够搭建出更快的网络、更快的交通运输设施、更大的数据中心、更智能的技术,一定能帮助我们去构建新的生态,会催生出一些新的应用场景、新的应用形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最终会驱动我们的经济更上一层楼。
所以从短期、中期、长期来看,眼下推出“新基建”,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这就是我对当前为什么要开展“新基建”的理解。
第三个话题,我们要聊一下,既然数据智能是“新基建”的核心,这个数据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趋势会是什么样子?我会提出五点趋势。
我看到的第一个数据智能技术和应用趋势,是多模态数据的融合。多模态数据指的是,我们可能有数据库里结构化的数据,还包括语音的数据、文本的数据、图像视频的数据等等。今天我们已经有大量的结构化数据处理的方式,也有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的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的技术,在后续的应用中,这些技术一定要进行深入的融合,能够让我们把多源异构的多模态数据统一抽取出不同的语义标签,进而通过知识图谱等技术,让它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机器与机器之间、机器与人类之间也可以互通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帮助人做决策,也能帮助机器形成大规模的连接,更快速地做出反应。这是数据智能技术和应用的第一个趋势。
我看到的第二个趋势是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这里举三个小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案例是城市的态势感知,就比如这次疫情期间,每一个城市的应急指挥中心可能都有这么一个大屏,在这个大屏幕中要展示出是否有从疫区来到这个城市的人员,这些人员可能去了哪些地方,是不是乘坐了一些交通工具以及住了哪些酒店等等。这对疫情的防控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及时地了解相关信息才能对这些人做出更好的防控以及资源的调配。
第二个案例是应急,就像这次我们遇到了洪水一样,需要及时地去了解水位状况、物资状况以及相关人员的状况,才能更好地去抢救,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物资安全。
第三个案例,大家也知道,自动驾驶现在的应用可能会越来越广泛,自动驾驶无疑是一个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现实场景。这个场景里面,我们可能完全等不到数据上传到云端再进行处理。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在几秒钟之内就做出反应,判断是否要进行一些调整。不难看出,数据智能的技术发展就要求我们能够及时地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所以我认为,类似于Spark Streaming、Flink这样的技术,其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甚至可能完全替代掉map64等技术。这是第二个趋势。
第三个趋势,系统跟人的交互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自然。我从三个角度来说一下这种交互性的发展。
第一,多人协作的交互。类似于一个指挥大厅里,它有指挥的大屏,下面还有很多席位。在指挥中心里,无论是决策者还是业务分析人员、业务执行人员,大家通过大屏去观察宏观态势,了解宏观信息,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席位去了解一些微观的、具体的情况,然后做出反馈。这是一种多人通过系统进行协作的模式。
第二,类似于电子决策沙盘,是单人与这个系统进行交互。人可能通过手势、语音输入、文字输入等方式与系统进行交互,通过系统去探索数据中有哪些规律,进行数据的相关分析。系统以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呈现,这种模式更像去打一场游戏,在这个模式里,系统是辅助人去了解或者挖掘数据的规律。
第三种模式就更加自然一些,系统可能完全理解人的诉求,并且自主地去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并把结果完全呈现给人。它的典型模式就是自助客服,人只需要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需求,这个系统就能自然而然地把结果告诉他。所以这是一种更加高级、更加自然的交互形式。在整个的交互中,我们需要用到大量的数据智能技术,譬如在输入方面,包括语音输入、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还包括机器视觉、自然语言理解等都涉及到跟人更加自然的协作这种模式。另外,也涉及到了数据可视化,甚至是特种装备的一些研发,能够为人提供更自然、更优的交互界面。
