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用这的人少了,大部分都上云测,录脚本了

  • “精准的作用不能只是捞对应的自动化用例,手工用例也应该捞出来。否则这个精准测试就做得很有问题了”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精准的很大的一部分作用是减轻手工回归的压力,节省的人力可以投到其他方面,但是现实是很多所谓的精准测试只是筛选自动化用例,落了下乘,但是为什么不去筛选手工用例呢,不是不想,而是干不了,很多地方手工用例管理的很差,用例质量也参差不齐,存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何与精准测试关联也存在很多问题。
    其实不仅是精准测试、还是各种效能平台,不建议小团队去搞,想搞这个起码要有研发部门一把手这样级别的领导支持,有一个实力尚可的测开团队才行,如果就测试团队几个人闭门造车,最后的结局就是一个 kpi 项目(当然 kpi 项目也是有意义的),很难落地,不如多找几个外包,多写几条接口自动化来的实际。

  • luckyframe 最近在看这个,还不错

  • 有个疑问,这种通过 ui 自动化的方式真的能抢到吗?感觉不如手点的快呀

  • 楼主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和这些企业的匹配度上,现在一般互联网一般比较喜欢五六年经验的测开,有技术有经验,工作经验短,一般意味着要价也低,相比之下楼主的性价比比不过年轻人;如果是金融公司,以我所在的券商来说,大量使用外包,一般都是正式员工带十几二十个外包负责五六项目,需要很好的管理经验和交流沟通能力,技术能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其实楼主可以先蹲着,尝试一些管理方面的转型,这个年纪纯做技术是没有什么性价比的,而且能养得起测开纯粹的公司本来并不多。

  • 先 mark 一下,感觉还不错

  • 前沿大会给我带来了什么 at 2022年09月08日

    说的很有道理,很多大厂分享的高大上的课题,实际上是大厂研发部门的成果对测试团队的赋能罢了,中小公司的测试看看,长长见识就可以了。那些把平台的优势当成自己的能力,然后嘲笑别人不努力,没落地的都是脑残。

  • 这题目太长,放弃

  • 学习了,就佩服 lz 这种直接动手的人

  • 1.9e 那是莉莉丝 ,别进错了哦,这个是原神 崩坏的制作公司

  • 对于项目并行测试的看法 at 2021年03月11日

    加班干就是了

  • 是我网络问题,还是文章的图片本来就挂了

  • 建议将用例解耦,不仍然你这个并行无意义

  • 就凭能在 windows 上跑 ios 就能吹爆,大佬牛逼,已 fork


  • chrome 浏览器首页,提示信息有误

  • 在传统行业,这种现象很正常,其实处关系的学问要能学好,受用终生的,比学个框架学个语言更有价值

  • 和我一位在安亭的朋友有点类似。lz 很自律,这点很难得,加油。

  • 一个研发菜鸡的折腾之旅 at 2020年11月30日

    顶大佬,说的很不错,虽然现在这种高大上的测试大会,但其实大部分测试的技术水平还是很低的。

  • MTSC 参会感受 at 2020年11月25日

    没有要怼谁的意思,只是一些所谓大神对别人的态度太恶劣,动不动就给别人贴负面标签,搞道德绑架。就像这次北大女似的,我也不反感培训或者分享赚钱等,毕竟都是为了生活,之前疫情期间听了思寒他们整的免费培训,虽然他们那也是为了推广收费培训,但是人家哪怕是做广告,讲的内容还是很实在,都是干货,听了很有收获,特别是对新人测试开发。人家发的免费的书,如果是个自学能力好的,照着目录学一遍,能力就能胜任绝大部分大厂了。用心为了行业做实事的人会被人记住。

  • MTSC 参会感受 at 2020年11月25日

    刚翻了下你的课题,总算明白楼主也没说啥,你就这么激动了,整个 ppt 每句话都对,就好像太阳东边升起来,西边落下去。

  • MTSC 参会感受 at 2020年11月25日

    作为业内大神,靠这个赚钱,这么说我也能理解,就是因为现在靠这个赚钱的人多了才把这行好的这么乌烟瘴气,贩卖焦虑,忽悠小白。
    我从来没说学这些对自己没好处,但是从效能角度讲,现在很多东西并不是万能的,甚至说很多催起来高大上的东西,投入产出比低得可怜。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卖产品,搞培训、搞分享),昧着良心催牛逼,瞎忽悠。别人稍微质疑一下,就把别人标签为没能力,不进步,搞的自己多牛逼

  • MTSC 参会感受 at 2020年11月25日

    是的 ,长长见识,看看下一年有啥可以做的。同时认识一下大佬。

  • MTSC 参会感受 at 2020年11月25日

    确实是这样,但是就怕有些领导听了以后当真了,就回来照着搞,结果搞到最后没效能,又推广不出去,然后觉得是做的人技术不行,现在这种测试领导很多的,不管是跟风也好,kpi 项目也罢,盲目做一些不适合自己团队的项目,下面干活的很心累。

  • MTSC 参会感受 at 2020年11月23日

    习惯就好,这种大会本来就是看看高屋建瓴的东西,知道那些事情能做,那些事情别人做了就可以了,其实会议得到最大收获的是讲师。即拿了名誉,又锻炼了自己。至于哪些能落地,能产生效益,这些还是看自己的公司和实际情况了。
    现在所有大会都是越来越假大空,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不搞点 ai ,怎么体现高端,怎么卖票。但是这东西真能有多少使用场景,投入产出怎么样,只有自己清楚了。就好像前些年好多流量回放的,但是没人说这东西有多大限制,很多人只多了个 demo,或者做些只读的接口,并没有讲的那么强大。其实很多人想通过大会学习如何自动化,如何落地推广,如何持之以恒,产生效益,但这些现在的大会是不是给你的,这些相关课题看上去一点都不高大上,上去讲的人都被认为是 lowb。所以参加大会可以当成认识同行和长见识的交际活动

  • 点赞一下,主要想看看有什么后续