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云测 微信小程序自动化测试——自定义测试(Minium)

微信小程序云测服务 · 2022年07月25日 · 7322 次阅读

前文 微信小程序自动化测试——录制回放 提到录制回放 支持输入,文本查找,断言等自动化测试基础操作,无需编写代码,用例生成效率高,但是部分操作不支持,对复杂业务场景有局限性。如果用户希望适用复杂的业务场景,自主制定测试场景,可以尝试 自定义测试(Minium)方案。

小程序测试框架 Minium 是微信测试团队为小程序开发或测试同学提供的一套测试接口,它实现了miniprogram-automator 中小程序自动化所有能力,如可以直接触发小程序页面元素,设置页面数据,向 AppService 注入代码片段,Mock/Hook wx 对象的接口等。此外,他还支持并封装了所有的原生操作都进行了封装,屏蔽了 iOS/Android 底层差异,实现了一套脚本在三端同时运行

用户写好的 Minium 脚本,可以再本地执行,也可以直接上传到微信小程序云测服务执行,无需准备和维护真机环境。下面本文介绍自定义测试的流程

一、 编写用例

编写小程序自动化测试脚本,常见操作包括:

  • 基本操作:如页面跳转,元素定位及相关操作
  • 处理小程序 API
  • 处理小程序的原生控件,如处理授权弹窗
  • 支持数据驱动测试

基本操作

对小程序页面元素定位,元素操作,或页面跳转等。简单的 UI 测试,例如以下用例

class FirstTest(minium.MiniTest):    
      def test_network(self):
          # 页面跳转
          self.app.navigate_to("/packageAPI/pages/get-network-type/get-network-type")
          # 元素定位
          ele = self.page.get_element("button", inner_text="获取手机网络状态")
          # 元素点击
          ele.click()
          # 打印元素文本
          self.logger.info(self.page.get_element("/page/view/view[2]/view/view[1]/text").inner_text)          

处理小程序 API

Minium 框架提供处理小程序开放 API 方法,根据需求选择相应方法,例如

  • mock_wx_method() — mock 掉小程序 API 的调用
  • hook_wx_method() — hook 小程序 API 的调用
  • call_wx_method() — 调用小程序的 API
  • ...

更多接口方法参考 Minium 接口

调用小程序 API 获取回调信息用例,例如

class FirstTest(minium.MiniTest): 
    def test_call_wx_method(self):
        """
        调用小程序API,获取回调对象
        :return:
        """
        sys_info = self.app.call_wx_method("getSystemInfo").get("result", {}).get("result")
        self.assertIsInstance(sys_info, dict, "is dict")
        self.assertTrue(True if sys_info else False, "not empty")

处理小程序原生控件

Minium 提供了针对小程序内涉及原生控件 (授权弹窗、弹窗、地图、分享小程序等) 的操作封装
注意:部分封装的接口暂不支持 IDE 平台调用。若跑测平台是 IDE,则需要在 config.json 中配置 mock_native_modal 配置项,后通过 mock 的方式实现

处理模态弹窗用例示例如下

class FirstTest(minium.MiniTest): 
        def test_native(self):
              self.mini.clear_auth()
              self.app.redirect_to("/pages/testnative/testnative")
              called = threading.Semaphore(0)
              callback_args = None

              def callback(args):
                  nonlocal callback_args
                  called.release()
                  callback_args = args

             # hook showModal方法,获取回调后执行callback
             self.app.hook_wx_method("showModal", callback=callback)
             self.page.get_element("#testModal").tap()
             time.sleep(2)
             # 点击弹窗 确定
             self.native.handle_modal("确定")
             is_called = called.acquire(timeout=10)
             # 释放hook showModal方法
             self.app.release_hook_wx_method("showModal")
             self.assertTrue(is_called, "callback called")
             self.assertDictContainsSubset( {"errMsg": "showModal:ok", "cancel": False, "confirm": True}, callback_args[0])

跑测平台 IDE,config.json 配置 mock_native_modal 示例如下

"mock_native_modal": {
    "showModal": {
      "title": "test modal",
      "content": "modal content"
    },
  }

数据驱动

自动化测试往往需多组数据测试,若采用录制回放测试,则需录制多个用例,不够灵活,所以若需测试同一个用例不同组测试数据,可使用数据驱动(DDT)模式,实现测试数据与测试脚本的分离,通过 DDT 将测试数据加载到脚本中。

数据驱动(DDT)有以下优点:

  • 灵活配置
  • 测试数据与功能代码分开
  • 易维护

下面是我们集成数据驱动测试 (基于 ddt 封装) 的例子

@minium.ddt_class
class BaseTest(minium.MiniTest):

    @minium.ddt_case([], ["1", "2"])
    def test_evaluate_sync(self, args):
        """
        向 app Service 层注入代码 同步返回结果
        :param args:
        :return:
        """
        # 参数 args: []   args: ["1", "2"]
        result = self.app.evaluate(
            "function(...args){return `test evaluate: ${args}`}", args, sync=True
        )
        self.assertEqual(
            result.get("result", {}).get("result"), "test evaluate: {}".format(",".join(args))
        )

