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个朋友 at 2024年02月26日

    一般这种合作公司,都会有限制的,不难随便在不同的外包公司之间换来换去,也不能辞职之后马上入职为正式员工。不然外包员工的稳定性根本没办法保障,怎么长期合作呢

  • 我有一个朋友 at 2024年02月26日

    各位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假如你的房子在装修,你找了个包工头,包工头请了几个工人来你家干活。你老婆(家里的领导)和你说:

    1. 别想着看哪个工人手艺好就和他说要挖过来单独给你干,包工头知道了得和你闹
    2. 要是发现哪个工人干活不好,就赶紧和包工头说,让他换人

    这样看是不是感觉没那么难听了?

  • 先说明一下你的需求? 是你的 app 里面集成了谷歌广告,显示给客户看,还是说在谷歌广告⬆️推广你的 app?

  • 只有测试背锅? at 2024年01月30日
    1. 开发是否有在 run book 里面说明要重启? 如果没有,是没有识别出来这个步骤。
    2. 如果 run book 里面明确写了这个步骤,是不是运维没严格执行?
    3. 开发 lead 和运维 lead 背责,整个上线流程有问题。
    4. 一定要挑测试的问题,或者从质量最后一关的责任人来看,是不是你们的测试流程有瑕疵,或者覆盖率不够,导致不能发现问题。 虽然主要责任不在测试上,还是有优化空间。
  • 你看看其他几个 template ,哪个页面要改就改哪个 template

  • 先了解一下具体是限制了哪些地区,说不定你用的 VPN 也不给访问呢

  • 在 app/templates/uitest/test_case.html 文件,29 行这个 option 里面改成你要的名字,或者增加 option 就可以了

  • 这是你们的回归测试策略, 一般是要做改动范围和影响分析, 有改动的,需要测哪些功能;没有改动的,做什么级别的回归测试;就算什么都没改,直接重新部署,也要做基本的冒烟测试。

  • 我记得是要切换不同国家的 Apple ID 来切货币。
    不过其实这是 Apple 的功能,我们一般能保证可以调起对应的 UI 和完成支付流程就可以了,不需要测试不同的货币(原则上 Apple 都是已经做好了的,要是有问题也是 Apple 的问题)

  • 那继续更开心啊,都有机会和 CEO 直接对接了😂

  • 我中午也收到了这个网站的邮件通知

  • M3 你自己安装有什么坑吗?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差别啊

    既然你都走在潮流前沿率先用上 M3 了,是不是应该自己去搭一遍,然后把经验和坑都分享出来呢?

  • 国产浏览器一般有两个模式,兼容模式(IE 内核)和极速模式(chromium)。
    如果要通过自动化测试来覆盖,首先保证 chrome 吧,毕竟业界占有率过大半;有余力的,edge,Firefox 也可以跑一跑,selenium 和 playwright 都支持同一套代码在不同浏览器跑,花点时间改造一下 driver 的初始化配置可以选择不同浏览器就可以了;硬件上面可以支持的话,Safari 也可以跑一下; IE 太古老,而且官方已经不支持了,除非你们还有这么顽固的客户要照顾,建议别花时间在上面了。
    至于国产浏览器, 我觉得 chrome 跑过了就行,都是一样的内核出问题的概率不大。
    另外万一碰巧你们老板就用的国产浏览器,不妨打听一下,手工测一遍。要是你们测都没问题,刚好老板的浏览器上面出问题就悲剧了

  • 问一下发布流程的问题 at 2024年01月06日

    一般发版都是挑对客户影响最小的时间,比如周末的晚上,然后需要提前规划好每一个步骤的时间,几点开始停服、部署、测试、恢复,以及万一遇到问题怎么回滚等等。甚至要提前给客户发提醒,估计什么时候进行维护。这些步骤都是需要评审、领导批准和严格遵守的,像你们这样随意更改时间,当作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吧

  • 如果假定 chrome 的同一个 49 的版本在不同操作系统上面都已经做好了兼容性测试,那么理论上在最主流的操作系统上面测试这这个版本就可以了。
    我们目前的兼容性测试策略,是用挑选主要的自动化用例对主流的四大浏览器(chrome,edge,Firefox,Safari)的最新三个大版本加 beta 版本进行测试(比如 chrome 现在最新是 120,就是测 120,119,118,121 beta)。

  • 正好我们也有做这个,讲讲我的理解:

    1. 这个字体变化是符合需求的吗? 一般来说这是经过设计的, 如果字体变了不是预期的那个,这应该是bug
    2. 如果页面上有某些不确定的元素(比如时间的变化),你可以在做图片比对的时候调整你的阈值, 比如相似度从 100 降低到 98,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这种可接受范围内的变化造成的误报。 但也是要商量的,既然减少误报,也不能造成漏报,自己掌握平衡吧
  • 问开发啊,这个是怎么生成的,用一样的方法去生成

  • 那就把困难提给领导吧, 加能做自动化的人

  • 这个事情已经是一个政治任务了:既然是投入了两个季度才完成的事情,那么肯定已经被汇报成为了团队的一个政绩。你觉得领导会轻易冒着让整个团队被质疑和笑话的风险,把这个事情完全给否定掉吗?

    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顺着领导的思路,把遇到的不稳定问题好好研究,分析和解决,在已经实现自动化这个 1.0 版本基础上,跟进一步进化成为 2.0

    另外如果自动化不能做到每日构建,把维护用例的工作拆散到每一天,让用例长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到真正发版前才来期望它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是不实际的

  • 任务完成之后不释放吗?

  • 鸿蒙找专职的, 小米澎拜要不要加一个? 以后 OPPO vivo 也自研呢, 要不要继续加?
    我那天在深圳参加测试大会的时候和 open harmony 的人聊了一下这个话题: 我们做测试怎么考虑以后的兼容性开发和测试? 大概了解的情况就是: 在得到广大开发者支持之前, 鸿蒙还是会继续兼容 Android, 不可能抛弃这个成熟的生态自己从头建一个全新的;对于测试来说,鸿蒙就是 Android 测试的其中一个分支, 除非你们的应用正式咬研发鸿蒙的版本,否则就是一个特别设备的兼容性测试。

  • 社区也裁员啦?404 了 at 2023年12月04日

    😁 说不定是阿里云的锅呢?

  • MTSC2023 深圳站 PPT 来了~ at 2023年11月27日

    支持 PPT 下载吗? 有些 topic 很想和团队分享

  • 不同银行有不同的选择吧, 像我们的话只要是经过审核的开源工具都可以用,也能做二次开发

  • 其实说下来还是流程不清晰:
    混淆版,开发版和正式版的区别: 这几个版本之间除了配置不一样, 还存在什么不同? 你要和开发坐下来去聊, 把最重要的测试放在开发版,改 bug,重测,回归这些都按流程去走。 当开发版认为已经没问题了, 再出混淆版和正式版, 然后走个冒烟测试,以及重点关注配置的验证,比如商品配置,是否关闭 debug 等。一定要保证不同版本之间不存在业务代码的差别,不然你永远测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