我看到的第四个趋势就是我们的数据智能应用系统会越来越自主,这里我也用三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机器人的广泛应用。疫情期间我们也看到了有消毒机器人、配药机器人等等,这些机器人事实上就在自主决策它的移动路径、它的任务完成状况等等。
第二个例子是内容审核,特别是互联网上UGC的内容审核。我们也知道像在YouTube上或者是Facebook上要发一些涉及政治等的敏感内容,是发不出去的。这些一定不是人在背后实时地查看,而是系统直接分析的内容来对它进行评估、打标签。如果有这种不良内容的话,它就自动给你block掉。
第三个例子就是反电信欺诈。在这个场景下,人是完全来不及介入的,因为它的交互非常快,一旦系统发现有交易风险,就可能需要及时地进行阻断。
以上三个例子都说明未来数据智能的应用需要越来越多的自主权,能够进行自主的决策。这需要用到AI技术,可能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技术来帮助机器做出决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数据智能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
这就引出了第五个趋势,就是我们如何去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我还是用疫情中的两款App来做一些说明。
第一个应用是Google和Apple共同推出的Trace Together,它是通过蓝牙的方式去评估密切接触者。这款App在不同的国家譬如法国、德国等国家,都要进行一些调整。为什么要调整?它要遵循当地的隐私保护法案,比如欧洲的 GDPR法案。再回到中国,大家都用健康码,虽然都是使用个人填报的数据,但实际上,它背后也有法律的支撑,就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这法律里面规定了疫情期间健康码所使用的数据,只能用到疫情防控中,而不能用到其他的商业应用中。大家还可以想象,健康码事实上不只是整合了个人填报的一些数据,它还包括政府提供的出行、电信等相关数据,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就更加重要了。
所以我也想着重谈一下隐私保护方面的一些技术。第一个技术就是边缘计算,它不同于云计算把所有的数据必须收集到云端,云端处理完再把结果反馈出来。边缘计算更多的是数据要在本地进行相关处理,并马上把结果反馈出去。它一是可以响应及时性的数据应用的需求,二是在本地化进行处理的时候,就可以把敏感信息脱敏,只把云端需要的宏观的或者是这个标签类型的数据传到云端,云端计算完以后,它再把结果返回给我们。而在云端,它是完全不涉及到隐私泄露的。所以边缘计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据安全以及隐私保护的问题。
第二个应用也是Google推出的,联邦学习技术。联邦学习是让多个数据拥有方参与到一个共同的机器学习建模过程中,每一方都只能看到自己的数据,看不到别人的数据,但它最后能够有效地使用这个模型的结果。在这里,我们用Google的一幅图来说明这个情况:
可以看到,一开始的时候这个应用在每个App上都是一样,但是不同的人在使用App的过程中,自己的一些输入习惯会被模型捕捉到,并且转变成一个本地化的新模型,这个模型最后会提交到云端,在云端进行合并会产生新一轮的、更好的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使用隐私不会被透露,但是大家又会不断地得到更好的模型。
我们把联邦学习这个思路再扩展一下,希望它不只应用到机器学习中,还可以应用到更多的通用数据应用中,譬如在这次疫情中,可能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公安的、电信的、个人填报的、医疗的数据,进行决策。我们可能追求的就是数据不出门计算多跑路这样一种理念,在这种理念中,多个不同的数据拥有者在一个协调一致的框架下参与进来,共同去完成一项数据处理的任务。而在处理完以后,大家可以拿到结果,但并不清楚别人手上的数据是什么。
这样一套框架的理念就是安全多方计算期望达成的目标,通过一系列加密协作等手段能够让不同的数据供应方发挥数据的价值,同时不破坏整个数据的安全性。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技术领域。一旦技术领域有更大的突破以及广泛的应用,我想数据能够更好地流动起来。我们的数据智能应用也会得到极大的发展,最后能够促进“新基建”目标更好地达成。
小结一下,我认为作为“新基建”最核心的部分,数据智能会有这些演变的趋势以及应用的创新。首先最基础的就是一系列新技术会进行深度融合,譬如物联网、边缘计算、云、隐私保护、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会进行深度融合。然后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之上,我们的数据也要进行深度的融合,包括结构化的业务数据、日志数据、物联网的一些数据,标注数据、模拟的数据或者知识的数据要综合在一起,发挥数据的价值。有了这些技术以及数据,我们要去更多地创新,业务场景的创新、流程的创新、分析方法的创新、洞察思路的创新以及产生新的决策、行动力,这是在应用场景上的融合。最后去支持实时的、更加具有交互性以及更加自主的应用,帮助我们的社会治理更加高效、企业决策更加智能以及民众的生产生活更加方便。这也是符合整个“新基建”基本要求的。