此外,还能给具体的 test data 命名,自定义命名会体现在测试方法名中。数据驱动详情可参考 测试流程控制 & 数据驱动测试

二、 执行用例

开发者编写完 Python 用例脚本后,可本地调试,也可在云测上测试。

本地执行

开发者将编写好的用例进行本地调试,minitest 命令加载用例,初始化环境,开启自动化能力,进行环境检查,后执行用例。需 IDE 依赖,支持 USB 真机调试。

在初始化环境过程中遇到常见问题如下:

  • 开发者工具没有自动打开,先排查开发者工具自动化能力,进行环境检查
  • 配置了真机环境但无法拉起真机上的小程序,排查是否使用了真机调试 2.0,如果是,切换回真机调试 1.0
  • 报错 traceback 中有出现 _miniClassSetUp 的调用,确认下开发者工具上选用的基础库是最新的:开发者工具项目窗口右上角 -> 详情 -> 本地设置 -> 调试基础库

Minium 为了保证同一套代码在 IDE,Android,IOS 上运行,环境组成比较复杂,所以测试用例的运行依赖于配置文件。支持配置运行平台、IDE 监听端口号、连接手机的参数、账号信息、自动处理授权弹窗等等,可参考 项目配置

执行完用例后,会生成日志文件,提供本地测试报告,包括截图、运行日志、错误日志。具体实践可参考 示例

云测服务测试

开发者可以将本地调试好的用例上传至云测,新建测试计划,新建 Minium 任务,可选择多平台真机,且支持多平台同时运行,无需用户部署和维护真机环境

测试结束后,云测服务提供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运行截图、日志信息,网络请求分析,性能分析等。

当用例执行失败时,会提供错误日志及错误行代码,方便用户排查错误原因。

具体操作可参考云测官方文档 自定义测试

对比

能力 本地执行 云测服务执行
测试账号 可以用自己的微信账号 支持使用虚拟账号和自己的微信账号测试
真机部署 需要自己部署真机,安装 wda 或者 adb 环境 无需准备真机环境,直接提测
查看报告 需要自己搭建报告查看环境 提供详细的测试报告,并支持分享报告 https 链接
性能数据 需要手动调用接口获取 支持查看用例性能数据,如 CPU,内存占用等,可以开启体验评分,进一步查看运行时性能数据
Devops 需要自己实现 提供第三方 https 接口提交任务,获取结果,详情参考 打通 devops 流程

三、 最佳实践

小程序开发者有两种,第一种是普通开发小程序,由小程序拥有者自行开发。还有一种是第三方服务商,小程序拥有者可以授权给他们代开发小程序。

对于第三方服务商测试团队来说,他们面临的情况会更加复杂。例如在明源云的测试团队中,授权给他们开发的地产开发商小程序非常多(1000+),并且每个小程序的页面数量也很多,手工测试显然无法覆盖业务需求。明源云测试同学希望可以利用自动化测试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用微信小程序自动化测试——录制回放的方案,每个页面都需要手动录制,耗时耗力。

这里他们使用了 Minium 框架编写自定义测试用例,目前已经有 90+ 用例执行。在编写用例时采用了Page Object模式(简称 PO 模式),将测试用例和页面元素定位、元素、元素操作等分离,提升用例复用性,降低维护成本。

在具体执行用例过程中,他们将云测服务和内部的 devops 流程打通,利用云测第三方接口,定时触发或者自动触发自动化任务,然后利用查询任务接口,再将测试结果同步到内部的用例管理平台,如果有问题提单给程序修复,实现整个流程闭环。

四、总结

自定义测试(Minium)的核心优点:

  • 完全自主定制测试场景
  • 灵活度高
  • 支持数据驱动测试
  • 结合云测服务,可以无需用户部署维护真机环境,并且提供详细的测试报告,并提供第三方接口方便用户打通 devops 流程

前面《微信小程序自动化测试》系列文章介绍了智能化 Monkey录制回放测试,以及本文介绍了自定义测试(Minium),三种自动化测试能力各有优缺点,如下所示

自动化测试能力 优点 缺点 适应场景
智能化 Monkey 零代码,接入即用,可通过简单配置页面提供覆盖率 场景无法定制化;不支持输入,上传图片等复杂操作;不校验页面逻辑 快速冒烟测试
录制回放 零代码生成用例脚本;快速生成用例,效率高 部分操作不支持,如果是上传图片用例调整不如 Minium 灵活;录制和回放的环境不同,有一定概率回放失败,需要调试 较简单的用例,自动化回归测试
Minium 自定义测试 完全定制测试场景;灵活度高,能力全面;支持数据驱动测试(DDT) 需要自己写 Python 脚本,有一定的学习成本 较复杂的用例

需要帮助

暂无回复。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