这是我们要谈的第三个话题,作为“新基建”的核心,数据智能的发展趋势。
最后一个话题,我想跟大家谈一些个人感受,作为IT从业者,我们如何去拥抱、去迎接“新基建”。
毋庸置疑,“新基建”是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关口,国家也在大力地进行推广。对于这个时代的每个人来说,“新基建”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
也有很多IT人员曾跟我探讨过这个话题,现在技术发展非常快,更新迭代也非常快,今天我们关注Hadoop,明天只有Spark,再往后又是Flink,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否则就会落伍。现在的业务发展也很快,今天做这个项目,明天做那个项目,很有可能再过一天,这个项目都不存在了,团队都要变化了。在这样一个发展的潮流中,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好像我什么都把握不住,到底什么才是我独一无二的价值,能让我稳定地输出,能让我安心立命,这是一个重要话题。
很多人其实焦虑就焦虑在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每年有大量的新人涌入这个行业,他们可能会更快地学习到新东西,精力也比很多人要旺盛。这个行业是不是总是会面临一代新人淘汰旧人,旧人之后黯然落幕?我想这是很多人焦虑的点。
我想谈的就是我们如何去抓住不变的东西,能让自己不断地提升。
如果你是刚进入IT行业的从业人员,比如你现在在做一些Web应用的开发、移动应用的开发、云端服务的开发或者在做芯片、做销售等等,无论你做什么事情,此时此刻我认为,当下你要做的是磨练自己的技能,研发更好的技术,打造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你眼下要做的工作。你只有做好这一步,你才能抓住自己的机遇。
但是确实技术在进步、产品在发展,你的项目可能也要迭代,你不可能只是在不断地做事,如果只是在做事的话,你确实没有提升,你会被这个时代淘汰掉。你需要做的事情是跳到下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是你已经比较熟悉所做的业务了。譬如你已经成为了一个架构师或者一个解决方案架构师,成了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此时此刻你要做的不再是具体的一件事情,你要去把这个事情管理起来,你要做的是去总结这个事情,把你做事的规律总结成一系列标准化的流程、方法,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事情该怎么干。
而且你可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迭代,不断去优化流程,甚至说你可能需要通过这些事情去探索新的方向,找到新的业务模式或者拓展一块新的业务。比如能不能将世界上运作比较成熟的开源社区的模式、开源基金的模式引入到中国,让中国也有更多的开源技术,可以让大家共享共用起来,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个话题也符合“新基建”创新基础设施的要求,这就对人提出了更多诉求,这个诉求已经摆脱了对具体技术、对具体项目的要求、对你做事方法论的要求,你可以在这层找到你的新立足点,找到你新的价值。
但这就足够了吗,我认为这还不够,你不可能永远只是自己在做事,你一定要去跟别人协作去完成一项工作,甚至你可能需要去带领一个团队完成工作。这就涉及到你能不能把这个团队管好,当你变成了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时,你就面临这样一个话题。你在这一层要做的工作是把那些具体的事情以及当前团队的状况进行匹配,抽象出几件事中重要的绩效指标,然后用这个指标去衡量大家做事,做得是否好、是否高效,能不能不断地去优化,这是你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钻研绩效指标。
同时,你需要去选拔培养你团队里的人才,再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分享方式,去提升整个团队的绩效。另外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可能需要去不断创新管理手段,比如能让团队更加高效的做事方法,让团队更加规范,让所有的这些知识更好地传承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去掌握运用的方法可能是如何去做计划以及项目管理等经验。还有如何进行KPI设计、KPI管理、KPI沟通,能把整个团队打造成一个高绩效的队伍。这层我叫它“管人”。
但到这是不是足够了?还不够,你还需要让团队更加壮大,能凝聚人心,让大家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这层你需要做的事情是为整个队伍树立使命愿景,确定一个队伍应该具备的价值观,去创新整个团队发展的理念以及团队治理的相关制度。还要为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营造幸福的个人成长环境,每个人在这工作都很愉快,人与人的关系非常融洽,大家在这不只是获得工作成果的物质回报,还能得到精神上的成长,获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升。
在这一层,你才真正变成了一个团队领导者,而不只是一个管理者。需要用到的是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及KPI、OKR等工具和手段。
所以在你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你可能先开始做事,然后成长,以后管事,再管人,再管心。在所有环境中,找到你认为值得你一生去坚持的目标、你认为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事业。我称之为“立心”。你必须找到那一点,这是一个独善其身的过程,接下来当你一旦有了机会,你可以去兼济天下的时候,你要做的是把自己的理念,你认为值得去奉献一生的事业告诉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参与到这个环节中,这又是自上而下的一个环节。由于你能立住这样的一个“心”,所以你可以去凝聚更多的人心,可以管他们,然后可以号召大家,可以管人管事,再把每一件事情做好、这又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所以“立心”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你的心立到哪呢?哪件事情是你认为值得奋斗一生的事业,它一定不是物质的,它一定不是说能挣多少钱,住多大房子,开多好的车。每个人的幸福不来自于外物,这些物质的东西,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最后你过完一辈子的时候,能让你自己安心的一定是跟自己达成了一个共识:“我认为自己所做的这件事情是无愧于心的”。所以“心”一定是不是物质的,不是个人的,是要契合整个大环境,找到你自己可以依靠的那一点。
“新基建”就在做这件事情,“新基建”的目标是为了我们的新发展,而新发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我落到这一点上来。当前我们所做的工作,无论是“新基建”还是大家手头在做的这些产品,我们往大了看,事实上都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是自由的,我们能获得平等、公正、法治的待遇,每个人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在打造这样一个环境。
但我是不是就停留到这呢?我认为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14亿人物质上的极大充足和生活过的幸福,它更代表中华文明的一种复兴。中华文明它是这样一种文明,它能够让不同的理念兼容并蓄,能够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发展,大家能够共享共赢。
实际上这也是很多IT人员的梦想、愿望,我们现在受益于很多开源技术,得到了非常多的理念跟产品方面的共享交互。大家可以看到,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我们以为这种模式会永远持续下去,但事实不是这样。理性总是会缺席,而且技术也从不中立。最近的几件事情,也反反复复表明了这一点,包括GitHub,现在可能被迫以后我们不用master做主分支名称了,需要用main。很多的中国企业被列入到了实体名单里,以及最近英国说迫于压力放弃华为的5G技术等等。
当今社会的冲突越来越多,很多时候我们陷入到了一种零和博弈里头,我们期望的共享共赢局面总是会缺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大大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这个概念背后恰恰是中华文明所体现的兼容并蓄、和谐发展的理念。
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历过百家争鸣,经历过儒道佛三教合流,我们知道如何让不同的理念更好地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融合成一种共同的理念。这是中华文明所代表的最高境界,在这种境界下,我们IT人员心目中共享、开放、开源、协同发展的目标才会被再次点燃,再次发展。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非常“乌托邦”,它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请你想一下,假设有一天,由于“新基建”等技术的推广,我们的发展越来越快,物质财富极大丰富,那人与人不再会由于物质资料进行争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发展出一种新的人与人相处的理念?我认为会的,这恰恰是中华文明2000多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
恰如宋代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和座右铭。我想它也特别适合当下,应该是我们所有IT从业者,也是现代的高级知识分子的人生自觉。也只有这样,你才不会焦虑,你才会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